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本·创新
2020-04-07吴文兰
摘 要:教师的行为方式和教学实践正向新课程的方向转变,但在课改的现场,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学情、校情及教师教学习惯影响,教学评价的转变尚未跟上课改的脚步。本文基于笔者亲身第一线的课程实践和多方研讨,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实践方向和优化思路等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评价;新课程;初中英语
一、 引言
英语新课标倡导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并把形成性评价放在主要位置,强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中的位置,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学生的成功。
纵观不少初中英语教师的评价,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教学时代“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单一做法,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参与课改的教师,已经把形成性评价放在重要位置。
然而,“形而上学”的评价风格依法存在。形成性评价被演变成分数的翻版;学生依然接受分数的衡量,甚至更加频繁;不少教师在评价后新采取的“补救措施”往往是惩罚。
正如英语学者Jackson Five所言:“I feel sorry for English students in Asia because most of the time creativity is driven out of the classroom. Instead of letting you guess and work out the answer,answers are given by the teachers right away.”
二、 区内学校教学评价现状
英语评价被看成是“给题目,送答案”的情形真不少见。评价的功能被歪解了。笔者对区内17个学校进行了两年的跟踪调查,着重了解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含初一、初二、初三年段)对日常评价(特别是考试)的操作,并记录其评价行为的特征。现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日常考试为例进行描述。
纵观不少学校的初中英语日常考试,类别挺多,如单元考、阶段测试、月考、期中考、专项测验等等。各种考试交错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反馈了阶段教学的存在问题,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即教学的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定向功能、证明功能及教学功能。
三、 英语试题命题的看法和思路
英语是语言学科,是信息载体之一,不管为何种考试,其目的都围绕和试图达到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任务,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养成习惯,形成策略,发展能力,掌握技能,了解世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以上表格虽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日常考评的真实情况,笔者试图从命题策略入手,抛砖引玉,谈谈初中英语试题、命题的一点看法,一点思路。
(一)命题出发点——以人为本
在社会意义上说的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人是目的,即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人是关键,人是最活跃、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是第一资源。人是主体,人的地位和价值不可比拟。
那么,以人为本反应在命题上如何体现,笔者认为许多年以来,甚至在课改的今天,大多命题是未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的,命题脱离了学生这本源,命题考虑的是教材需求,命题与人本(学生)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链接,命题的行为與学生的准备状态是有一定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即如何在日常考试命题中反应“以人为本”思想呢?就初中英语学科而言,笔者认为:
1. 命题建立在学生需求上。命题应该看成一个沉积的过程,教师应对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有一个充分的积累,这个积累包括师生交流信息,学生的作业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所达成的共识性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基础上,想要并可能达到的能力试题,教学过程中为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和乐于参与的知识等等。让这积累充分反应学生的真正需求,在命题中展现这种积累。
2. 命题建立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命题、考试最终为了什么?最终为了学生的发展,考试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所得,带着这种思维,就不难理解命题让学生参与这一策略。比如,命题之前,试题的收集能否也来源于学生的先行提供,让学生带着无比的激情,对教材的理解进行自行命题。让学生先行参与命题本身就是一种考试,一种提高。再如考试完后,可否让学生参与对试题的评价,对试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命题建立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试题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为了考好学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省时有效地准备,让学生感到能够准备,有时间准备,愿意准备,有成功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广义的,是集中了教师和学生互动状态下所有包括思想、途径、方法和效果上意义的准备。
(二)命题方法和目的——用语言,为了语言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肯尼思·方德曼博士首先提出“全语言”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语言被看成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地将其分解为诸如语言、语法、词汇、句法等;教与学是个整一的整体,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学习者的各个方面,如兴趣、智力水平、目的需求、接受方式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教师不应离开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语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学习之主人,全语言强调全方位地吸纳人类的一切知识成就。
部分日常命题的试卷脱离了英语——语言的本源,不管命题的思路,试题的设置、分值的比例、知识的分布、思维的设计等方面都可能违背英语其语言的特有规律。如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用语言命题
这句话看起来抽象。怎样用语言来进行日常测试卷的命题,说白了,就是站在语言系统这个高度来统筹一份试卷。
比如出一份单元考试卷,我们一起分析其如下试题搭配:
Ⅰ:词形转换
Ⅱ:用所给词适当形式填空
Ⅵ: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所缺单词
Ⅸ:词义配对
乍一看,一份试题中这几题分布在不同地方先后出现很正常,也很有花样,但其实,把这几题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其功能就变成单一词汇的考查。学生并没有从不同的四题中获益太多,而只意识到词的分割记忆和应用罢了!其实,只有知道词义的情形下方可词形转换,词形转换只不过是适当形式填空题的翻板,第VI题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所缺单词是以上三道题的又一次综合。
看这几道题,四选一。
( )The is too noisy. Tell him .
A. not to forget to turn it up
B. not to forget to turn it down
C. to not forget to turn off it
D. to not forget turned it on
本小题考查不定式的连环应用,如果说C、D的to not不作评论,那么D选次forget turned就有点误导了。选择题的选项应建立在科学、实用的基础之上,选择题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而非考学生的清醒程度。
2. 为了语言
我们不想能否通过命题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让学生在答题中获得语言,并在其他题的答题中得以应用,即让学生在答题中提高语言能力。如,学生通过完成其中某题或某几题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链,通过整合,形成新的语言技能,并帮助其在其他题中更顺利地答题,这就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个性在试题中得以张扬。
例如,通过完形填空这道题让学生获得答题任务以外的定语从句的感知,再通过完成判断正误阅读理解形成定语从句应用的初步认识,最后在书面表达中进行简单地模仿应用。这就让学生通过完成有语言系统的试题达到自身语言的提高。
(三)命题生命力——创新
创新是新课改的生命力,新课程倡导有个性的学生,因为个性是创新的前提,评价是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也是评价的生命力,实际上,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在时刻不停地进行试题创新。
1. 词汇
如十几年前考词汇,用的是汉英互译,随后发展为词形变换,紧接着发展为多项选择,直到今天,词汇的考查已呈现多样化,可分为识记型(如根据汉语完成句子),思维型(如无提示填空)、综合型(如选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能力型(如用所给词提示写句)等等。
2. 句型转换
以往单列为一大模块(最起先约占总10%~15%)并且視其功能独立于英语整体。过渡到前两年,句型转换无论从形式上和比例上大大减弱,其功能慢慢渗透于其他题型中。随着课改脚步加快,句型转换可被完全融入诸如听力、书面表达等题型之中。
3. 单项选择
这种题型的快速转变最明显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多年来的单句变化成今天饱含情景和思维倾向的多句,多年来简单拼凑的选项也被今天灵活科学的选项代替,以前单纯考语法的单选题成了今天多语言功能的单选题。误导学生的选项被摒弃了,缺乏人文关怀的选项被抛弃了,死抠语法的选项被砍去了。
4. 阅读理解
分值的增加,题样的变化都在反应新课改的进步,就今天的阅读理解说已经是日新月异了。我们深切感到它的鲜活的生命力,多彩的版面,生动的话题,合理的结构,多彩的题型,智慧的设问等等。处处展现人文关怀,处处关注以人为本。环境意识、时代意识、文化意识、人生观、人价值观融为一体。新课标对阅读要求,不管从量上还是从技能上都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真正把阅读提到综合能力应用的高度。
四、 结语
命题有很多原则,但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立足学校学情,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英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从而有效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试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命题没有止境,只待进取。我能深切感受到的是命题:关注语言,关注人本,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语老师[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3.
作者简介:吴文兰,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