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初中科学课后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2020-04-07
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否定作业这一环节所起的作用。而当下农村初中科学作业存在形式单一、缺乏情感、量大质差等诸多弊病,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还有,日常作业呈现的多是冷冰冰而少含情感的习题和重复作业,如此种种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吞噬了学生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学习思维,禁锢了学生创新能力,于是有效作业的设计呼之而出。如何在质上提升有效的农村初中科学课后作业呢?其设计策略如下。
一、设计解后小结
有效作业要求学生能做解题后的小结,以提高解题的效益。比如,在某几题解后,再附上一小题:“1.第*题和第*题中所用的基本公式是什么,这一公式适用于哪些情境?2.上述求解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做此类题目,应注意什么?有何经验?”这样,促使学生形成解题后做一小结的习惯,达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二、变式地设计二次作业
每次作业后,教师要做好学生错解的档案,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便于后续练习中设计出二次作业。设计二次作业常用方法是原题呈现。但为避免心理学提出的“报酬递减”现象,有效的作业设计要求变式设计二次作业。
比如,在《欧姆定律》后,第一次作业是:“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伏,电流为0.2安,请计算电阻的大小?当电压变为12伏时,电阻变为多少?”很多学生在回答第2个问题时,典型的错误是用12伏/0.2安。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可这样设计二次变式作业:“二次测量同一个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第一次为U1=6伏,I1=0.2安;第二次为U2=12伏,I2=0.4安,请求电阻的值?电阻的大小会随着电压而变吗?是不是可以认为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无关呢?”在这里,二次作业中针对一次作业出现的问题起到变式地分析解释作用,学生在变式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当然,二次作业设计也可以是“将一次作业的2到3种典型错误解法均呈现出来,请学生判断他们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在这里,将学生的多种错误巧妙地融于一题中形成对比,虽然解题方法类似,但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绝不会有重复的感觉。
三、体现层次性,利用题组设计
一些问题单独一题列出,思维难度很大。假如将题目分解成若干小题并按由浅到深的顺序前后列出,可大大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顺利完成思维的迁移,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体验各自成功的喜悦。
比如:已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800kg/m3,体积为200cm3,请求出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将受到多少浮力?此题要用到许多公式,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利用题组设计进行有效的分解。
设计如下:已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800kg/m3,体积为200cm3。
(1)求200cm3等于多少m3?(2)该实心物体的质量为多少?(3)该实心物体的重量为多少?(4)该实心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会漂浮吗?(5)请求出物体自由地放在水中将受到多少浮力?
一般学生都会解(1)-(3)题,(4)-(5)题稍加以点拨就会解决。在该题组中,前题就是后题的脚手架。通过题组训练,实现多题一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
四、形式多样的作业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的时空开放,使得学生的作业天地更为广阔。教师也可在作业形式上多做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作业模式,可设计以下类型的作业。
1.想象型作业。“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设计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例:A“.神七”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学生很感兴趣。可开展“假如失去重力,人类如何生活?”的讨论(或写一篇小论文)。B.水在4℃时密度最大。开展“假如没有水的反常膨胀,结冰将会从水底部开始,它会对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讨论。
2.阅读型作业。结合教学内容,提供较多的“科学漫步”和“科学足迹”等阅读材料,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获取信息,相互交流,汲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实验型作业。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加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户外型作业。例如,学习了八年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笔者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仔细观察路灯,它们存在哪些弊端?怎样设计更合理、更先进?很多学生在作业中写道:现有的路灯电路,不能做到人走灯熄,浪费能源……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果能设计一种像手表一样戴在手上的遥控器,需要时随时能打开或关闭,使灯发光或熄灭;还有学生提出了光控电路、声控电路、声光控电路以及人身感应电路等。
5.学生自编测验作业:教师重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应用过程。编题后的互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6.成果汇报型作业:如科学手抄报,要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中心,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选出最好的在全班进行展出。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总之,有效的课后作业是课程资源的动态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有效作业的设计要求教师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把握重点、全盘考虑,从而递进设计内涵丰富、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业,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