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防范例谈
2020-04-07戚海宝
戚海宝
校园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和谐。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就如何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安全工作体系,完善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机构健全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狠抓校园安全管理,以“抓防范、保安全”为重点,实行“年级组+处室”双线管理模式。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校园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制度完善 针对不同安全岗位的工作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出台了《学校安全工作规程》《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安全应急救援工作预案》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狠抓落实,保障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职责分明 结合各岗位工作特点,学校逐岗位制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不同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并逐层逐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真正将“一岗双责”落到了实处,形成了“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保证了校园安全及师生人身安全。
强化教育,增强意识
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坚持开展以行为规范教育、自救自护教育、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形成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工作常规,增强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重视法制教育 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做法制安全专题讲座,帮助师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提高知法、用法的自觉性;借助鲜活的事例,组织师生开展法制演讲、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身临其境地增长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加强行为教育 严格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管理“十不准”要求》,积极配合交警、消防等部门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等活动,从交通、饮食、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方面强化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应變能力,也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聘请专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提升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巧;二是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了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摸清了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排忧解难;三是采取结对帮扶的工作措施,落实帮扶教师工作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富有成效地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实化防范,提升能力
坚持“以防为主”,全面提高“三防”工作水平,努力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综合防范网络体系。
安防工作扎实到位 学校聘请配备专兼职保安,加强门禁制度,实行了教学时段封闭式管理;设立警务室,配足、配齐安保器材;校门前的公路上设置了减速带、警示牌、防撞墩;学校重点部室安装防盗门、防护网,配备足量的消防设施;各楼层标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校园监控全覆盖,并与教育局、公安系统联网,实现了“一键式报警”;学校“三防”设施检查维护及时,日常运转良好,切实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疏散演练有效开展 每月举行一次集中演练活动,演练前对各疏散通道进行责任定岗,向学生讲解救生知识,演练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到紧张有序、安全疏散,演练后及时总结。通过防火、防震、防溺水急救演练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自救自护能力。
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落实课间、校外安全巡查工作要求,全面实行教师候课、空闲时段安全巡查,经常性开展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校外人员间的矛盾与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消除矛盾根源,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细化措施,保障平安
夯实过程管理 通过外来人员盘查制、学生请假三方签字制、课堂教学安全任课教师负责制、放学前安全提示路队护离制、学生到家平安报告制、校外时间学生安全家长监管制、校园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等措施,筑牢了学校安全工作防线,实现了安全工作常态化、具体化与实效化。
落实责任追究 学校制定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采用“谁主管、谁负责,谁失误、处理谁”以及属地管理原则,坚持由下而上的责任倒查原则,把校园安全考核与教职工绩效考核相结合,再次明确了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安全责任,使安全工作细化、量化、规范化。
促进家校联动 学校充分挖掘家校安全管理资源,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等向家长们传授家教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通过家校互动,形成合力,携手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安全监管工作。
开展综合治理 协同公安、司法、工商、市场、食药等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时处置非法经营、摆摊设点等现象,依法取缔营业性网吧、娱乐场所等不适宜青少年学生涉足的场所,全力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才能做到防微杜渐,筑牢安全堡垒,打造平安校园。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新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