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之光:中国传统建筑中楹联的意韵

2020-04-08蒋金明,蒋金明,张培奋

中华民居 2020年1期
关键词:草书楹联建筑

成都武侯祠楹联

蒋金明

字怀文,号白云道士,现供职于福建省住建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防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首届得主。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精湛的技艺、鲜明的风格和完备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风姿绰约,独领风骚。其中,不仅体现着物质层面『形而下』的技巧,更蕴藏着精神层面『形而上』的智慧。『四柱二梁二枋』木结构体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标志。其中,柱子起到建筑『顶梁柱』的关键作用,而其上的楹联关乎小到『家事』,大到『国事』,乃至『天下事』,意韵深远。 撰文蒋金明 供图蒋金明 张培奋(部分)

楹柱的本体认识

中国传统建筑区别于西欧建筑的重要特征是木结构。其中,木柱和枋梁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骨架。坊间自古就有“墙倒屋不塌”之说,可见这个“台柱子”的重要。《说文解字》曰:“楹者,柱也。”楹柱,即堂屋前部的柱子。自宋代发端,楹柱之上附加的楹联(俗称“对联”)由上下两联组合而成,采取悬挂、镌刻或粘贴的方式附着于传统建筑之中,既有装饰美化之效果,又有养心德化之功,乃传统建筑之必需品和软实力的体现。

(一) 楹柱的结构力学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肌理为“梁柱式”的“构架制”,即在四根立柱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一座建筑物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间”组成,其结构力学机理在于建筑物上的一切载荷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不借力于高墙厚壁,而借力于立柱及梁枋。在立柱与横梁之过渡处,将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栱”,其功用同样是为了以延伸之栱来分承上部结构之重,并经分解转纳于下部的立柱上;木柱之底垫的石墩为柱础,除了防潮,也有承载和传递上部负荷的用。可见,柱子好比建筑物之“四足”,四足平稳则大厦安定。目前能见到的单体传统建筑物中,立柱最多的有200多根。欧洲现代建筑的钢架结构力学亦受东方建筑智慧的影响。欧洲现代建筑中的钢架结构力学机理亦可见东方建筑智慧的影子。

西安万寿八仙宫楹联

福建永泰县谷贻堂正堂楹联

福建永泰县竹头寨楹联

(二) 楹柱的视觉解读

《视觉心理学》一书告诉我们,外界不同的形状与颜色,通过视觉器官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传统建筑中各种楹柱的视觉效果也是如此。

1.楹柱形制与气质。

方形柱:垂直线,给人以正直、威严和上升感。

圆形柱:圆弧线,给人以丰满、温和和圆润感。

双柱对称:呈现平衡、安全、庄重之感。

多柱成群:呈现“前后有序、内外有别”的规矩森严之感。

2.楹柱材质与意味。

石头楹联:多见于庙宇、楼坊、殿坛等高大建筑,有肃穆感。

金属楹联:偶见于精美华堂,但用之不当,易显俚俗之气。

木竹楹联:亭、台、阁、榭、廊、院、斋、馆多用此材,有自然亲近之感,最为寻常。如若在木材之上再施之以髤漆、大漆之工艺,较之素面楹联,则又显华丽之感。

纸布楹联:廉价简便,多见于平常百姓人家,有朴素之美。

3.楹柱颜色与心理。

暖色系楹联(红、橙、黄):有温暖、热情、喜庆感。

冷色系楹联(青、白、翠):有冷静、平静、清净感。

顺色楹联(联与柱的色阶小):有平和感。

撞色楹联(联与柱的色阶大):有醒目感。

楹联既有装饰美化之效,又有养心德化之功,乃传统建筑之必需品和软实力的体现。

蒋金明书法作品“欣有鼠须笔,喜提燕尾书”

楹柱的美学分析

楹联,是以汉字书法为主要载体,以实用与审美为主要目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不少经典楹联与著名传统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的甚至成为点睛之笔。

(一) 楹联诗词之美

楹联,这种极富中华民族风格的传统形式,继承了我国古典美学的写意精神,巧妙地将诗词艺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烘托出传统建筑的古韵文心,虽短短两联、寥寥数语却可寄托万丈情怀。

楹联鼻祖梁章钜在其所著的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理论联话著作《楹联丛话》 中,曾明确提出,楹联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标准是“工切”二字。所谓“工”就是楹联的形式,要对仗工整,即字数相等,句读一致,有齐整之美;平仄相应,音调和谐,有韵律之美。所谓“切”,就是楹联的内容要与题咏对象相切合,词性相当,位置相同,有对称之美;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有意境之美。

古往今来,妙联佳句,洋洋大观。或铭或箴,亦庄亦谐,语含情趣,意蕴哲理。梁章钜当年在福州“三坊七巷”的黄楼故居与当时的文人们时常进行诗词唱酬,将每次诗会唱和编辑成册,并专门撰联以记。题诗钞楼联:“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至今读来,依旧令人口齿生香、意味悠长。

山西大院楹联“朗月照人如鉴临水,时雨润物自叶流根”。

苏州个园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二) 楹联书法之美

楹联,是将对仗的诗文通过书法媒介,表现于楹柱之上的综合艺术。其中,书法艺术是以笔墨的点与线、结构与布局、志趣与意境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汉字艺术。清代刘熙载所著的《艺概》中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用于楹联的书法之体,篆、隶、草、楷、行五体皆有,各尽其美。

1.篆书楹联。

篆书可粗略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三种字体。甲骨文美在极简,大篆美在苍茫,小篆美在飘逸。甲骨文由于发现较晚,识读较难,甲骨文楹联也因之相对稀少。古建筑中能见到的上品者可谓寥若晨星。近现代仅有董作宾、罗振玉、王懿荣等堪称这一领域的大家。

大篆遗产相对丰富,既有钟鼎铭文,也有石碣碑版,以《散氏盘》《石鼓文》为最佳代表。清代篆书大家辈出,吴昌硕、王福厂为公推翘楚。在现存的清代、民国的名胜古迹中,大篆楹联尚能偶尔见到。

小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官方文字也由宰相李斯统一为小篆,《泰山刻石》《绎山刻石》《袁安、袁敞》是为代表。线条之匀称、结构之中和,体态之俊秀是其给人的总体印象。留在古建筑中的小篆楹联,以邓石如、赵之谦及其流派的作品居多。

不少经典楹联与著名传统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的甚至成为点睛之笔。

2.隶书楹联。

篆书经过数百年发展蜕变,结构由长变扁,线条由圆变方,衍化为隶书。隶书的标志性笔法是主笔有波磔,俗称“蚕头燕尾”。所谓“波”是指笔画左行如水之波;所谓“磔”是指笔画右行笔锋开张如燕之尾;所谓“蚕头”,是指长横之起笔,逆锋切入如春蚕之头。隶书在造型上,上下横画俯仰取势,左右竖画向背呼应,具有雄阔严整朴茂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和风神,非常契合庙堂之氛围。古建筑中,隶书楹联比重较大,名家辈出,清代郑簠、伊秉授、金农等妙笔尚存不少。

3.楷书楹联。

楷之者,楷模、楷则也。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增之不可,减之不得。这一字体法度森严,以沉静为本,用笔精到,结字熨帖,有雍容自如之态,闲庭信步之韵。东晋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笔阵图》有言:“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撇”如陆断犀象,“竖”如万岁枯藤,“捺”如滚雷崩浪,“钩”如劲弩筋节。

楷书自隶书变化而来,至唐代为鼎盛。楷书之美,美在中和,如谦谦君子般温良恭俭,中规中矩、恬静平和,完整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楷书大家代不乏人。钟繇的楷书朴拙自然、王羲之的楷书意象高远,颜体如武士观剑威风凛凛,欧体如清官临政严谨内敛,褚体如秀才咏赋风流倜傥。中国传统建筑中,楷书楹联数量居中,钱南园、成亲王、翁方纲等皆有出蓝之誉。

湖南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 · 襄公二十六年》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一句;下联出自《论语 · 泰伯》 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一句。该楹联流传甚广,已经成为湖湘文化的象征。

楹联,是将对仗的诗文通过书法媒介,表现于楹柱之上的综合艺术。

4.草书楹联。

草书和楷书一样,也是从隶书衍生而来的,分为章草、狂草和今草三个阶段。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非正规之意。草书特点有十:曰点划飞动,曰笔情墨趣,曰结构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草书之美,意境简约抽象似诗画,韵律疾涩轻重似音乐,丰姿聚散抑扬似舞蹈。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书概》有言:“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以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 亦写道:“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清代翁方纲赞叹道:“世间无物非草书。”人之情、物之态,乃至天地万物,无不可融入草书。同样,优秀的草书作品也无不启发着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唐代韩愈曾言:“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草书楹联,名家熣灿。传统建筑中,可见名家有明清代之王铎、傅山等,民国之于右任、王蘧常等。

5.行书楹联。

行书古称“行押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吸收草书之意,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而草书又难于辨识发展而成的。这一字体始创于东汉,成熟于两晋,兴盛于唐宋。

行书因书写流畅,意态潇洒,笔法丰富,结构活泼,千百年来一直雅俗共享,长盛不衰。东晋王羲之父子为行书之冠,史奉“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祭侄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宋代行书又耸高峰,苏东坡、黄山谷、米南宫、蔡君谟最为风流,其中苏东坡的《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行书用笔藏锋、露锋兼有;点画以欹侧代替平整;使转以方折圆转并用。结构以“行”以“动”为美;字势笔势时带牵丝。行书楹联,如众星之列河汉,不胜枚举,传统建筑楹联中流布最广。明朝和清朝之董其昌、何绍基、郭尚先、林则徐,民国之李叔同、白蕉、黄宾虹、谢无量等时可瞻见。

楹柱的哲学意义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有机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楹联还遍布于释家的寺庙、道家的道场以及儒家的园林中。这些楹联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含义。

(一) 释家楹联

中国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汉明帝时期传自于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本土艺术家和民间工匠几千年来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再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在佛教圣地的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楹联及其佛家思想,核心为“戒”“定”“慧”,即通过告诫、劝诫、戒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和修为,安定人的内心和心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慈悲性。爱众生并给予其乐,谓之“慈”;怜众生并拔除其苦,谓之“悲”。佛陀的慈悲心教义就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这类楹联中的著名楹联有河南桐柏山观音禅林的楹联“大慈不悲,寻声救若;千手千眼,随处化身”。可见,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竭尽心力。

平等性。心即佛,人人平等。《华严经》中讲,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丢掉了第一念之“初心”,而不能成佛。闽刹之冠的鼓山涌泉寺三门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此联藏头“净”“空”,隐喻禅理。细品之“平等心”“平常心”跃然纸上。

因果性。佛教讲三世因果,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果报分现报、生报、后报三种。警示众生“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梁章钜父亲梁赞图素有诗词楹联之好,对儿子也曾赠联以教,楹联内容为“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功名始读书”。梁章钜之所以成为楹联大师与乃父家传息息相关。

(二) 道家楹联

道家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三清祖师开创,形成于秦汉,是由中国历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的。

北京八大处公园楹联“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山东曲阜孔府正门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四川道观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一副为“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是大书法家于右任所留;另一副为“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民国军阀冯玉祥的手笔,出自老子《道德经》。

道教的核心教义是老子、庄子提倡的清静无为和修道成仙思想。道教道场的传统建筑中,著名的楹联有四川青城山上清宫中的楹联“钟敲月上,馨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吟之,无须思量即已悄然把人带入到亦真亦幻、空山无人之“清寂”境界。

(三) 儒家楹联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观点,从此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其对华夏文明的传承起着关键作用。儒家学说讲究“仁义道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到楼阁殿堂,小至茶寮书斋,楹联体现儒家思想最为广泛。它不仅对环境有美育靓化功能,而且对于子孙更有很好的德育教化作用。著名的楹联有“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楹联相传为明朝宰相李东阳所撰,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书,真可谓名家名作挂名门。不仅如此,坊间还有流行趣谈:楹联中“富”字省略上面一点,暗喻着“富贵无顶”;“章”字一竖贯穿,隐示着“文章通天”。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2005年,楹联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在国家大力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的背景下,保护、传承楹联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必将有着重大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草书楹联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孔府的年节楹联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阳泉 草书赋》
书法欣赏(草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