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美感教育
2020-04-07郭军
郭 军
一、通过对课文所选古代诗词的情境分析,特别是诗中名句的鉴赏,有意识地渗透美学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如现行课本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作写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避开尘世喧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主旨的基础上,可就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开赏析。
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但究竟是诗人看到了南山,还是南山看到了诗人?物我不分,物我两忘,创作主体与客体毫无斧凿痕迹地融为一体。“悠然”一词,把诗人归隐田园的高雅的情怀表现得惟妙惟肖。诗人归隐田园,在清静的环境中,心境是淡然的,感悟是深刻的。大自然的清新景致和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操相互映照,不经意间道出如此妙境,常人不可得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陶渊明,才会发现如此悠然和谐的景致;也只有陶渊明,才会绘出如此清新淡雅的意境。不经意间的主客体之间的淡然映照,具有深邃的艺术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活,陶渊明的风格,清新淡雅,深静幽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无我之境”,意为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完全融为一体,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到艺术意象后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为王国维所讲的“无我之境”。
通过以上引导赏析,同学们将会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的“真意”,对“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有所理解,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通过对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讨,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性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在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感悟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这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的目标。
如《麦琪的礼物》一文:文章描述了一对生活贫困的小夫妻——德拉和杰姆,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为了给心上人赠送礼物,面对入不敷出的家境,德拉勇敢剪掉了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使希巴女皇的珍宝和首饰都相形见绌的长发,用卖得的钱给杰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因为杰姆有一只三代祖传的金表而没有与之相配的表链;而囊中羞涩的杰姆却卖掉了自己最珍贵的、连珍宝大王所罗门见了都嫉妒得吹胡子瞪眼的金表,用所得的钱给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有珠宝的漂亮发梳,因为那是德拉梦寐以求的、最能和德拉长发相配的发梳。而结果却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圣诞礼物,都成了无用之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尽管结果阴差阳错——白金表链和玳瑁发梳都毫无用处,可当他们面对着那饱含真情的圣诞礼物时,内心都会波涛汹涌,难以平静。这就是爱,纯洁、忠贞、伟大的爱,是用任何奇珍异宝都无法交换的无价之宝!虽然失去了长发和金表,但他们得到的,则比失去的更为珍贵,更有价值。正如作品所说:“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因为他们拥有高于一切的爱情。
作者巧设悬念,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对爱的天使,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深厚的美学价值。
就此引导学生谈感想,抒心声,展开讨论,同学们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对爱情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真正的爱情决不是纸醉金迷式的醉生梦死,也不是尔虞我诈式的瞒哄欺骗,而是设身处地地使方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推而广之,要是人们都像德拉和杰姆,多为别人着想,世界的明天将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通过以上讨论,同学们思想境界提高了,对爱情的内涵将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就是最纯洁、最朴实、最感人的美的所在。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进行美学欣赏,渗透美学理论知识,进行美感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想境界,的确是条可走之路。只要我们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这条路上定会开满绚丽灿烂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