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冬种茄子轻简化栽培技术
2020-04-08郑洁娴张德伟童伴玲
郑洁娴 张德伟 童伴玲
摘要 本文从茂名市冬种茄子生产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茂名市冬种茄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茂名市冬种茄子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种茄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广东茂名
中图分类号 S6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62-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冬种茄子在茂名北运菜中占有重要地位。茂名市冬种茄子以化州市为主,种植面积逾3 000 hm2,产量75 t/hm2以上,多地将茄子种植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随着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提高、劳资增多、病虫抗性增强,农药和化肥投入逐年递增,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质量、效益均受到影响,以降低种植程序、节本增效、省时省力、优质高效为目的的精简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提高茂名市冬种蔬菜效益和产品质量,促进茂名市冬种茄子产业发展,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集成研发了茂名市冬种茄子轻简化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科学育苗、水旱轮作、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具有节约生产成本、减肥减药、提高冬种茄子产量和质量的优点,在茂名市冬种茄子主产区逐步推广。
1 品种选择
茄子品种选择易被市场接受、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紫红色长茄,如农丰长茄、紫荣8号等。
2 育苗
2.1 育秧盘准备
采用穴盘育苗方式,选择50孔蔬菜专用育苗盘,用专用蔬菜育苗基质和未种植过茄子田块新土按7∶3比例,加入磷酸二铵2 kg/m3,混匀,作为育苗基质,均匀填充苗盘,待播。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晒种30 min杀菌,提高种子活性,再用清水漂种,去除种子杂质,将漂洗干净的种子放入20~30 ℃温水中浸种15 min,然后采用温汤消毒,用55 ℃清水+0.2%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0 min,浸泡期间要不断搅拌,及时加入热水,维持温度为55 ℃,清除种子表面病菌,最后将种子用冷水浸泡8~10 h[1-2]。
2.3 催芽
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25~30 ℃环境下催芽,催芽期间维持环境湿度85%,有40%~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4 播种
播种前,先用水洒透苗床,然后将种子播到育苗孔内,每孔播1~2粒种子,播种深度0.8~1.0 cm。出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6~28 ℃,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7~25 ℃,育苗期间温度>30 ℃时,可在育苗棚顶加盖遮阳网降温。
2.5 苗期管理
苗期浇水要以保持育苗土表面见干见湿为原则,白天温度高时要多次喷水,忌直接灌水,并做好遮阳降温。种苗颜色淡绿、细弱时,可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喷洒种苗,随后用清水再喷洒1遍,以防烧伤叶片。育苗期间做好猝倒病、灰霉病、菌核病、蚜虫、蓟马的防控。
2.6 出圃
苗高16~23 cm、叶片5~7片、茎粗0.5~0.7 cm时,可出圃定植。
3 定植
3.1 定植前准备
茄子采收期长,养分需求多,整地时注意深耕重施基肥。一般于定植前10~15 d翻耕晒田,施腐熟有机肥37.5~52.5 t/hm2、复合肥750 kg/hm2,起行宽1 m、沟宽40、高30~40 cm、中间稍凹陷的畦,凹陷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备用[3]。
3.2 定植规格
双行定植,定植时用打孔器在畦面上打株距40 cm、行距50 cm的孔,选择矮壮叶挺、叶色绿紫、茎粗的茄苗,定植于孔内,定植时浇足定根水,以利于缓苗。缓苗后,地膜上覆盖2~3 cm稻草。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定植前期少浇水,定植7~10 d灌1次缓苗水,门茄坐果前不浇水。门茄膨大期结合追肥浇第1次水,门茄收获后浇第2次水,以后每隔10 d浇1次水,及时排水,严禁田间积水。施肥结合浇水进行,门茄开始膨大时进行追肥,门茄收获后每隔20 d施肥1次,结果盛期重施氮肥。
4.2 保花保果
温度低于15 ℃时,可造成大量落花,可采用适量的40~50 mL防脱落素喷花,起到保花保果效果。
4.3 整枝搭架
采用二杈整枝法,只留主枝和第1朵花下第一叶腋的一个较粗壮的侧枝。选择长度为1.0~1.2 m的竹竿,每隔1.5 m,距主杆10 cm处插入畦面,深度30~40 cm,再在距地面30、60 cm处用尼龙绳缠绕连接,将茄子主杆和主要结果侧枝用细绳固定于竹竿或尼龙绳上,防止茄子倒伏和果实拉坏结果枝。
4.4 摘叶
茄子封行后,及时摘除老叶、弱叶、病叶、残叶,并清理出田,进行深埋或烧毁,以利于通风通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花芽分化。
5 病虫害综合防控
茂名市冬种茄子易发生立枯病、黄萎病、早疫病、菌核病、绵疫病、青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烟粉虱、茶黄螨、蓟马等虫害。病虫害防控采用“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以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为主,以化学防控为辅,尽量使用低毒、高效、易降解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4]。
5.1 农业防控
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推荐采用“稻—稻—冬种茄子”轮作栽培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减少病原菌残留;摘叶、整枝后,将叶片、枝条、果实、病残体和田间杂草及时清出田间,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寄主,防止病害传播;摘叶、整枝、摘果时尽量减少因农事操作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增强植株抵抗能力,减少病害传播;同时,注意操作工具和操作人员的消毒,减少病害交叉感染。
5.2 物理防控
田間悬挂黄蓝板450~600块/hm2,诱杀蚜虫、烟粉虱、蓟马等害虫。有条件的可悬挂含信息素的黄板防控蚜虫、粉虱、蓟马、斑潜蝇等害虫,在田间安装黑光捕虫灯或频振式捕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减轻传播媒介,减轻病害发生。 可在田园四周搭建2 m高40目防虫网,防止昆虫迁移,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预防病虫害发生。
5.3 生物防控
种植时可使用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益菌群落,调节土壤结构,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抵抗力,减少土传病害和根部病害的发生。田间释放捕食螨、丽蚜小蜂等有益昆虫,采用“以虫治虫”的方式防治田间红蜘蛛、烟粉虱等害虫。使用天敌防控时,慎用有毒农药,以免杀死天敌。
5.4 化学防控
病虫害发生较重时,可适当采用化学防控措施,适量使用高效、低残留、易分解农药,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施药时采用交替施药方式,防止产生抗药性。果实采摘期前7 d禁止使用农药,保证食品安全。
6 采收
分批采摘,当果实萼片与果实连接处白色环带逐渐不明显时及时采收。不可过早或过晚采收,这是因为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影响茄子品质。采收时用剪刀直接剪下果实,避免弄伤或弄折植株。
7 参考文献
[1] 胡海娇,魏庆镇,王五宏,等.茄子浙茄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39-2041.
[2] 邓世辉,连静.长沙地区设施茄子高效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9):322-324.
[3] 陈虹,雷卓,王冬梅,等.澄城县布利塔茄子温室栽培措施[J].中国果菜,2019,39(7):87-89.
[4] 王红丽,鲁自芳,李秋丽.茄子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