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奏新曲
2020-04-07柴柏清
柴柏清
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对教材所收录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为基础的,而那些经历过时间与读者考验的佳作也会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至少它的创作主题、叙事视角、文学体裁和创作风格等都会给读者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就像提到李白就想到“诗仙”“浪漫主义”,提到杜甫就想到“诗圣”“悲悯苍生”一样,而学生这种固有的印象也会对他们对作品的认知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为快速地抓住作品的关键点,但反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有所束缚。倘若“琵琶反弹”为作品的阅读换一种视角与思路,那么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一、转换视角看事件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对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阅读叙事性作品,分析作者的创作视角就十分有必要。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其叙述视角的运用自然在作者写完之后就已经固定,但这并不代表身为读者的学生不可以有意识地抛开主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转换视角看事件,也许会为学生的阅读增添新的体验。
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情节的展现为例,之前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大概了解全书整体的叙述视角其实是作者假托一个石头进行的全知全能的叙述,方便呈现复杂环境下每一个人物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但其在具体的情节中又会加入局部的限制视角。黛玉进贾府这一段就是对以林黛玉为主的限制视角与贾府众人的全知视角的灵活运用。
学生在阅读这一段情节后,笔者首先让几位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虽然笔者并未限定学生要表达哪一方面的感受,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谈贾府的环境与人物。在学生回答完之后,笔者问道:“为什么同学们都选择从黛玉视角出发去评论贾府,而没有人站在贾府众人的立场上去谈对黛玉的感受呢?”其实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固有印象对阅读所产生的影响,于身为读者的学生而言,故事的主角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带“光环”的,因此,他们会下意识地站在黛玉的立场看待贾府的一切。虽然这顺应了作者所希望的以黛玉视角观荣国府的意图,但笔者认为,在主视角阅读之后,有意识地再去站在其他人物的立场上重新看待事件也许会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比如王夫人,倘若站在这位荣国府内宅的主母的立场上看这位远道而来的外甥女,想法会是如何?此时主角不再具有“光环”,学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來看林黛玉,这样的视角转换,带给学生的是对其他人物性格与思想的猜测与思考。王夫人之外贾母、王熙凤等人都可作为全新的阅读视角,这样的换位体验,也许可以使学生对人心的把握更加细致而深刻。
二、转换体裁看作品
在人物众多的叙事性作品中以不同人物的视角进行阅读是全新的体验,那跳出作品的体裁之外试着以不同的体裁形式进行阅读则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文学体裁相当于是作品的一个“代言人”,是我们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最先提及的内容。那些在文学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契合,只是各种体裁之间未必就没有丝毫相通之处。学生应该欣赏作品本身的艺术形式,但也可以大胆尝试以不同的体裁来重新认识作品。
以《氓》的赏析为例,《氓》是《诗经·国风》中的一篇叙事长诗,以弃妇自述的视角展现了古代女性爱情与婚姻的悲剧,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民歌。所以,在阅读中我们自然会以赏析诗歌时的思路来解读这个作品,更为重视诗句所呈现的情感与意蕴。这样的解读思路自然没有问题,只是在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首叙事民歌,不管是女主人公感情的抒发还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都是借女子不幸的婚姻遭遇而呈现的,所以,为了给学生的阅读增添一些新意,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写”。既然《氓》本身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具有跳跃性,学生就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段从爱情开始到伤心结束的婚姻转换成“微小说”的形式,用自己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获取到的信息来扩充这个故事,比如女子与“氓”之间有怎样的青梅竹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爱情让女子不要“良媒”也要嫁?又是怎样的婚后生活让“自由恋爱”的女子最终只能伤心而归?其实《氓》的思想内容确实符合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小说“套路”,因为其铺垫、冲突都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引导学生以小说体裁的特点看待这首诗,不但给予了学生想象力和故事架构能力发挥的空间,更能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体会到古代社会妇女在爱情与婚姻中所受的委屈与不公。
三、转换风格看情感
在作品的体裁之外,风格其实也是作品和作者的另一个“标志”。看到李白的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这类的形容词,这就是优秀的作者带给读者最深的风格印记。同样还有散文作家朱自清,因为《春》《荷塘月色》《背影》这些作品的深入人心,他创作中平易自然、清新雅致的风格也同样深入了人心。
就如《荷塘月色》这一篇借景抒情的佳作,荷塘月色的景是静谧而雅致的,所以,作者所抒的情也是柔和的,不管是对月色下荷塘的喜爱还是心中的“不平静”,作者表现出的都是一种含蓄微妙的感觉。可能是对古典文学含蓄美的热爱,也可能是性格使然,朱自清散文的叙事与抒情都平实、精巧,但不浓烈,然而这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对现实的抨击和对未来的畅想。《荷塘月色》呈现出的风格是“静”的,但倘若我们引导学生有意从“乱”的情绪去思考呢?显然从这篇散文中能明显读出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文人进退失据的迷茫与彷徨,他们想追求安宁,但不管是现实还是内心都做不到,如果感情再激烈一点,那就会是虚幻的“安宁”中处处都是心中的“煎熬”,文人恨不得高声疾呼,想对现实的黑暗表达不满和批判,想追求光明的未来。那个时代的作品,有讽刺、有批判、有痛苦、有彷徨还有呐喊,朱自清与他们一样,处于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处境。如果我们能深入他的内心,那其中在平静的“荷塘月色”下应该也有不少的“狂风骤雨”。虽然朱自清感情表达的方式是含蓄而非激烈的,但当学生去结合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的文人内心强烈的呼喊之后,在这种“静”与“乱”的对比下,他们对朱自清的进退失据之感反而有了更深的体会,看到了平静背后更多的复杂。
其实,笔者最终所要说明的就是阅读学习的形式与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的创新也许会为学生的阅读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当然,这样的转变未必适合阅读每一篇文章、每一种体裁与风格。事实上,这些能够转换思路的作品也都有内在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探讨与思考,为阅读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