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探究
2020-04-07◎
◎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很容易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但在日常教学中很难付诸实践。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注重升学率,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长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大,初中数学教学很难走出应试教育思想的羁绊,仍然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2.方法单一、模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与时俱进,按照新课程教学标准设计教学计划。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会丧失学习兴趣[2]。从根本上讲,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利影响,无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甚至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弱。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3]。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从浅到深、循序渐进,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2.把握数学教学本质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授学生数学概念、公式、计算方法等,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本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4]。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仍然注重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通过“题海战术”记忆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学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智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向学生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要求学生在分析图像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3.剖析数学解题过程
对数学解题过程的分析,主要是指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展示问题提出、分析、处理、总结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和推理性,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5]。这就要求教师花一定的时间来讲解问题探究过程,当学生能够调动思维来参与探究问题时,就能够有效的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重视理论、概念讲解,缺少组织学生实际探究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例如,在讲解“探索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割、补、拼的方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通过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体会探究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推理能力。
4.深入发展数学思想
数学教学如果脱离了数学思想,会导致数学知识无法迁移。如果教师只强调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探索,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概念和公式,这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材内容渗透数学思想,发散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一课时,教师应在上课前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提炼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解释关键知识点,然后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以形解数,以数助形”数学思想。
5.融入现代技术手段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技术手段,会使数学教学更加顺利。由于以往教师教学方法的僵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难以真正融入课堂中,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阻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展示给学生,还能使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6]。
例如,在讲解“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元二次方程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1=0,试判断此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情况。通过微课视频讲解,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学习的关键点,并在课后根据需要进行复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6.创建开放性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制定科学的课时结构,为学生创建开放性的数学课堂。在完成课程教学要求的同时,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创建开放性课堂能使自由发挥,课堂上彼此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7.合理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教学计划,列出学生需要预习的知识点,并注意新旧知识的交织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7]。教师可以将座位相邻的六名同学分为一组,或将数学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保证各小组的实力水平均等。在新知识讲解前,教师应将预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小组讨论相应的问题,然后在课上进行总结性发言,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总结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表扬在总结出色的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习计划的预习部分设计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整数乘法,第二部分为整数除法,第三部分为有理数乘法,第四部分为有理数除法,然后把四部分内容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教师应对学生的总结归纳进行分析和反思,不仅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还要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计划,以有效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再如,在讲解“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到的物品哪些是圆形的,各小组间进行比赛,列举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