APP下载

古代麻醉药之谜

2020-04-08小文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毒酒麻子扁鹊

小文

麻醉药的研制是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一项伟大成就。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领域就已经开始使用麻醉药了。神医扁鹊为两名患者实施剖胸手术前,让他们饮下了“毒酒”,患者喝完后便失去知觉。手术后,扁鹊又给二人喝下了“醒酒”,病人才得以苏醒。不难看出病人喝下的“毒酒”其实就是麻醉药的前身,可是它的具体成分是什么,书籍资料中却没有任何的记载。

国外古时候,有用罂粟碱、古柯叶、酒精甚至放血使人丧失意识来实施手术的,古埃及人将罂粟与莨菪合用作为麻醉药。这些麻醉方法可看作是麻醉药的初期发展形态。

中国古代麻醉剂的发明早于欧美国家1600多年。东汉末年,战争不断,华佗悬壶济世,为减轻需要动手术的患者的痛苦,华佗时时刻刻在探索着一种能使人暂时感觉不到痛的药。有一次,华佗遇到一个奇怪的病人,病人脉搏、心跳一切正常,但整个人一动不动,没有清醒的意识。他细问其家人后,得知病人是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变成这样的。华佗立即寻来了一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并亲自尝试,也出现了头晕目眩和满嘴发麻的症状。华佗治好那个病人的病后,不断用臭麻子花进行试验配制,最终把麻醉药给研制出来了。为了使麻醉效果更好,他把麻醉药和酒调配在一起。就这样,闻名中外的麻沸散诞生了。可惜麻沸散的配方后来失传了。传说麻沸散是由曼陀罗花等6味药材组成,但据后人考证,这不是华佗的原始配方。

古代的印度、巴比伦、希腊等国采用大麻、曼陀罗、阿片酒等镇痛,这些药物能致人长时间睡眠或昏迷,以便医生对病人施行外科手术。但由于这些药物達到致人昏迷的程度时人已因服用超过剂量而中毒,因此它们不符合现代医用麻醉的要求。1772年,氧化亚氮(笑气)被发现并在后来用于牙科手术中。1818年,乙醚被发现。乙醚麻醉的成功,可视为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猜你喜欢

毒酒麻子扁鹊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窗边的媒人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吃醋”的由来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