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本公式

路 杰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课前预习,数学也不例外。在上课之前,学生要自己翻看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对课本中的每一条公式与定义进行初步的理解与记忆,通过简单的习题对公式定理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依据参考书对公式中易错点有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听教师讲解的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在提前看课本的过程中自己产生的疑问,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地聆听,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在课下先自己思考,经过一节课教师的讲解以及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看看是否可以自己解决,如果还不能得到解决,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该以引导学生为主,摒弃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方法,而应该纠正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想出答案,这样学生不仅对这种方法以及题型记忆会更加深入,而且学生也会将自己之前在思维上出现的问题铭记于心,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避免。

一、课前预习

数学学科的预习与大部分学科一样,也是要以课本为主。对于全新的知识,课本是最好的教师,课本上会有情景导入、公式定理、解题过程、相似例题。课本上对于新知识的讲解循序渐进,首先提出一种情景,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思考,接着学习相应的公式定理,再列举出如何利用学习到的公式来解决这种题目,最后会给出相似的题目进行知识的巩固。学生在预习时可以依照课本编写的思路对新知识进行初步学习,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搭配教辅书,进行知识的拓展,同时对于教辅书上的易错点、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做一定数量的简单习题,对刚刚所学知识做进一步认识,对自己出错或者有疑问的题目,参考解析找到自己刚才对知识理解的漏洞及时解决。教师在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可以给学生做示范,告诉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应该看什么,应该怎样看,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在学习“加减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之前,学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接着要熟悉运算的公式、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再搭配以适当的计算题目,达到对公式熟悉的目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课前的预习当成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项作业。在每一章节学习之前都要做到提前预习,并且能够从心底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如果课前预习工作没有做到位,课上听课会难以找到侧重点,也难以了解自己对于新知识的漏洞与不理解之处。

二、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当天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发现自己对于新知识的漏洞。在完成数学作业的题目时,学生会遇到思维的问题,例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在题目中如何找到解决的切入点,找到切入点之后怎样灵活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等,都是学生可能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还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找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在作业的讲解过程中也就有了侧重点,把大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重点强调,同时作出正确的示范,而对于各个环节出问题都很多的题目,教师则应该将题目重现。从怎样理解题目,在题目中找到切入点,到怎样联系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直接运用或者对所学知识适当变形加以利用。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不仅学会这一道题目,而是能够学会这种思维的方法联系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题型,也能够应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或者这种思维方式的延伸与拓展解决题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思维方式的积累,并能记住每一种思维方式对应的题型,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要及时总结,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思维模式要重点记忆,并搭配以适当的题目训练,重复记忆。

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前行,就要解决好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合理完美地解决,才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学生也应该注意,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它需要学生拥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切忌一步登天的想法,将每一道题目解决,延伸到一类题目,做好每一堂课的课前预习,做好每一章节的复习与总结,对于错题能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认识到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不过度注重考试的结果,而是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能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本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