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品战争
2020-04-08段逸辰
段逸辰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寫了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场面,有许多经典的战争被描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公元208 年七月,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向荆州发起进攻,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担任指挥,在赤壁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详写人物,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曹操的多疑和诸葛亮的当机立断,诸葛亮的智慧与鲁肃的庸俗,诸葛亮的大度和周瑜的狭隘进行对比,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罗贯中不仅在总体上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手法,在具体情节上也是如此。比如周瑜打算用火攻曹,但因没有东南风而心生疾病,诸葛亮予周瑜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道出了周瑜的心病。运用语言描写,写出诸葛亮道破周瑜心事,表明诸葛亮雄才大略,看透人心。而曹操兵败走华容道时,则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利用曹操的“三笑三哭”,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未卜先知。
又比如《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诸葛亮,设毒计让他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从容应对,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请鲁肃帮他借三十多条船,但是不让他告诉周瑜。第三天雾大,天还没亮,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船靠近曹营,诸葛亮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见雾大,叫弓弩手朝船射箭。天亮了,雾还没散,船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借”到了十五六万支箭。这个故事把周瑜的心胸狭窄与诸葛亮的智慧从容,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果断进行对比,展现出了诸葛亮的智者风范。
最终,曹操兵败,孙刘联军大胜,“智”与“力”的比拼就此告终。赤壁之战使三大集团的势力渐渐平衡起来,为三分天下奠定了格局。其实当时曹操拥有百万大军,而刘、孙两家联合起来兵力也不及曹军,他们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诸葛亮和周瑜运用自己的智慧以弱胜强,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
赤壁之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骄兵必败,而武力也并不是代表一切,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就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事例,只要肯动脑,肯努力,成功的曙光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