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颐和园藏宋代仿古青铜器初鉴

2020-04-07赵梓晰

神州·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宋代颐和园青铜器

摘要:颐和园园藏青铜器四百余件套,从商周礼器、酒器到晚清生活起居用器,类型丰富,功能多样,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带有特色时代烙印的宫廷收藏瑰宝。园藏宋代青铜器多数形制仿古,部分完全依原作而造,部分加入了时代元素,在纹饰、器形上有所变化。本文将以园藏器物为中心,首先概述宋代“仿古”风潮的始末,再深入展开鉴赏,从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描述并分析仿造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颐和园;青铜器;宋代;仿古

华夏文明光辉灿烂,作为东方大地最古老的见证者,它孕育了中华民族悠久博大的历史文化,也留给我们无以数计的珍贵遗物。青铜器更是其中的瑰宝。这些造型独特,气势庄严,纹样精美的古代艺术品,在中国物质文明史册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青铜的广泛运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不仅如此,以青铜器为载体所创造的青铜文化,以其深厚、丰富的精神内涵,影响着数千年来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青铜文化的精粹在于礼器。青铜礼器是商周时期祭祀神祖、宴飨交际所用的特殊道具,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杂器等几类。在世俗社会,以礼器为核心,贵族阶层制定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是故,青铜礼器被赋予了维护统治的特殊意义,也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春秋末期,随着铁器的兴起和奴隶制度的衰微,礼器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但此后历朝历代,青铜器都与皇室、权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出现仿制作品。其中,宋代仿古规模最大,上及皇家,下至民间,复古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一股收集与仿造的热潮。

本文便以宋代仿古青铜器为中心,并用颐和园藏器为例,对器形、纹饰、工艺进行鉴赏,简要分析艺术风格和特征特点,以便展开深入研究。

一、宋代仿古青铜器概述

宋代仿古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环,上承商周古器之美,下启明清造物之新。由帝王皇室崇古复礼,到官吏学士的好古收藏,再到民间街坊的跟风仿制,复古思想席卷全国,为当时的学术界、收藏界、锻造业都带来了新的气象。

1、起因

复古浪潮的形成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为政治要求:宋太祖赵匡胤以兵变夺权,为掩盖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更为加强皇权、维护统治,北宋建立之初,朝廷便依据三代古礼,修订礼法典章,以图重树法度,恢复礼制,强调其政权的合法性。在宋徽宗时期,内外交战,社会动荡,面临种种压力,徽宗期望于以礼制维系人心,稳定政局。此外,皇帝的喜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宋徽宗以极高的艺术造诣闻名于世。他擅长书法、绘画、音律、作词,其传世作品皆为珍宝。徽宗喜爱收藏,所收集的青铜器可达两万五千余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这种对古器之美的热烈追求也体现出了皇帝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既要达到重建礼仪制度的政治目的,又借此抒发个人情怀,可谓一举多求。其二为经济因素:宋代经济空前繁荣,以手工业为首,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使产品的数量、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贸易流通更为频繁。这些都为仿古青铜器的制造与流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其三为文化影响:宋代崇文抑武,以礼治国,不少士人追随三代遗风,偏爱古物,以收集青铜器和铭文拓片为乐。不仅如此,有学者潜心研究,考证由来,制作图录,发表著作,进一步提升了古铜器在当时社会上的文化价值。

2、风潮

宋徽宗于大观初年设置礼仪局。《宋史·礼乐制》记载:“初,议礼局之置也,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其后,又置礼制局于编类御笔所。于是郊庙禋祀之器,多更其旧。既有诏讨论冠服,遂废靴用履,其他无所改议,而礼制局亦也。”大规模的仿古活动以此展开。

仿古青铜器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各地出土的三代青铜器实物,小部分借用了民间的研究成果。然而宋初时朝廷实际上将《三礼图》定为范本。虽然《三礼图》声誉在外,享有权威,但学术界内一直颇有争议。究其原因,《三礼图》所载古器来自历代文献、经文等纸面记录,这就产生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民间为首的金石學专家将收集的三代青铜器作为研究样本,对比《三礼图》种种谬论,对传统权威提出质疑。及至徽宗一朝,设置议礼局,大规模制作新的礼器,需要更新样本,这才使皇家开始广收古器,以备使用。为此,徽宗修建了专门用于保存青铜器的“宣和殿”,并下令将殿中的文物编纂成书。这本书便是王黼所著的《宣和博古图》,共收录839件青铜器,可谓集中了北宋收藏的精华。

然而,北宋收集的古青铜器大多在战争中损毁,仅有部分书籍保留了当时的样貌。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局势渐定,为巩固地位,需要恢复礼乐制度,故朝廷再兴复古之风。“绍兴四年国子监丞乃有复古制之议,如包括陈设尊罍及祭器等皆从古制,绍兴豆便是绍兴十六年(1146年)宋高宗朝的复古器。”(1)以绍兴豆为代表的南宋仿古青铜器,样本来源更为复杂,包括《三礼图》、《宣和博古图》、私人编撰的图录、私人收藏的器物、民间流散的器物等等。但样本缺失严重,原料、工艺难以支撑大规模制造,此次仿造的声势虽大,实际影响无法与北宋相比较。加之地方供器、家庙祭器使用仿古样式愈加频繁,青铜器逐渐融入到民间生活中。

3、影响

宋代这一场复古运动声势浩大,给社会带来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好的影响既指,古青铜器被官方所推崇,这大大促进了相关器物的研究其中。金石学便在宋代得到空前的发展。收藏蔚然成风。金石学是一门对古物进行研究的学问,研究对象多为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金石拓本,在士大夫中形成一种尚古的风气。丁孟《中国仿制青铜器的产生、发展和鉴定》中说:“据翟碁年《籀史》记载,当时所著的金石书籍达34种之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刘敞的《先秦古器记》(现已失传)、李公麟的《古器图》、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宣和博古图》等,多图文兼备,考说谨严。”(2)当时很多文坛名人也是金石学方面的专家。据《宋史》记载,欧阳修将观览、收集的金石遗物编成《集古录》。此书共十卷,收录器物多达千余件。参考《集古录》的体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共同编撰了《金石录》。他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编成三十卷,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此书收录商周到隋唐的铭文及石刻,条目与数量高于《集古录》数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类著作,部分已失传,但仅存的研究成果为后世的考察提供了大量图像和数据资料。

另一方面,仿古活动也助长了盗墓风气。因官方渴求样本,盗墓者为获取利益,铤而走险。那些深藏于墓的古器纷纷现世,散落民间的遗珠也呈于宫廷,尽管有些得到了保护,但许多墓穴遭到破坏,一些珍贵的文物下落不明。此外,仿古风潮本质为一场宫廷政治活动,但确实给予了民间造假的机会,部分伪造的青铜器流入市场,给鉴定工作带来阻碍。

二、园藏宋代仿古青铜器概况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经过两次焚毁破坏、两次重建修复,在晚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政治和外交场所。民国时期,颐和园作为市属公园向大众开放,人们得以欣赏到宫廷收藏、用器的面貌。

颐和园的青铜器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来源主要包括宫廷内部调拨、内务府制造或采办、大臣进献、外国使臣进献等。1933年,为在战争中保护历史遗存,颐和园加入到故宫南迁文物的队伍中。据当事人记载,五百余箱文物离园后,先后辗转于上海、南京等地,最后到达川渝。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陆续北返。1951年,在文物局主持下,经过多次调配、划拨,颐和园接收归还文物七十六箱,其中铜器部分68件,有数件宋代仿古青铜器记录在案。

如今颐和园收藏的青铜器四百余件套,种类繁杂,工艺精良。其中宋代四十余件,包括鼎、尊、簋、觚、壶、盘、甗、觥、彝等等。定名、定级和年代判断来自于诸位专家的鉴定结果。1973年4月,颐和园邀请故宫博物馆专家唐兰、王文昶、张克忠来园鉴定铜器。1993年11月,北京市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颐和园文物,共鉴定一、二级藏品500余件,对原鉴定级别有所调整。文中所列文物年代,皆维持1993年的鉴定结果。

1、器形

鼎:形制、纹饰仿自商周青铜鼎,分为圆鼎和方鼎两类。

其一,宋环带纹鼎:圆形鼎,口部折沿,上设立耳,腹部渐收,饰一圈环带纹。圜底,下接三柱足。口径21厘米,通宽22.7厘米,高19厘米。

其二,宋雷纹三牺鼎:有盖,整器分两部分。盖顶为圆形捉手,镂空设计,下铸三只横卧的小兽,两条间隔的雷纹环绕一周。口与盖相吻合,两侧饰附耳。腹部饰雷纹,又饰蝉纹。底部接三蹄足,足上有扉楞,饰兽面纹。口径26.7厘米,通宽41.8厘米,通高34.2厘米。

其三,宋雷纹鼎:失盖,双附耳,腹部饰雷纹,其下饰蝉纹。三足为蹄形,饰兽面纹。口径27.5厘米,通宽42厘米,通高32厘米。

其四,宋夔龙纹鼎,折沿,立耳,浅腹。器身以云雷纹为地,饰夔龙纹,有六道间隔的扉楞。三足呈鸟形,鸟喙外钩,尾羽上扬。直径15厘米,高18厘米。

其五,宋兽面纹鼎:折沿,立耳,深腹。通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兽面以条状扉楞相隔。底部接三柱足。口径16.5厘米;通宽17厘米,高21厘米。

其六,宋兽面纹鼎:折沿,立耳,深腹。口沿下饰兽面纹,以扉楞间隔。三足为柱形。口径21.5厘米,通宽23.3厘米,高27.5厘米。

其七,宋嵌松石夔龙纹方鼎:长方口,折沿方唇,上饰立耳。口沿下饰夔龙纹,腹部以菱格为地纹,内饰乳钉纹,乳钉上嵌松石。器身四角饰凸起扉楞。四足呈柱状,饰兽面纹。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26号箱,时名“妇鼎(备注名:古铜双耳四足香炉)”,1951年归园。长25厘米,宽18.8厘米,通高32.3厘米。

其八,宋兽面纹方鼎:折沿,方唇,上饰立耳。器身以云雷纹作底纹,口沿下饰两两相对的夔龙纹,腹部饰兽面纹。四边及纹饰间以扉楞相隔。柱形足,饰兽面纹。长23.5厘米,宽17.6厘米,高29.5厘米。

其九,宋兽面纹方鼎:折沿,方唇,上设立耳。器身以云雷纹作地,饰兽面纹,并铸有八道凸出扉楞。足为夔形,尾部上扬。长19厘米,宽15厘米,高20厘米,通高24厘米。

2、尊:根据器形可分为三类,大口折肩尊、觚形尊和牺形尊

其一,宋兽面纹尊:器形为大口折肩式,仿自商代器。侈口,广肩,向外凸起,饰兽面纹,再饰三牺首。腹部渐收,上侧饰相对的凤鸟纹,下侧饰兽面纹。底部圈足较低,饰弦纹。口径33厘米,高42厘米。

其二,宋凤鸟纹尊:大口鼓腹低圈足式,流行于西周。侈口,束颈,弧腹微鼓,底足外撇。颈部铸有凸出牺首,饰一圈凤鸟纹,凤首向前,尾羽飘逸。口径17.3厘米,高20厘米。

其三,宋兽面纹尊:觚形尊,与春秋晚期器形相合。器身分三段,侈口,形似喇叭,颈部细长,腹部凸出,底足微撇。腹、底部饰连珠纹、兽面纹。口径25.3厘米,高30.5厘米。

其四,宋兽面纹尊:侈口,形似喇叭,颈、腹细长,底足微撇。器身饰连珠纹、兽面纹。腹部饰凤鸟纹、兽面纹。

其五,宋错金银牺形尊:此牺尊身躯肥壮,为站立平视姿态。牺尊双目圆睁,张口卷鼻,头上双耳自然舒展,四肢粗短有蹄,后接有尾。背盖可开启,盖上铸小钮。器身采用错金银装饰,头部、颈部、背部、腹部饰卷云纹,纹饰华丽,线条流畅。长34.5厘米,宽12厘米,高26厘米。

3、簋:有方座簋与圈足簋两类

其一,宋夔龙纹簋:侈口,鼓腹,圈足,下附方形高座,属常见的西周方座式簋。器身两侧饰龙形双耳。颈部、足部饰窃曲纹,腹部饰连体龙纹。方座四边饰卷体龙纹。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59号箱,时名“敦(备注名:古铜双耳方座香炉)”,1951年归园。口径22.5厘米,通宽39厘米,高32厘米。

其二,宋龙纹簋:仿自西周晚期弇口鼓腹式。腹部饰二兽耳,下垂小珥。圈足外撇,下置三兽形短足。盖、腹皆饰平行瓦楞纹,又饰窃曲纹带。瓦楞纹,以凸起的楞线和凹陷的浅槽为特点,流行于西周晚期。窃曲纹,一种变体纹饰,简化了动物大部分的身体结构,用曲折的S形宽线表示其特征,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并沿用至春秋战国。底部饰一圈鳞纹,平行排列。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38号箱,时名“周敦(备注名:古銅双耳祭器)”,1951年归园。口径17.5厘米,腹径22厘米,通宽34.5厘米,高17厘米。

其三,宋团龙纹簋:侈口,圆腹,高圈足。器身铸有凸出扉楞,饰团龙纹,圈足上饰兽面纹。颈部两侧饰龙形双耳,下垂小珥。口径17.5厘米,通宽25.5厘米,高13厘米。

其四,宋错金银环带纹簋:此器已失盖。敛口,鼓腹,圈足。器身两侧饰龙形双耳,下垂小珥。外壁有三条装饰带,均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涡纹、鸟纹,腹部饰环带纹,底足饰凤鸟纹。此器有多处错金银装饰。口径15厘米,通宽33厘米,高19厘米。

5、觚:典型高体束腰式商代器形

宋兽面纹觚:器身分三段,各铸有凸出扉楞。喇叭口,长颈,颈饰蕉叶纹,内填蝉纹。下饰一圈蛇纹。腰腹极细,饰兽面纹。底为圈足,外撇,再饰一组兽面纹。此器为仿商晚期器形,高体细腰式。此类蛇纹头部突出,双眼呈圆形,身体作曲折状,尾部上扬,是商代中晚期出现的一种纹饰。口径19厘米,底径8.5厘米,高34.5厘米。

6、盘:折沿浅腹兽耳高圈足式

宋孙父盘:此器敞口,折沿,敛腹,高圈足。口两侧铸龙形双耳,下垂小珥。外壁、底足装饰兽面纹。口径33厘米,直径40厘米,高14厘米。

7、壶:分为圆壶、方壶两类

其一,宋错金银兽耳方壶:壶身错金的纹饰形近蝴蝶,位于菱形纹中,上下相对,交错排列,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纹饰外形比较抽象,仅描绘边缘轮廓,但触角表现得格外细腻,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此器长25厘米,宽17厘米,高44厘米。

其二,宋错金银环耳壶:口部微侈,束颈溜肩,鼓腹渐收,下接圈足。器身纹饰丰富,以大面积错金银装饰的云纹、几何纹为主,又饰雷纹、菱形纹等,层次分明,华丽而典雅。颈部两侧饰环耳,上铸立体兽面。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59号箱,时名“壶(备注名:仿古铜双耳元瓶)”,1951年归园。口径16厘米,直径28厘米,通高43.7厘米。

其三,宋错金银环带纹壶:呈扁圆体。侈口,束颈,垂腹,圈足,配有木座。器身以云雷纹为底,饰夔鸟纹,又饰三道环带纹,点缀有错金银装饰。颈部两侧饰兽形双耳。长37厘米,宽18.5厘米,高48.5厘米。

其四,宋错金银兽面纹壶:侈口,口沿饰云纹;束颈,颈部饰垂叶纹,内填夔龙纹,两侧饰兽形双耳。肩部铸凸出浮雕牺首。腹圆鼓,饰兽面纹,又饰夔龙纹。底足外撇,饰凤鸟纹。口径15厘米,直径36厘米,高47厘米。

其五:宋错金银兽耳方壶:壶体扁方,口呈长方形,粗颈垂腹,底接高圈足。颈侧铸有凤鸟形双耳。器身通体错金银,饰大面积心形云纹。颈部又饰蕉叶纹,腹部被分隔为八个区域,呈十字型,中间铸尖状凸起。此器精美工整,装饰华丽,典雅不失庄重。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56厘米。

其六,宋结绳纹壶:此器侈口,束颈,圆腹,圈足。器身饰横纵交错的结绳纹,两侧饰兽面衔环双耳。口径12.5厘米,直径25.5厘米,高35厘米。

8、甗:甗本为蒸饭器,西周末期作为陪葬品,与鼎、簋、豆、壶等组成一套礼器序列

其一,宋错金银兽足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甑为侈口,两侧立双耳。颈部饰兽面纹,下接垂叶纹。下部的鬲内部中空,三足呈柱状,微向外撇,足顶各饰一兽面纹,形似牛首。通体有错金银装饰。口径31.5厘米,通宽34厘米,通高51厘米。

其二,宋窃曲纹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甑为侈口,两侧立双耳。颈部饰窃曲纹。下部的鬲内部中空,三足呈柱状,足顶各饰一兽面纹,形似牛首。口径23厘米,通宽24.5厘米,高34.5厘米。

其四,宋竊曲纹方甗:甑鬲连体,方形侈口,双立耳,分裆柱足。颈部饰窃曲纹,足部饰兽面纹。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52号箱,时名“方甗(备注名:古铜象足香炉)”,1951年归园。长22厘米,宽17厘米,高27.5厘米,通高34.5厘米。

其五,宋兽面纹方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甑为方形侈口,双立耳。颈部饰兽面纹。下部中空,蹄形足,足饰兽面纹。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17号箱,时名“妇甗(备注名:古铜象足双耳大香炉)”,1951年归园。长27厘米,宽22厘米,高42厘米。

9、觥:长方体兽首盖圈足式觥

宋兽面纹觥:仿商晚期到西周早期的青铜觥,长方体龙头圈足式。整体以云雷纹铺地,分盖、身两部分。盖呈兽首状,前方兽首形似蜗牛,额部铸凸起扉楞,触角外伸;盖中部饰夔龙纹;盖尾部又有一兽首,面部朝上,圆目立耳。颈部饰夔龙纹,颈侧铸兽耳。腹部饰大面积兽面纹。圈足上饰夔龙纹。颈、腹、足各铸扉楞。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54号箱,时名“觝(备注名:古铜兽形大酒器代盖)”,1951年归园。长60厘米,宽24厘米,无盖高43.3厘米,通高53厘米。

10、方彝:直壁高体式方彝

宋嵌松石兽面纹方彝:此器呈方体。直口,直壁,深腹。盖上铸方形钮,肩两侧铸鸟型耳。盖、肩、腹铸八道凸棱,底座四角为狮形足。器物通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铸变形兽面纹,各组兽面纹间镶嵌绿松石分隔层次。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56号箱,时名“方彝(备注名:仿古铜雕花双耳瓶)”,1951年归园。长21厘米,宽20厘米,高42厘米。

11、卣:扁圆体垂腹式卣

宋兽面纹卣:此器配有盖,盖为弧形,有圆钮,饰兽面纹。敛口短颈,扁垂腹,下接圈足。颈部铸浮雕兽首,饰兽面纹,两侧饰环耳,有绳形提梁。长24.5厘米,宽18.3厘米,高26厘米,带提梁高29.2厘米。

12、罍:束颈圆肩弧腹圈足式圆体罍

其一,宋涡纹罍:呈圆体,口微侈,颈收小,腹部圆鼓,下接圈足。颈部饰弦纹,肩部饰涡纹,器身两侧饰双耳,腹下另有一耳,皆铸兽首。此罍敛口束颈,广肩深腹圈足,属于典型的商晚期到西周初期的青铜酒器。肩部装饰的六个凸起圆形涡纹,多用于罍、鼎、瓿的肩腹部,且作为主体纹饰,没有繁缛花纹,更显得古朴、厚重。口径18厘米,直径32.3厘米,通宽40厘米,高35.3厘米。

其二,宋错金银兽面纹罍,侈口,束颈,圆肩,鼓腹,圈足。器身纹饰华丽,皆为错金银装饰,颈部饰凤鸟纹,两侧饰双耳,铸有兽头;肩部涡纹、鸟纹交错排列;腹部饰兽面纹,其下饰蟬纹,底足饰凤鸟纹。口径18.5厘米,直径35厘米,高44.5厘米。

三、颐和园藏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的纹饰

青铜器的纹饰是区分器物、判定年代的基本要素,分为动物纹和几何纹两大类。动物纹主要由幻想结合实际生物而形成。几何纹由简单的线条、轮廓进行多次排列而构成。

宋代青铜礼器因刻意仿古,大量运用商周特色的纹饰,如兽面纹、龙纹、凤纹、夔纹、云雷纹、环带纹、蝉纹、涡纹等等。以下将纹饰分类详细描述:

1、兽面纹:也称饕餮纹,是一种现实结合幻想后的动物面部图案,最早发现于良渚文化的玉器和陶器上。商周时期,青铜文化达到鼎盛,兽面纹得到广泛运用,常常作为青铜器的主纹饰,因器形和位置的变换进而发展出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兽面图案。兽面纹的基本特征是: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双目、双眉、双角、可能有双耳。但一些纹饰中仅仅有兽目,各面部元素之间又存在简化的情况。颐和园藏宋代青铜礼器的兽面纹可分为几类:

(1)牛角型兽面纹:以眉间到鼻部为中线左右对称,双目突出,双角形似水牛,角呈横向,角尖上扬。

(2)内卷角型兽面纹:牛角的一种变化形式,角根粗大,从中部上折,再向内弯曲,角尖变细,呈现出内卷角的形态。

(3)外卷角型兽面纹:角根竖立,向外弯曲,再折回内钩,形成外卷角的形态。

(4)曲折角型兽面纹:角作曲折状。“角根在下,向上折曲而下,再向外弯曲而上翘,弯曲之处,皆作方折形。”(3)

(5)回形角兽面纹:角呈双向半环形,中间有短柱与眼部相连。

(6)变形兽面纹:有些兽面纹仅留突出的双目,或角部简洁化,或用其他纹饰替代。

2、夔龙纹:夔龙纹,也称夔纹,形状似龙,大多有一角、一足、嘴部张开、尾部上扬,在青铜器上常表现为侧面形象。具体来说:“龙头张口向下,上唇向上卷起,下唇向下卷或卷向口里,额顶有各种不同的角型,中间为躯干,下有一足或作爪形,也有无足的,尾部常弯曲上卷。”(4)园藏宋代仿古青铜器中,夔龙纹作横向爬行状,对称式排列。

3、凤鸟纹:凤鸟纹包括凤纹及各种鸟纹的图案,盛行于西周时期,其形象以鸟喙、头冠、尾羽为基本特征,有些装饰华丽,有些比较抽象。

4、云雷纹:“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5)云雷纹,是结合两者,通常以单线条构成的,自内部反复向外旋转环绕的几何图案。大多作为主纹饰的地纹而存在,在兽面纹中应用频繁。

5、乳钉纹:在器身表面凸起的圆形小柱状乳突,呈单行排列或方阵排列。有些乳钉上有松石、错金、错银等装饰。

6、弦纹:是最基础的一种图案,为一条环绕的线条,用来分隔上下纹饰,起到分层的效果。

7、蝉纹:蝉纹大多由两部分组成,外围图案为垂叶纹或三角形,内部为蝉身,有双目,腹部装饰横纹。

8、环带纹:又称波曲纹。这种纹饰由宽阔的条带组成,上下起伏,如同波浪。“在波曲的中腰常有一兽目或近似兽头形的突出物,波峰的中间填以两头龙纹、鸟纹、鳞片或其他简单的线条,为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铜饪食器和酒器的主要纹饰之一。”(6)

9、窃曲纹:由连贯线条组成的两端为回形弯钩的扁长图案。该纹饰是西周中期以后,动物纹饰被简化而产生的。窃曲纹仅保留了变形的动物的基础特征。

10、涡纹:凸起圆形,中间装饰几道旋转的弧线,形似水涡。因有太阳之像,又称火纹。

四、颐和园藏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的款识

青铜器铭文是研究青铜器断代的关键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商周时期,铭文得到大发展,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征,内容可分为大小十余种。而仿古的青铜器,仅传承少部分形式,铭文大多较为固定、单一。具体而言,宋代仿古青铜器的铭文分为几类:徽记类,用于标识器主,多铸有器名、用途等;祭辞类,记录祭祀者名、祭祀对象和过程;记事类,记录功赏、戎事等内容;也有册封训诰类、律令诏令类等等。

宫廷仿器制造精良,考证详尽,铭文的铸刻更加规范。诸多的记录中,以“帝”即宋徽宗为作器人最是常见,作器时间主要为政和、宣和年间。仅以故宫所藏宋代仿古青铜器“政和鼎”为例,“商周时期鼎的铭文部位在内腹壁,而‘政和鼎铭文的部位则在内底上。‘政和鼎铭文:‘唯政龢六年十又一月甲午,帝命作铏鼎,易领枢密院事贯,以祀其先,子孙其永保之。记该器是在政和六年十一月时,皇帝下令赐给领枢密院事童贯的铏鼎。用以祭祀其祖先,这是童贯的家庙祭器。”(7)政和鼎的铭文包括了作器人、制作时间和用途,以及祝福词语等内容。

“宣和三年尊”,同样为宫廷仿古青铜器。此尊铭文释文为:“尊内底铸有铭文:‘唯宣和三年正月辛丑,皇帝考古作山尊,于方泽,其万年永保用。由此可知该尊是陈设在方泽坛上的。”(8)铭文记录了祭祀时间、制作人、用途及祝福辞。

北宋翟汝文所著《忠惠集》记载有政和年间所造16件带有铭文的器物。政和洗:“惟政和乙未某月甲子,帝作洗,用祀,万世永享。”铭文可译为:“政和五年某月甲子日,宋徽宗造洗,用来祭祀,希望能永远享用。”也有豆的铭纹如下:“惟政和乙未某月甲子,帝孝思罔极,率见神考,始作豆,禋于明堂,惟克永世。”可译为:“政和五年某月甲子,宋徽宗追念神宗,于是制造此豆,祭祀于明堂,希望能够长久安定。”

以上各官仿器,或用于坛庙祭祀,或赏赐重臣亲眷,祝词一般为希望子孙后代永久享用,长盛不衰。因记录详备,特征明显,这些仿古祭器通常有迹可循。另外,有部分仿古礼器存于地方。铭文记录中,朝廷官员作器,作为府学的供器、寺庙的供器。

颐和园藏宋代仿古青铜器中,大部分器物无铭文或难以识别,仅有少量可以辨明。

其一,宋夔龙纹盘铭文:“□正□之作宝□(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寿用之。”此款铭文记载了制器人和祝福辞,形式规整,构成简单。“万年子子孙孙永寿用之”可译为希望子孙后代万年享用,永不衰落。常用的祝词还有:“子孙永用”、“万年永宝”、“万年无疆”、“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子子孙孙永宝用”、“眉寿无期,永宝用之”等,用来祈祷健康、祈求长寿。

其二,宋兽面纹方鼎:“鲁公作文王尊彝。”这款铭文最早出自文王鼎,又称鲁王鼎,曾记录在《宣和博古图》与《西清古鉴》上。原器铭:“卤公作文王尊彝”。卤公即鲁公,文王的儿子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就是鲁国,故称为鲁公。园藏方鼎仅有铭文相对应,足部有所不同,原器为外撇夔形足,园藏兽面纹方鼎为柱形足。

五、颐和园藏宋代仿古青銅礼器的风格与特色

北宋徽宗、南宋高宗时期盛行的仿古青铜器运动,依据古制,考证古礼,重铸旧器,本质上寄托了当权者企图恢复礼制的政治理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社会等各因素的影响。故仿古礼器也呈现出一定的政治色彩,其中又不乏特色与新意。

1、形制的复古

宋代仿古青铜器,绝大多数可在《三礼图》、《宣和博古图》等著作上找到样本,其形制、规格、比例皆依照旧器。如鼎、尊、簋、罍、壶、豆、盘等器物,可以通过基本造型、纹饰判断年代,推断用途。又因这些仿制礼器呈于庙堂、祭坛之上,用于表明使用人身份与地位,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故遵照样本铸造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但于此同时,有些器物的模仿并不机械,与原器相比,布局略有变动,器身稍加调整,突显出一番新意。

《西清古鉴》卷九尊三十八“周牺尊”:“右通盖高六寸四分,耳高一寸六分,阔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径二寸二分,通长一尺八分,阔三寸七分,重一百三十九两,金银错。”(9)将之与园藏宋牺尊比较,形制和纹饰,尤其是错金银的纹路都相吻合,仅部分细节有所出入。如园藏宋牺尊眼部较大,错金银的范围更多,双耳的竖立方向偏后一些。

2、纹饰的变化

宋之造器对比商周古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较大的差别。除器形以外,宋代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当时的美学理念,鎏金、镶嵌、错金银等形式更为普遍。但一些基础纹饰,如兽面纹、云雷纹、蟠螭纹等,被简单处理,甚至线条模糊,纹饰面积减少,留白增加,致使仿器缺乏一定的视觉变化,其艺术效果大打折扣。

以错金银工艺为例——金银工艺始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指将压成薄片或薄丝的金、银填到器物表面的凹槽内,再打磨光滑,形成一定的文字或花纹。因金属贵重,传世、出土数量较少。但在宋代,金、银的开采与冶炼均达到了新的高度。宋代的采金主要以淘采砂土和地下开采为主,得益于宋人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开采范围,蕴藏丰富的优质金矿被一一发现,黄金产量大幅提高;而冶炼方面,尤其是提纯技术上,宋代大大超越前朝,为流通、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与金不同,白银矿床多分布在南方地区,产量大,技术较为成熟。加之宋代皇室对民间使用没有严格限制,是以,宋代金银用途甚广,在相关制造业的繁荣局势下,不仅贵族大臣、巨贾富商能够享用金银器,连平民百姓也能在坊市中买到。金银的商品愈发世俗化,利用率大大提高。

颐和园所藏宋代仿古青铜器中,近三分之一运用了错金银工艺,外观颇为华美。它们的装饰运用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错金银几何纹:错金银装饰在几何纹上,无论是色彩方面、结构方面都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几何纹主要有弦纹、直纹、瓦纹、菱形纹、圆形纹、三角纹等,又可变形为云纹、雷纹、重环纹、窃曲纹以及其他复杂纹饰,多以开放线条或封闭线条构成形状主体,装饰错金银时,也通常依据线条,加以填充。错银工艺常见于纹饰外围,线条曲折柔美,错金工艺多用于纹饰中心部位,小面积闭合形状之中,点亮区域空间。加工后的青铜器,光泽闪耀,熠熠生辉,尤其是在表面氧化、锈迹泛绿泛黑的映衬下,绽放出一种华丽的美感。

第二类,错金银动物纹:错金银装饰与动物纹的结合,由来已久,它常见于兽面纹、凤鸟纹、夔龙纹、蛇纹、蛙纹等图案上。金和银的使用方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略有不同。错银用作主体填充,一方面铺在动物纹表面,表现为卷曲的云纹等几何纹,一方面装饰在动物的五官及四周,使之呈现出华丽优雅的效果。错金装饰运用在面积稍小的兽目、眉、嘴上,点亮其重点部位,使局部更加醒目,强调了立体感。

在列举的华丽装饰外,是大多数纹理被简化。仅以兽面纹为例——商周时期的兽面纹,高浮雕,兽目凸出,眉、角、鼻部的线条流畅而硬朗,颇具威严之感。其地纹云雷纹,纹理清晰,粗细有致,层次分明,变化多样。宋代的仿造器,可明显感到兽面纹有扁平化的趋势,层次之间处理模糊,各部位刻画呆板,实在难以复原原器的美感。云雷纹的运用也较为随意,有些线条刻痕极细,断断续续,乱而无序。其他纹饰如夔龙纹、凤鸟纹、蕉叶纹、蝉纹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变形的影响,或改动,或简化,与原器相差甚远。

3、做工的局限

宋代的仿造青铜器,在原料筛选、锻造工艺上理应优于商周,也确实进行了深入地考证,使复古运动声势浩大,影响甚广,但仿古器的做工仍有多处不及原器。

首先,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使用范铸法,而宋代仿制的青铜器,所用工艺多数为失蜡法,只讲究外形,没有范线。失蜡法不同的方法导致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仿造器物缺乏庄严肃穆之感。其次,仿古青铜器较厚重,铜质暗淡,缺少光泽。皆因宋代新造器物很多并未入土,没有受到地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商周青铜器相比,在锈色上也无法做到还原。再次,纹饰、铭文的铸刻有所区别。宋代仿器刻痕较浅,字迹松散,有些模糊不清,难以辨明。

六、结语

宋代仿古青铜器是仿制品,造型、纹饰与古器并无太大差别,但同时显露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与社会文化信息,在工艺制造上亦与金银器、玉器有共通之处,可谓颇具匠心。本质上,仿古青铜礼器代表了以宋徽宗为首的皇家贵族对复兴礼制的政治追求,而后发展为国民共享的文化潮流。这股潮流,全面推动古青铜器收藏与研究,甚至影响了明、清皇室,为下一次复古仿制风潮奠定了基础。宋代著录图像成为明清仿制的蓝本,也同样为我们当今的科学利用、辨伪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

注释:

丁孟主编,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305页

丁孟主编,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319页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321页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332页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第329页

丁孟主编,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丁孟主编,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梁诗正 蒋漙等编,钦定西清古鉴,清光绪14年迈宋书馆铜版印本,卷九,尊三十八

作者简介:赵梓晰,女,汉族,北京人,颐和园管理处,文物保管员,初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宋代颐和园青铜器
颐和园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颐和园导游词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