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中的应用
2020-04-07颜婵万丽霞通信作者
颜婵,万丽霞(通信作者)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1 护理部, 2 急诊科 (江西南昌 330003)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可以采集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并进行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一系列操作,具有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特点[1]。在急诊抢救室中,心电监护仪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医疗人员警报设置有误、对仪器不熟悉、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心电监护仪发生误报警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医疗人员的工作量、疲劳性,还会影响其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从而发生误诊,对患者的治疗与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2]。本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需心电监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按照正常流程护理的30例纳入对照组,将正常流程+品管圈活动护理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心血管疾病11例,呼吸系统4例,消化系统8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心血管疾病10例,呼吸系统5例,消化系统7例,其他8例。两组均使用统一的飞利浦心电监护仪(上海市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GS20)进行监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护理,包括监护仪参数设定(每个参数都有相应的报警范围值)、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1)建立小组并确定主题:组长由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担任,副组长为经验丰富的护士长,1名理论培训讲师,2名主管护师,3名普通护师;由小组确立主题为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定期进行专业培训。(2)现状调查:制定报警因素分析表,从报警参数设置、干扰因素、仪器故障、患者病情4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报警参数设置和干扰因素问题较为突出。(3)制定品管圈活动内容。抢救室进行明确分区:在原有的3组班次上各增加2名人员,3个班次为A1、A2、A3,A1总管,A2、A3分管床位;交接班流程:不断完善并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人员定时核实交接单内容,确保其与监护仪报警一致,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做相应调整;实行考核制:每月底进行考核,教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设置监护仪的合理报警参数,并制定监护仪相关知识手册,以便新入职护理人员参考,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监护仪的重要性,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从而避免患者或家属对监护仪随意乱动、放置其他杂物等情况的发生;建立健全相应内容:每周三召开小组会议,总结品管圈活动中的问题,集中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品管圈活动的内容。
1.3 临床评价
两组均于干预3个月后评估效果,观察并统计两组误报警次数和触发误报警的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监护仪误报警率比较
对照组误报警率为43.33%(13/30),高于对照组的16.66%(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
2.2 两组触发误报警的因素比较
两组仪器故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报警参数设置有误、干扰因素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触发误报警的因素比较[例(%)]
3 讨论
急诊抢救室多收治危重症患者,而心电监护仪是急诊抢救室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仪器,在患者抢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患者的某项数值高出或低于设定的报警数值时,心电监护仪将会触发报警系统,从而引起医疗人员的重视并针对患者病情做相应的救治[3]。然而在临床诊治中,心电监护仪常常发生误报警情况,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和资源浪费情况,也会致使医疗人员对患者病情把握不准确,从而耽误患者治疗[4]。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已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品管圈护理方式通过建立小组,应用团体的力量来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监护仪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且报警参数设置有误、干扰因素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仪器故障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这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品管圈活动具有以下优势。(1)专业化和责任制:小组成员均要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明确医疗人员的工作内容,并要求医疗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2)知识宣教和完善内容:定期开展会议,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制定心电监护仪相关知识手册,方便新护理人员参考,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心电监护仪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其重视,减少干扰因素[6]。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负担,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