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2020-04-08梁继仁韦松华钱秀芳刘银梅杨惠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上海市玻璃

梁继仁,韦松华,钱秀芳,刘银梅,杨惠英,杨 洋,余 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1. 院内感染与疾病控制处; 2. 感染科,上海 20007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此疾病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1-2],经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所致[3]。2020年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类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有两类病毒SARS-CoV、MERS-CoV分别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较严重疾病[4-6],另有4类冠状病毒(HCoV-OC4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可引起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7]。本次发现的2019-nCov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COVID-19患者常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8],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对本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进行分析,并对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的特征进行比较,以期对后续COVID-19临床一线的诊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有病例数据均来源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内专家会诊单、上海市静安区专家会诊单、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报告单以及院内电子病案系统。

1.2 研究方法

1.2.1 患者资料的收集 收集本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的资料,包括(1)基本特征:性别、年龄、籍贯、居住地、联系方式等。(2)流行病学史:按照国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法(试行第五版)的通知》和上海市《关于印发〈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的通知》的规定进行分类,分为①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省,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或疑似感染者接触者;③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湖北省,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含14天内去超市、菜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及有其他省市或境外旅行史或居住史)。(3)临床资料:发热、乏力、肌肉酸痛、腹泻、咳嗽、咳痰、气急等临床症状。(4)实验检查资料: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上海市以及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数据。(5)影像学检查,胸部CT检查结果。以上数据经本院临床专家审核后,双人双录到特制的数据收集表格中。

1.2.2 相关标准 本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法(试行第五版)的通知》和上海市《关于印发〈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的通知》的要求,定义COVID-19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并严格执行解除隔离的标准。

1.2.3 病例分组 将本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二次阴性,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的患者列为排除病例组(排除组),比较两组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特征 截至2020年2月11日,本院累计留观的疑似COVID-19患者中,14例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组),按确诊病例转至上海市定点医院后续治疗;84例至少二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排除组),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解除隔离。 确诊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中位数为51.5(38.3,63.0)岁,50.0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71.47%的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咳嗽、咳痰、肌肉酸痛、胸闷、气急、腹泻、乏力。排除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3例;年龄中位数37(29.0,59.75)岁,48.81%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0~40岁;16.67%的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咳嗽、咳痰、肌肉酸痛、胸闷、乏力、气急、腹泻。两组患者比较,在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居住地分布以及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例(%)]

#:流行病学史参照文中1.2.1部分。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数占比高于排除组(92.86% VS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确诊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的患者数占比低于排除组(P=0.001)。C反应蛋白正常患者数所占的比例,确诊组和排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确诊组14例患者中仅获得13例患者转定点医院后的CT结果,13例肺部观察到磨玻璃样改变,其中11例由散在或多发炎症进展而来,进展时间最短为1 d,最长为12 d,中位日数3(2,5)d,患者CT肺部病变典型进展见图1。排除组84例患者中,肺部磨玻璃样渗出、散在磨玻璃影、多发磨玻璃渗出各1例,肺部双侧出现磨玻璃影、斑片状渗出1例,两肺淡片渗出灶伴细支气管炎1例,左上肺胸膜下淡片状影、右侧中叶淡片渗出、两肺下叶胸膜下间质性渗出、两肺胸膜下散在间质性炎症各1例,肺部磨玻璃灶或磨玻璃结节灶3例,其余均为散在或多发炎症。两组患者CT结果比较,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淡片渗出、间质改变等典型改变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P<0.001)。见表3。

表2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例(%)]

Table2Laboratory finding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o. of cases[%])

项目确诊组(n=14)排除组(n=84)χ2P白细胞正常或降低13(92.86)61(72.62)13.07<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1(7.14)45(53.57)10.390.001C反应蛋白不升高6(42.86)33(39.29)0.060.80

A:2020年1月25日,右肺上叶支气管旁见渗出及结节样影,边界欠清;左肺上叶尖后段见直径约1.3 cm的薄壁空腔影,余两肺纹理清晰,两肺野内未见明显渗出,实变影,诸支气管通畅,两肺门不大。B:2020年2月7日,两侧胸廓对称,未见明显骨质异常;气管及主支气管通畅,两肺上中下叶见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边界模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心脏稍大,冠脉致密影;两侧胸膜无增厚,两侧胸腔内未见液性密度影,肝左叶见低密度灶,左侧肾上腺增粗伴结节。

图1某COVID-19确诊患者肺部病变典型进展CT结果

Figure1CT findings of typical progress of pulmonary lesions in a confirmed COVID-19 patient

表3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获得13例患者转定点医院后CT结果。

3 讨论

人类冠状病毒是一类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两类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均能在人群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9-10]。2019-nCov作为一种冠状病毒新毒株,虽然与SARS-CoV和MERS-CoV有很大的不同[11-12],但同样可引起呼吸道症状,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本研究确诊组患者均有上述症状,其中1例出现腹泻症状,与近期Zhang等[13]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在腹泻、腹痛患者粪便中检出2019-nCov。排除组患者也有发热、咳嗽、咳痰、肌肉酸痛、胸闷、乏力、气急、腹泻等症状,并且两组在临床症状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临床表现不是COVID-19的特异性表现。

截至2020年2月17日,上海市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14]的研究,截至2月11日全国72 314例确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06∶1。本研究确诊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33∶1,比上海和全国的数据略高,可能是确诊组病例样本量较少的原因。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性别不是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显示,确诊病组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1.5(38.5,63.0)岁,与相关文献[7,15]研究结果接近(分别为55.5、56岁)。确诊组和排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确诊组50.0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排除组48.81%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0~40岁,提示年龄是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越易感染。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史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确诊组患者71.43%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排除组患者仅16.67%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提示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是COVID-19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一线在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询问病史。

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下降的患者数所占比例高于排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患者数所占比例低于排除组,可能和确诊组患者样本量少有关系。

在影像学诊断方面,病例组患者胸部CT呈现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淡片渗出、间质肺炎等表现患者数所占的比例高于排除组患者(P<0.001),提示胸部CT检查是COVID-19重要的诊断工具。本研究中COVID-19患者由普通肺炎进展到磨玻璃样等典型表现的中位日数为3(2,5)d,与Pan等[16]研究基本一致(约4 d)。

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年龄、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肺部磨玻璃样等CT表现是COVID-19的特征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时应加以甄别,进一步提高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但本研究COVID-19确诊病例样本本量太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将进一步收集病例并加以分析,以期为临床一线在COVID-19诊疗方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上海市玻璃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