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MW风机主轴轴承装配问题处理方案
2020-04-08苏宁列
苏宁列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四川618000)
1 风机主轴轴承装配问题概述
主轴轴承是风机机械部分的重要零件,轴承装配是主轴系统装配中的重要一环。某型1.5 MW风机主轴轴承采用双列球面滚柱轴承,其中使用SKF轴承较多,装配方式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装配法。
主轴轴承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卡死”,轴承卡死在主轴轴颈上端,下不去,也取不出来,见图1。从而导致该部套无法进入下一道装配工序,对风电生产进度带来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图1 主轴轴承卡死实例
轴承装配工艺要求:轴承装配完成后,轴承与主轴侧迷宫式油封四周需接触,0.02 mm塞尺全周不入。由图1可以看出:轴承卡死情况下,轴承下端面与主轴侧油封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实测为40 mm。
问题发生后,应及时查明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同时,应考虑如何将出现的问题处理好,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
2 原来处理方案
当轴承装配出现卡死问题时,以前的处理方案为:破坏轴承而保全主轴。
2.1 操作步骤
(1)以木方垫块做支撑,将主轴轴向水平放置平稳,用紫铜皮做成专用圆筒,保护T型螺纹,使用耐火材料保护主轴的其余部位,然后采用碳弧气刨轴承外圈;
(2)轴承外圈割开后,拆卸轴承保持架及滚动体,并清理轴承内圈;
(3)使用耐火材料保护主轴,采用火焰烤枪(5支左右)对主轴轴承内圈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加热,待轴承内圈受热膨胀后将其拔出。
2.2 存在问题和经济分析
2.2.1 存在问题
(1)按此类方法取出轴承后,主轴会有不同程度的拉毛及局部掉漆现象。因此,轴承拔出后,钳工需对主轴拉毛部位进行抛磨处理,若主轴存在掉漆现象,需进行补漆;
(2)采用破坏轴承的方法,从碳弧气刨外圈到主轴补漆,完成的总处理时间需要半个月以上,周期比较长;
(3)轴承报费,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2.2 经济分析
破坏轴承、抛磨处理及补漆费用约2万元。轴承损失费用约13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1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风电机组装配进度及交货期延后;主轴质量由优质降为回用;对质量声誉造成一定影响。
从以上存在问题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破坏轴承的处理方法效果比较差、成本高、周期长,急需进行改进。
3 改进方案
3.1 改进方案原则
通常主轴轴承的装配是在“主轴和轴承尺寸检查合格”的情况下进行的。轴承装配出现的卡塞问题大多缘于轴承加热温度不够、吊装不及时等因素所致。改进方案的原则是:既保护好主轴,又保护好轴承,并将轴承重新装配到位。
3.2 保全轴承的方法
保全轴承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火焰烤枪将轴承加热到120℃后,通过主轴中心孔浇灌液氮使主轴冷却,收缩轴颈尺寸。当主轴和轴承间产生间隙、出现松动时,利用轴承自重或采用软金属锤(如铜棒)轻轻敲打,使轴承装配到位。
(2)用导热油加热主轴轴承内圈,待轴承内圈温度达到120℃后,通过相关工装对主轴轴承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将轴承装配到位。
3.3 可行性分析
(1)方法一能保全轴承,但其对主轴而言,相当于进行低温回火后又进行淬火处理,会对主轴造成一定伤害。因此,该方案不宜采用。
(2)方法二能保全主轴,经查相关资料和实际研究得知,双列球面滚柱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对主轴轴承施加适当的轴向力以后,不会对轴承造成伤害。因此所研究的改进方案为:根据需要设计部分工装,采用导热油加热主轴轴承内圈,对轴承进行装配处理。
3.4 工装设计
3.4.1 轴承轴向载荷计算
主轴轴承结构如图2所示,球面滚柱轴承具备固有的自调心功能,而且很坚固。双列滚柱使该轴承能够承受重载荷。
由于其特殊的内部设计,球面滚柱轴承可承受很重的轴向载荷,甚至纯轴向载荷。轴承的轴向载荷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Fap=0.003Bd
式中,Fap为最大容许轴向载荷,单位kN;B为轴承宽度,单位mm;d为轴承内径,单位mm。
Fap=0.003×272×600=489.6 kN
要求实际操作中对轴承所施加的轴向力需控制在489.6 kN以内。以此计算结果为依据,选用两个20 t液压千斤顶,圆周对角安装,对称施加作用力。
图2 主轴轴承结构图
图3 SKF轴承压入安装法
Figure 3 Press assembly of SKF bearing
图4 顶盘
Figure 4 Terminal disc
3.4.2 工装零部件设计
参照SKF轴承压入安装法见图3,当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为较松配合时,装配压力施加在轴承内圈上。为此,本方案在液压千斤顶与轴承间需设计一盘状施力部件——顶盘,见图4。顶盘为软钢材料,经起吊螺钉与主轴套装,与轴承内圈充分接触,有效接触面积为:
A=π(D2-d2)4
=3.14×(6752-6102)4=65600 mm2
顶盘与轴承接触端的外缘直径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或滚柱上。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顶盘上施加压力,可通过过盈配合的轴承内圈来传递该作用力,有效地避免了对轴承滚道和滚动体的损伤。
为方便导热油能够有效加热轴承内圈,在顶盘外边缘与轴承接触的一面设计成倒角形,如图5所示。
图5 顶盘外边缘局部图
1—主轴 2—主轴轴承 3—顶盘 4—液压千斤顶 5—螺杆 6—U型钢 7—垫片 8—螺母
图6 工装总成轴侧图
Figure 6 Tooling assembly shaft side diagram
(a)剪力图
(b)弯矩图
图7 U型钢剪力图和弯矩图
Figure 7 Shearing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of U shaped steel
在液压千斤顶上放置U型钢,通过螺杆及紧固件将其与主轴法兰盘相连接。螺杆采用∅38 mm的圆钢(45号钢)加工而成,U型钢为Q345-B的锻件。紧固件选用8.8级以上。工装总成如图6所示。
3.4.3 零部件强度校核
单个液压千斤顶作用力为20 t,即P=0.2 MN。45号钢的许用拉伸应力为600 MPa,Q345-B许用弯曲应力为265 MPa,许用剪切应力为155 MPa。U型钢受横力弯曲,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7所示。
(1)螺杆拉伸应力的校核:
σ=P2A
=98.3 MPa<600 MPa
(2)U型钢剪切应力的校核:
τ=3Q2bh
=12.5 MPa<155 MPa
(3)U型钢弯曲应力的校核:
σmax=MmaxW
=6PL4bh2
=250 MPa<265 MPa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所选材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4.4 加热工具设计
改进方案采用导热油将轴承加热到120℃,以达到轴承膨胀后与主轴间保持最大间隙量,减少轴承装配所需的轴向力。另外,加热轴承还需设计配置一套射油管,见图8。射油管采用高压油管制作,内侧均匀密布射油小孔,便于导热油与轴承的热传递。
将导热油通过电动泵注入射油管中,射油管内下侧开小孔,导热油由小孔射出,通过顶盘外缘倒角处向轴承内圈浇油对轴承内圈加热。
图8 射油管
3.5 操作步骤
(1)准备“2.4 m×2.4 m×0.8 m”的油池一个,将导热油(约800 L)事先加热到140℃以上,以备使用。实际应用中,加热油也可使用风场返修齿轮箱的废弃润滑油,以降低成本。
(2)在钢板地上放置4个平面千斤顶,将“卡死”的问题轴承连同主轴平稳吊放其上,通过平面千斤顶调整主轴法兰面水平。
(3)清洗工装各部件,防止杂物掉入轴承内。
(4)按图纸要求依次装配工装各零部件,将液压千斤顶与主轴绑扎在一起,防止滑落。
(5)按把紧螺栓力矩1800 N·m,并用液压千斤顶施加一定的力(防止整套工装松动即可)。
(6)在油池中放入支撑垫块,将装好工装的主轴吊装到油池上方,平稳放置在垫块上。
(7)采用电动泵将已加热140℃左右的导热油注入射油管中,射油管通过顶盘外缘倒角处向轴承内圈浇油。
(8)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轴承内圈的温升(可在装配射油管前预留出检测空间),并注意观察液压千斤顶的松紧程度变化。
(9)导热油工作10 min后,轴承内圈温度上升到110~120℃,液压千斤顶出现松动,此时可操作液压千斤顶向顶盘施加压力(此过程中不可停止导热油加热,液压千斤顶的操作不能间断),操作持续几分钟,轴承即可装配到位。
(10)待轴承装配到位后,停止射油管工作,将主轴连同工装一并吊离油池,吊放在场外预先准备好的平台上。
(11)所有工作人员戴上专用的防护具及耐热手套,用软布擦干工装及轴承上的导热油,然后拆解工装,并检查轴承装配尺寸,根据需要可采用尼龙锤对热轴承轻轻敲击以修正微小偏差。
(12)轴承自然冷却到室温。
(13)轴承冷却后,工作人员还应进行复验。
3.6 改进方案后效果
采用改进方案处理后,主轴没有出现拉毛和掉漆问题,有效保护了主轴和主轴轴承,跟踪车间盘车试验及风电运行情况,轴承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方案的工装费用只有1000元左右,油池及导热油是风电2.5 MW风机装配试验的现有设备和余油,导热油还可使用风场返修齿轮箱的废油。工装工具的准备时间为3天,实际操作过程可在4 h内结束。相比于原来采用的破坏轴承方案,改进方案后,操作时间短、效果好、费用低。
4 结语
通过以上工装设计、计算和实际使用效果可以看出,风电主轴轴承卡死问题处理的改进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该项设计为今后同类轴承装配过程中出现“卡死”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