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上下照楼台,无数银花一夕开
2020-04-08乐陶
乐陶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照亮这个节日的就是那一盏盏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花灯了!花灯照亮了街头巷尾、城市山村,更闪烁在人们的心头,让人禁不住喜笑颜开、心花怒放。
花灯,又名灯彩、灯笼,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它最初被叫作笼灯,是因为火烛被防风透光材料笼罩着,能在空气对流较强的环境下正常发光。具有防风和排烟功能的照明灯具,据考证出现于西汉时期,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为西汉长信宫灯。相传汉景帝把儿子刘胜分封在今天的河北满城一带做王,即中山靖王。刘胜整日吃喝玩乐,他和王后窦绾命令工匠营造了规模庞大的陵墓,并在辞世后把大量的精美用具一起带进陵墓里,企图在地下继续过奢侈的生活。在窦绾的墓穴中,也有许多珍稀文物,其中就包括一件精美的长信宫灯。這盏宫灯为青铜器打造,设计合理,构造精巧,灯体高48厘米,重达15.85公斤。以镂空金属、陶瓷、琉璃、玻璃为外罩的灯具虽然精致,但因灯体较重、造价较高,很难流行。造纸术发明之后,纸糊的灯笼不仅防风、透明,而且比羊角灯、绢纱灯还要低廉,摆放、悬挂、手提、移动特别轻便,于是很快普及开来。
灯笼的形状与装饰,堪称雅俗异材、千姿百态、功能齐全。从形状上说,以宫灯为代表的圆球形最为多见,杂以方形、筒形、扇形、菱形乃至仿花卉、瓜果、动物、器物造型等;从装饰上说,以喜庆为主题的吉祥图案最为盛行,上有提手系绳,下有穗带流苏,中有诗文字画、家族字号等。古代的官府和军营,夜间照明乃至巡夜打更也离不开灯笼。陆游有一首以“灯笼”为题的长诗,诗中说“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写的是他年少时借宿僧廊的经历,可见那时的寺院也挂灯笼。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灯笼的文化内涵是亲民的、大众的。最初的灯笼仅仅用于照明,继而兼具美饰与鉴赏功能;如今灯笼成为了象征光明、团圆和喜庆的传统工艺品。灯笼的文化内涵更接地气:在形象化口语中,人们将树上挂的大盘柿子叫作“灯笼柿”;把裤管宽松的裤子叫作“灯笼裤”;将心明眼亮的人比喻为“水晶灯笼”;把藏锋守拙的人说成是“纸糊的灯笼——心里明”;形容人才难得、物品稀少,通常会说“打着灯笼也难找”,或“打着灯笼没处寻”。
在灯笼家族中,设计最巧妙的当属孔明灯和走马灯。孔明灯在军中用于通信联络,在民间用于许愿祈福,究竟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姑且不考,但其原理却与热气球相似。这说明早于法国孟格菲兄弟发明热气球1500多年,我国的先民就已掌握了空气加热升空的原理。放飞孔明灯已演变为一种民俗文化。走马灯古称蟠螭(pán chī)灯,有的地方也叫跑马灯、串马灯。《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后来,人们便以走马灯比喻忙碌不停,所谓“万事随转烛,恍如走马灯”。
张灯悬谜供游人猜射,自古以来就是闹元宵必备的一项娱乐活动。参与这项活动的既有文人雅士,也有平民百姓,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在民间,以“灯笼”为主题来借喻世相百态的谜语很多。例如 “身上红彤彤,心里亮晶晶,节日上门楼,脸上笑盈盈”,说的就是灯笼。事实上,灯谜原本就是因挂靠灯笼而得名的。没有灯笼,灯谜何所依傍?没有灯谜,灯笼以何迷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所制作的各式花灯更加绚丽多彩了。电光灯、玻璃灯、激光灯……现代科技使传统的花灯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