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综述

2020-04-07朱敬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鸿沟方差

朱敬熹

1 TPB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M.Fishbein和I.Ajzen提出了合理行为理论(TRA),它侧重于认知要素对于个体健康、道德乃至别的相关行为的影响,分析它们对进程转变所具有的作用。而这一理论则提及了态度、主观规范等要素,而在此理论中,主观规范和态度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个体的行为意向改变其行为。

立足于这一理论,Ajzen(1991)添加了这个新的要素——行为控制感(perceived?behavior?control,PBC),从而构成了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此理论中,行为意向将会对个体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行为控制感也可对个体行为造成直接影响(从图1可知)。其中行为控制感和意向对运动行为有直接影响(Ahmad et al., 2014;Wu,Li, & Sung, 2016;Jun Yong Park, Weisheng Chiu,Doyeon Won,2017)和意向对运动行为有直接影响。

图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jzen,1990)

TPB理论在各种健康行为领域均有应用,包括锻炼行为、健康饮食(Madihah Shukri, Fiona Jones & Mark Conner, 2015)、饮酒(Amir Bhochhibhoya, Paul Branscum, 2018)、改善健康行为(Akram Karimi-Shahanjarini, Arash Rashidian, Nasrin Omidvar, Reza Majdzade, 2013)以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Feng Jiang, Sulu , Yubo Hou, & Xiaodong Yue, 2013)。

但TPB理论仍存在一些问题。Downs和Hausenblas(2005)对上述理论展开了元分析,提出锻炼意向可以一定程度上指明预测变量,此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诠释锻炼意向,而对行为的诠释较弱。McEachan、Conner、Taylor和Lawton(2011)对TPB理论进行了最全面的系统审查,使用元分析对237个独立的模型进行测试与分析。该综述关注了健康行为和效果量大小(相关性),在控制抽样误差后,效果量是中等偏大的;“态度-锻炼意向”r+=0.4;“主管规范-锻炼意向”r+=0.34;“行为控制感-锻炼意向”r+=0.46;“行为控制感-行为”r+= 0.27;“锻炼意向-行为”r+=0.40。在控制测量误差的同时,效果量也有所增强,从r+= 0.31(“行为控制感-行为”)到r+=0.57(“锻炼意向-行为”)。TPB模型预测因子解释了锻炼意向方差的44.3%和行为方差的19.3%。随后国内也有学者对TPB模型给予解读,探究得知,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控制感诠释了锻炼意向四分之三的方差,而对于行为,则给出了四分之一的方差(高光健, 2017)。虽然效果量有所增加,但TPB模型对于行为的解释力还是较低,仍有一半多的方差为得到很好的解释。

Ryan E.Rhodes和Gert-Jan de Bruijn(2013)采用行动控制框架进行了随机效应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将自己的意向转化为体育活动(36%)的人,几乎是没有运动意愿(21%)的人的两倍,其中只有54%的实验参与者能够成功执行预期的行为,但只有2%的参与者干预后的自主行为,而非故意而为。传统的基于意向的理论认为改变意向是主要的干预目标(Fishbein & Ajzen, 2005)。但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有些人仍然需要改变意向的干预措施,但还有许多人有积极的意向,最后也没有转化为行为。该研究表明,意向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足以产生行为。由于行为意向不可等同于行为,个体做出某个行为的时候将会受到多个要素的干扰,大多个体仅有明显的意向,但是并不一定生成行为,也就是这两个要素中间有着一定的鸿沟(intention-behaviour gap)。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在原TPB模型中增加变量来桥接锻炼意向到行为之间的鸿沟,不仅能够健全这一模型,而且能够给锻炼行为的转变带来有效的意见。

另外,Fishbein和Ajzen(2010)指出如果行为是在个人意志控制之下,PBC理论就没再那么重要。后续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Duncan等人(2012)的研究中,如果参与者没有饮酒方面的问题或参与者察觉到自己有饮酒问题,PBC理论对锻炼意向和行为的预测并不理想。这也指出了PBC理论应用的限制,即该理论对于锻炼意向和行为的预测能力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受到了参与者的意志控制。

2 可增加变量

以往有关TPB锻炼意向以及行为鸿沟(intention-behaviour gap)的研究中,有两种方式提高锻炼意向对锻炼行为的预测力,一是在两者中间添加全新的变量,二是对各类模型给予整合,希望能够提升对锻炼行为的预估解释程度。最近几年,上述两种方式都得到了部分人员的认可。其间,更多的研究选择在两个要素中间添加新的变量。

2.1 目标冲突、应对计划

尽管无论是计划还是自我效能甚至是社会支持要素的存在都能够提升对行为的解释力度,然而侧重于锻炼意向的解释而弱化对行为方面的解释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这表示必然有别的要素的存在干扰了意向和行为的联系。

高光健(2017)在原TPB中加入目标冲突,配合应对计划变量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TPB模型有了更强的解释力,尤其是锻炼行为方面,增长到了32%,目标冲突负向显著预测着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并可以对它们做出适当的调整。应对计划则对于两者的走向做出正向预测。引入这一变量能够有效环节冲突给行为造成的负面干扰。具体模型图见图2。

2.2 锻炼强度偏好、锻炼强度容忍度

还有学者提出,人格特质对个体的活动锻炼意向和行为可能具有预测作用,而锻炼强度偏好和锻炼强度容忍度均属于人格特质。王迪、解缤(2018)在原TPB模型中引入锻炼强度偏好和锻炼强度容忍度两个变量。锻炼强度偏好是指当给锻炼者选择机会的时候,个体选择锻炼强度水平的倾向,这种强度是自己选择的,锻炼强度容忍度是一种影响个体按指定强度继续锻炼的能力特质,甚至当这项锻炼变得不舒服或不愉快时也如此,这种强度是外部强加的或已接近对方的生理极限。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整合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良好;锻炼强度偏好和锻炼强度容忍度作为 TPB 的前因变量显著预测了态度、主观规范和主观控制感;锻炼强度偏好和锻炼强度容忍度这两个类似人格特质对个体的活动意向和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图2 目标冲突与应对计划7因素模型(高光健,2017)

2.3 五大人格特质

Lauren A.Monds等人(2016)在原TPB模型中引入了五个人格特质(外倾性、责任心、神经质、宜人性以及开放性),旨在探索是否能提高对意向和行为的预测程度。结果表明,虽然人格特质显著地增加了意向的预测,但影响的大小较小(3%的方差),而且人格特质不能增加对行为的预测能力,也不能弥合意向和行为之间的鸿沟。责任感是所有群体意向的重要预测因子,即责任感能够显著提高对意向的预测,其他人格特质(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以及开放性)均没有在群体间显示出一致的显著效应。

2.4 计划、情感体验

颜春辉(2017)在TPB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计划和情感体验(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疲劳),来探讨影响普通大学生锻炼意向与行为的因素。与TPB-5因素模型相比,TPB-7因素模型对锻炼意向和行为的预测解释力分别提高了3%和13%。计划和情感体验中的积极幸福感均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0.05),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TPB-7因素模型对锻炼行为有更好的预测作用,计划和情感体验中的积极幸福感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型对锻炼行为的预测解释力。计划和情感体验中的积极幸福感是锻炼意向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2.5 自我决定动机

冯玉娟和毛志雄(2014)在原TPB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变量-自我决定动机,考查自我决定动机对TPB理论的新贡献。研究证实,假定模型没有优秀的拟合度,对行为意向有53%的解释力方差,然而锻炼意向和主观行为的这一数据仅有6%,预测模型可以对锻炼意向有最直接的预测,然而对其活动行为的预测力不高。自我决定动机能够积极的预测高中生对于身体行为的态度等要素,而且会给行为意向带来最直接的呈现。加入了自我决定这个要素之后,对于行为意向有了更好的解释力,然而此模型对锻炼行为的数据却没有提升。具体模型见图3。

2.6 行为计划

研究表明(Sheeran & Orbell,2000;Milne,Orbell,&Sheeran,2002)把行为习惯置于TPB结构之内,能够对锻炼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冯海涛和郑卫北(2012)在原TPB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行为习惯要素,结果证实新构建的模型能够明显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做出的预测量(冯海涛,郑卫北,2012)。具体模型见下图4。

图3 本研究SDM六因素模型示意图

图4 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图(冯海涛,郑卫北,2012)

2.7 意志、情绪

张文娟、毛志雄(2016)在原TPB理论模型中引入意志变量(AC)和情绪因素来弥合锻炼意向与行为间的鸿沟。结果表明,意志和情绪对弥合锻炼意向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意志在锻炼意向与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具体模型见下图。

图5 TPB-7因素模型及路径系数(张文娟,毛志雄,2016)

2.8 计划、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胡艳和毛志雄(2008)联合分析了TPB模型,添加了计划还有自我效能这两个要素,以此强化锻炼意向和行为间的联系。结果证实,此模型可以更好地针对大学生进行解释,明确锻炼意向和行为间的关系,其预测力数值等于3.4%。以此为前提,李业敏(2010)深化了对这一内容的分析,它在原本的模型之内又添加了社会支持这一要素,之后又将这一要素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家人,二是朋友。结果表明,添加了上述三个要素作为变量之后,新构建的TPB模型有了更好的解释力,其锻炼行为方差数值是41.4%,然而却并没有明显强化意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2.9 过去行为

Madihah Shukri、Fiona Jones 和 Mark Conner(2015)在原TPB模型中引入过去行为变量试图增加锻炼意向中解释的方差。研究表明过去的行为显著增加了锻炼意向解释的方差百分比10.5%,是锻炼意向的最强预测因子,大于任何TPB变量(Madihah Shukri, Fiona Jones & Mark Conner, 2015)。研究还发现,文化背景对TPB理论与体育活动锻炼意向之间关系起了调节作用。

2.10 自我效能

Lijuan Wang和Ying Zhang(2016)在原TPB理论中引入自我效能变量,试图提高该模型对意向与行为的解释力。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意向和行为的影响显著高于原PBC模型的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的方差解释率分别从28.7%上升到32.7%和3.4%上升到10.1%。过去行为在行为意向预测方面有微小(0.6%)但显著的改善,但自我效能对于中度强度至大强度的身体活动(MVPA)的预测方面没有改善。

2.11 初步认知

研究者在原TPB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初步认知变量。有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步认知能够对锻炼意向产生直接影响(Liebeskind, 1996),但也有研究者并未发现这一现象,而是态度在初步认知与锻炼意愿关系中起到了全部中介的作用(Zhao,Lynch,& Chen,2010;Jun Yong Park,Weisheng Chiu,Doyeon Won,2017)。该研究的实验参与者群体是老年人(Jun Yong Park,Weisheng Chiu,Doyeon Won,2017),研究者认为老年人可能知道锻炼是保持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他们更倾向于去医疗中心来保证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出去锻炼。这导致了初步认知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缺失。结果表明初步认知可以明显影响态度,进而增强锻炼意愿,即老年人的初步认知可以使老年人对锻炼产生更积极的态度,从而成为产生锻炼意愿的关键因素。具体模型图见图6。

图6 Conceptual model path coefficients (*p<.05, ***p<.001)(Jun Yong Park,Weisheng Chiu,Doyeon Won,2017)

TPB理论应用范围非常广,而“意向-行为鸿沟”也广受学者们关注,通过增加各种变量试图弥合“意向-行为”鸿沟,新的模型确实可以提高该模型对于意向和行为的预测程度,但从数据来看,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最高的方差解释率在67%,其余大多都在20%-40%,所以目前为止,对于改进的TPB模型没有统一的说明,也没有解决“意向-行为鸿沟”,还需要学者来继续寻找其中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鸿沟方差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鸿沟为界
方差生活秀
揭秘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
方差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