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局势负向效应外溢下中缅边境治理研究
2020-04-06戴永红周禹朋
戴永红 周禹朋
[摘要]我国西南边境和缅北山水相连,缅北是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比较活跃、复杂的地区,其缅北长期冲突局势不仅阻滞了本国民主和平进程,其负面效应也给邻国边境地区带来严重影响,危及到边境地区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不断向外扩展的负面效应影响地区安全局势。因此我国中缅边境治理需要跳出传统边境治理垂直思维,采用跨境合作、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思维应对各种挑战,提升边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
[关键词]边境治理;缅北;持续冲突;协同共治
缅甸是以缅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其独立后的70多年里民族冲突一直是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安全局势造成极大影响。一般而言,缅北主要指缅甸北部的克钦邦和东北部的掸邦。中缅边境云南段1997千米,其中我国云南边境地州除德宏州与之对应的缅方一侧为缅政府控制外,其余地州缅方一侧均为缅甸地方民族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势力所控制,[1]248-249缅甸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力量长期爆发冲突,尤其小规模的战事冲突已是家常便饭。进入21世纪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断介入缅北地区,试图通过控制缅甸遏制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缅北地区受缅甸自身国家民主政治转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本身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冲突不断,其负面影响外溢加深了边境地区传统的安全问题,也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这严重影响我国的边疆安全和发展稳定。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和人道主义等問题,也涉及民族历史、民族感情与外交原则等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而我们的边疆则成为周边国家治理绩效的负向效应外溢的承担者,[2]面对缅北局势动荡产生的各种跨境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中缅边境治理关乎地区和国家发展全局。
一、边境治理与文献综述
(一)边境治理简述
边境开放与安全并举功能使边境面临的问题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蔓延,边境地区具有军事敏感区、两国交界区、贸易口岸区的较强敏感性和脆弱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下,边境治理必须从传统民族问题视角下的解决问题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家治理切入点。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边境地区大多处于传统边疆范畴,使边境地区的治理问题一直置于边疆治理的大框架下。[3]随着我国对边境的能动性需求,边境作为一块独特的区域应当从边疆研究中分离,而相应边境治理也应当与边疆治理区分,治理理念也需要从传统的单一主体的国家治理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全球治理转型,将边境治理置于全球治理的框架下,寻求跨境问题的解决之道。现代意义上的边境或边境地区在政治地理学上指邻近边界、国界的区域范围。边境地区通常是指边界线两侧区域,边境地区直接依赖于边界线的存在,并以边界线的变更为转移。就政治内涵而言,边境地区并非是大国专有,凡是民族国家间只要有边界都存在边境地区,从空间地理的范畴来看,边境地区远小于边疆,但是却横跨边界,包含了边疆所不包括的邻国边界线附近的领土,具备跨境的特质。边境地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跨境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交换的必然场所。[4]
边境治理顺应时代背景,关注和侧重点较边疆治理来说要有所不同。一是边境治理不仅要关注边境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的跨国合作机制来应对这类问题,同时随着边境地区安全与开放并举功能逐渐加强,跨境经贸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也应纳入边境治理范畴。二是治理手段更加侧重于跨境合作治理。传统陆疆基层政府仍然习惯于用单一的政治管制手段和行政干预方式治理陆疆社会,仍然习惯于垄断陆疆社会一切显性的治理资源,[5]而边境治理结构除了统筹边境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资源外,与邻国地方、中央政府及相关企业、组织的跨境合作才是更关键的部分。三是治理的议题更加侧重非传统安全的治理。边境治理在安全方面主要针对的是跨境恐怖主义、犯罪、贩毒、非法移民、非法通婚、跨境人口流动等跨界性质的问题,更多地关注由于不安定要素的跨国流通带来的问题。
(二)缅北局势研究文献综述
缅甸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热点,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国内的社科项目、课题、期刊、报纸、研究中心等都十分关注缅甸,目前针对缅北局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地武装冲突的发展及产生根源。例如刘稚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缅甸政府的政策。[6]陈建山分析了造成缅甸少数族群与中央政府在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时遇到一系列挫折的五个具体原因。[7]李晨阳分析了2016年缅北冲突的特点以及“缅北联合阵线”主动出击的三个原因、缅甸族群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以及推进族群和解可能的解决方案。[8]70-94
二是对缅甸、中国和地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罗圣荣分析了果敢冲突对国内民族和解、边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毒品泛滥问题。[9]焦佩分析了缅甸族群冲突的历史过程、原因及族群冲突对缅甸民主转型产生的消极影响。[10]封顺、郑先武分析了缅北动荡形成的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情况。[11]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缅甸民族冲突引发的动荡局势对一带一路的影响,戴永红分析了缅甸民地武装斗争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12]李灿松、胡平平等最新的成果中比较立体的分析了缅北局势及其影响到中缅经济走廊的实体项目、中国企业形象以及通道的畅通,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王天韵则分析了缅甸民族冲突造成的国际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回应。[14]
三是分析当局政府政策及发展前景。石安达分析了1989年缅甸军政府采取的族群和解政策。[15]韦红则分析了1998年缅甸军政府在处理族群问题时,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所作的策略调。[16]宋清润对首届“21世纪彬龙会议”与缅甸的和平前景作了分析。[17]孔鹏阐述了缅甸民盟政府的族群和解政策及其前景。[18]王子昌还分析了对同族群冲突问题有关的停火与和平的问题、民盟政府采取的族群和解政策及其存在的挑战。[19]李灿松、骆华松等阐述了2015年的缅北局势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20]
四是从边疆安全及治理角度分析缅北局势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由于本文涉及到缅北局势下的中缅边境治理,因此将其单列。罗圣荣[21]、谢念亲[22]、宫玉涛[23]分析了果敢冲突或缅北冲突及其对中国西南边境安全的影响,会给西南边疆造成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钟贵锋则从边疆治理的视角阐述缅北民族冲突及其难民问题。[24]周俊华缅北局势影响下应该如何提升我国边疆治理对策。[25]他们都提出应该把对缅外交实践和边疆治理相结合以提升国家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梅英、彭海林详细阐述了缅北局势动荡下我国的边境安全问题及其具体的应对措施。[26]熊理然、骆华松等基于实地调查和相关的事件数据阐述了果敢冲突的时空演进及其对边境安全的直接影响。[27]
国外学者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关注缅北局势且比较多元,他们重视从理论、历史的视角分析冲突产生的根源、发展局势以及如何实现最终和解,更加侧重于缅北局势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地区和全球的影响。
缅甸学者连·H.沙空(Lian H.Sakhong) 对缅甸族群武装冲突的动力根源进行了研究,认为缅甸内部冲突与内战的根源是“宪法危机”和“国家建构理念”的实施。[28]英国学者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对缅甸族群冲突的动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29]他还分析了缅甸族群参与和族群和解面临的挑战。[30]戴维·斯坦伯格(David I. Steinberg)探讨了包括公民社会在内的因素对缅甸族群和解的基础作用。[31]荷兰“跨国研究所”的“政策简报”《缅甸的冲突圈终止?——族群和平的前景》[32]和《缅甸政治改革与族群和平:必要的澄清及成就》[33]也有部分内容涉及缅甸的族群和解问题。挪威的政策报告《缅甸政治经济分析》其中一部分详细地分析了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民族冲突的根源以及造成的影响和其中涉及到的多元主体参与解决。[34]库苏马·斯尼旺斯,威拉德·斯科特·汤普森(Kusuma Snitwongse, Willard Scott Thompson)在《东南亚种族冲突》一书中专门从历史、政治的角度分析了缅甸的民族冲突及其影响。[35]
总体来说,涉及到缅甸民族武装冲突和缅北局势的成果很多,囊括了冲突根源、发展局势、前景预测、影响和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但随着我们国家对边疆安全、边境管控及其治理的愈加重视,深入分析缅北局势对边境地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也值得更多关注。
二、缅北局势最新进展
(一)缅北最新局势
缅甸全国分为7个省、7个邦和一个联邦直辖区,其中省和邦属于同级,省是以缅族为主体的行政区,而邦则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行政区,各邦名字都以行政区内的主体民族族名来命名,7个少数民族邦分布于缅甸的东西两侧。文中的缅北指的是克钦邦和掸邦,这两个地区从行政管理形式上隶属于缅甸,但实质上被不同的武装力量分割占据并形成了超越中央政府管辖之外的势力范围。而缅北局势则指的是2009年8月至今的缅军与民地武之间的冲突过程及其发展态势。[36]2009年4月,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突然宣布,所有停火组织的武装力量并入各边防军,8月缅甸政府军以禁毒名义与果敢同盟军发生军事冲突,这打破了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之间维持了20年的停火局面,由此打开了缅北冲突局势。
截至2018年2月已有10个地方武装组织加入了《全国停火协议》,但仍有一部分没有参与条约签署。2019年七月末、八月初,缅甸政府军在掸邦贵概镇区、若开邦拉代当镇区查获黑市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毒品和弹药等物资,若开军(AA)因损失巨大及军事挫败感到异常不满,与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和果敢同盟军(MNDAA)即缅北联合阵线以恐怖袭击方式展开反击。随后,缅甸国防军也作出了回应,仅一周时间,缅甸政府军与果敢、若开地区的民族地方武装持续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2000余人流离失所,[37]且冲突一直持续至今。持续不间断的冲突也造成了大量居民流离失所,成为难民暂时居住在避难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军方停火协定逐步到期又延期,九月末在军方停火协定到期后两天,军方与签署了停火协定的南掸邦军(RCSS)在掸邦孟贡镇辖区内爆发了战事。[38]至今最新情况是若开军与缅军持续在钦邦南部百力瓦镇米桥附近发生交战,且已持续13天交火,该地属于缅军的一处重要的炮兵阵地,双方战事十分焦灼。仅仅进入2020年2月以来,双方已经爆发至少59次冲突。
(二)发展态势
这场持续至今的冲突最直接的后果除了交战双方人员的伤亡不断增加、大量平民百姓流离失所之外,原本计划的彬龙会议一再后延,缅甸政府恢复停火协定会议也一拖再拖,政府谈判人员最近提议于(2020年)3月10日至12日举行联合军事委员会会议。[39]针对这场持续不断的冲突国际社会做出了一些回应,美国方面呼吁多方坐下来谈判并提出在民主政治上可以提供一些思路,[40]国际人权组织则认为在此过程中缅甸向军方提供了武器援助伤及众多平民。[41]就缅甸国内来说,冲突的利益攸关方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看待问题,缅甸军政府和地方武装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并不只是单独的支持和反对,也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
就未来发展态势来看,缅北地区持续性的大小冲突将成为常态且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停止。尽管国内外已经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冲突的关键举措,但由于冲突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且缺乏平等对话的平台与和谈基础,短期内无法达成共识,难以协调各方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缅北冲突规模和冲突数量会螺旋式上升,短期内很难停止。
從2010年至今的冲突次数来看冲突次数不会减少(图3)。①
二是大国干预缅甸内政,域外大国试图介入使缅北局势更加复杂。一方面,缅北的民地武本身就渴望得到大国的支持,力图使缅北问题国际化,得到更多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对缅甸虎视眈眈,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持有不同立场,或支持民地武或支持缅甸军方。三是缅甸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党派主义强烈,缅军、民盟和其他党派等以各自利益为核心,缺乏共同的政治目标,增加了缅北局势的不确定性。主要的政治团体和政治势力之间缺乏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解决的平台和对话机制。
三、我国中缅边境治理面临的挑战
缅北局势持续动荡加深了中缅边境地区的传统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极大影响了边境地区安全与发展。从不同的领域和层次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安全挑战
一是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缅边境地区大段领土接壤,缅北常会有大规模冲突,緬方违反与我国的边境管控协议,多次越境将炮弹投入我国境内,直接侵犯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随之而来威胁到我国中缅边境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缅甸政府曾多次出动军用飞机,在毗邻我国的缅北地区对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进行轰炸,屡屡有侵入我国领空,将炸弹投入我国境内,造成人员伤亡。三是缅北冲突为域外大国进入南亚地区开展活动提供了条件,威胁地缘政治利益,间接威胁边境地区安全和稳定。近年来随着美国和缅甸双边关系的改善,美国更加积极介入缅甸事务,在政府和军队中培植和扶持亲美势力,帮助亲美力量壮大实力,不断扩大在缅甸的影响力,并鼓励、支持缅甸政府疏离中国而亲近美国等西方国家,目的是使缅甸成为牵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甚至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盟友”或“准盟友”。四是恐怖威胁加重。随着冲突局势的不断发展,不排除在动乱中有境外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境内,在边境地区制造恐怖暴乱活动。
(二)非传统安全挑战
1.人口安全问题凸显。缅北局势冲突造成大量的边境地区人口流动,众多“三非”人员流动至中国,非法婚姻、非法移民增多,人口安全问题愈加值得关注。
2.难民涌入造成认同安全问题。缅北冲突造成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合法或非法进入我国中缅边境地区,因缅甸民族冲突合法或非法进入我国境内的难民人数动辄数万人,仅在2012年的克钦邦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同缅甸政府军冲突中就有2万多名难民涌入我国境内避难。[42]2015年初缅甸政府军同果敢同盟军的武装冲突再次导致大量难民出现,短时期内超过6万人进出中缅边境。[43]由于国籍问题,这些难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也存在疑问,即使加入中国国籍的缅甸难民,其也可能存在国家认同危机。[44]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认同”更为重要,[45]21而难民往往产生双重认同、双重忠诚问题,因此认同安全凸显。
3.犯罪问题更加严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非法枪支弹药走私和非法毒品贸易。缅北冲突最表层的动因很多时候都伴随着非法枪支弹药和毒品走私,一直以来缅甸中央政府被动地与民地武分享管制缅北的主权,而毒品贸易成为缅军打击民地武的借口,同时也是民地武发展壮大的手段,二者互相影响,毒品贸易加剧了缅军和民地武之间的矛盾,冲突矛盾又进一步引发非法毒品贸易和枪支弹药走私泛滥。
4.经济安全问题。边境地区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中缅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的发展。中缅边境贸易发展很快,形成了边民互市、小额贸易和地方贸易等形式多样的贸易形式。边境贸易对于云南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的口岸贸易完全取决于缅北局势的状况。尽管缅甸各相关势力都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均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很多商人选择到缅甸北部投资设厂、开店设铺。然而缅北地区一旦发生武装冲突,加上难民的无序流亡,这些商人不可避免地蒙受巨大损失,甚至血本无归。2012年6月开始持续爆发的缅北武装冲突,使缅北中缅边贸九大口岸中仅有木姐口岸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口岸都处于半关闭或完全关闭状态。[46]2018年5月木姐冲突、2019年8月缅军与北方联盟的冲突均造成大批货物滞留于瑞丽经济特区,导致木姐至曼德勒、兴威至清水河沿线公路阻断,木姐、清水河口岸关闭,大量车队滞留于口岸,冲突对公路沿线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缅北持续冲突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很多在缅投资项目,使我国很多项目被迫叫停,甚至破坏了很多中缅合作项目,损害了我国经济利益。缅北民族地方武装冲突给原本可以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依赖的中缅油气管道带来极大的风险,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也影响了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包括中缅经济走廊的投资项目如中缅铁路项目加大了投资成本、阻碍了走廊畅通对沿线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并损害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在缅的形象,由于缅甸民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缅北又持续战乱,缅甸国内的部分精英和民众将缅北冲突归咎于中国政府对“民地武”的支持和帮助,在媒体和新闻上大肆渲染抹黑中国形象,而国家形象的维护和重塑不是用钱能够轻易解决的。
5.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凸显。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不高,由于冲突战乱引起的各种次生性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病需引起重视,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问题也会引发相关的疾病,并随着人员流动加大了跨境传播。再加上经济发展落后,对相关疾病的防控手段不及时、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抗病毒治疗技术滞后更加大了跨境传播的风险。
四、我国中缅边境治理策略
任何治理都是由一定的主体主导或者参与实施的,而且治理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个主体形成一种协同治理结构,可以简称为治理的主体结构。[47]边境治理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结构,但是其治理结构的构成不能重复边疆治理的结构。跨境问题的应对需要快速的反应与足够的能力,逐级上报垂直结构的行政体制不适用于边境治理,同时边境治理的治理结构包括除本国行政单位外的邻国地方政府、国际组织、邻国相关组织部门等境外主体,强调多主体参与合作治理。
(一)中国始终坚决支持缅甸和平进程
一直以来中国都坚决支持缅甸的和平进程并在其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随着全球化迅速扩展,中国的外交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在支持和平进程中也要创造性地介入缅北局势。理论上来说创造性介入“是一种介于形而上的理论和具象的政策解释之间的引导性说明,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旨在激励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对外关系思想”[48]6。创造性介入是一种新的外交实践,一方面要加大对边境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近年来援助不少但实际成效甚微,伴随着美日等大国介入缅北局势而来的是借由援助对中国形象的污蔑,这是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从宏观上思考中国目前“不干涉内政”的政策,明确中国的立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中国现行的对缅政策进行反思,明确中国的外交策略和立场。另一方面中国在缅甸各方会谈中积极发挥斡旋调停作用,积极协助缅甸冲突双方甚至主要政党搭建对话平台,构建平等的协商机制,促进和谈的有效推进。充分利用中国在缅甸问题中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强化与缅甸多层面、多维度的交流与沟通,在加强与缅甸政府合作的同时,还要与缅甸各民族武装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还要与缅甸各党派进行合作和协商,力促双边达成停火协议,推进实质性的和平进程。
(二)区域协同共治构建多边合作框架
首先,积极打造周边安全共同体。真正的周边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安全共同体”,这不仅在国际关系层面要求有和平与安全,而且“其成员的内部和平至少达到国内不稳定不会外溢到该区域其他成员的程度”[49]。国际层面,坚持亚洲安全观,国内层面积极创造政府权力部門的上下互动,政府与社会、民众、媒体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共同进行边境治理。将缅北局势纳入到安全共同体的框架内,这样一是可以发挥区域安全共同体机制的独特作用,从而减轻中国应对缅甸民族冲突的压力,二是可以尝试让国际社会共同担当,从而使中国不至于陷入外交困境。
其次,我国中缅边境治理还需要多部门参与,联防联控,促成政府主导、平战结合、多部门合作、全社会有序参与的共治格局。在边境地区的口岸附近建立双边与区域的经济合作示范区,以跨境经贸合作的手段解决边境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同时扩宽地缘经济通道,为广阔的内陆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边境地区建立双边与多边的军事防务交流机制,定期进行会晤,协商近期边防的相关事宜。同时设立民间的互市贸易区、环境问题的处理与协商组织等,通过跨境制度上的构建与合作针对边境地区的区域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三)完善中缅边境地区安全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事前预防主动性。我国中缅边境治理要充分认识特有的社会风险叠加性、民族宗教敏感性、利益分化复杂性、地缘问题跨国性、安全生态严峻性等多元复合性特征。因此要主动应对缅北实情,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应急预案。二是提高监测预警实效性。边境治理无论信息收集还是事件处理均需多部门协同处理。然而,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划归社会公共安全的边境安全事件发生之时,由政府成立统一指挥的临时机构处理,结束后临时机构随之解散,日常监测分由各业务部门负责管理。因此一方面,要根据应急处突经验总结建立统一、协调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在整合和完善各专业性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需结合现实需求构建功能完备、可供共享、运转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做到事件结束后仍有迹可寻。三是重视应急处置救援协调性。当前应急救援管理模式为政府统一领导、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军警民共同参与、中央与地方条块结合。其中,军队和武警是主力军。此种人力、物力分而管之的模式,极大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果。可根据前期处置经验组建各具特色的灾害救援队伍,建立流动应急医院,发展医疗救护志愿者。总体而言,需将专业应急救援力的建设与志愿者工作有机结合,将志愿者协会纳入其中,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把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提高恢复重建时效性。当前中缅边境地区在受若干次缅北冲突冲击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不甚理想。事后,路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受损补偿、难民监控等方面工作至今仍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应该事后积极总结事件发生原因和经过、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教训,及时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四)加强引导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以其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等属性,在国际区域合作中能起到疏通民意、营造舆论氛围以及“润滑剂”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合适角色。[50]缅甸有众多西方社会组织活跃其中,缅甸北部的社会组织也十分活跃,在公共卫生领域多边项目支持缅甸北部社会组织参与卫生服务,西方合作支持为期5年2.5亿美元~3亿美元的“第三个千年发展目标基金内容就包括对缅甸北部社会组织的支持。[51]如云迪行为与健康研究中心在禅邦,克钦的五个口岸开展传染病防控和儿童营养活动、瑞丽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木姐口岸开展卫生教育活动。这都积极应对了中缅边境治理中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值得重视的是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日常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监管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缅北问题由来已久,缅北冲突也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当前缅北地缘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局势超越了缅甸自身而成为影响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稳定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在此背景下的边境治理似乎不再仅仅是两国边境上的问题,由此带来的问题更多凸显区域性和全球性,因此需要从更大的视野中将边境治理脱离出来采取区域跨境合作的治理方式,深化边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展。
注释:
①ACLED对全球每天发生的政治冲突事件进行收集和分类。该数据包含事件代码、年份、发生时间、事件类型、参与组织、发生地点经纬度、国家、省邦和城市等,可以精确定位政治冲突发生地点查询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朱碧波.论我国边疆的多重属性及其安全风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6).
[3]刘雪莲,刘际昕.从边疆治理到边境治理:全球治理视角下的边境治理议题[J].教学与研究,2017(2).
[4]Terry Clark: National Boundaries, Border Zones, and Marketing Strateg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ary Boundary Effects [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7).
[5]方盛举,吕朝辉.论我国陆地边疆的合作型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15(4).
[6]刘稚.缅甸民族问题的由来与发展[J].世界民族,1997 (1).
[7]陈建山.挫折——攻击理论视角下的缅甸民族冲突浅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5(6).
[8]李晨阳.缅甸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缅甸国情报告 (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9]罗圣荣,汪爱平.缅甸果敢冲突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9(12).
[10]焦佩.族群冲突对缅甸民主转型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4(4).
[11]封顺,郑先武.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J].国际安全研究,2016(5).
[12]戴永红,秦永红.缅甸“民地武”问题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及应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13]李灿松,胡平平,杨旺舟.缅北局势及其对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9(6).
[14]王天韵.缅甸民族宗教冲突的外溢效应与国际回应[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15]石安达.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J].世界民族,1999(3).
[16]韦红.缅甸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策略调整[J].当代亚太,2001(9).
[17]宋清润.首届 “21世纪彬龙会议”闭幕: 缅甸离和平还远吗[J].世界知识,2016 (19).
[18]孔鹏.缅甸民盟政府的民族和解政策与前景[J].当代世界,2017(2).
[19]王子昌.民盟政府与缅甸的政治发展[J].东南亚研究,2017 (3).
[20]李灿松,骆华松,胡志丁,付磊,熊理然.缅北局势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策略[J].热带地理,2015(4).
[21]罗圣荣,汪爱平.缅北果敢冲突与中国西南安全[J].世界民族,2011(1).
[22]谢念亲.缅北民族冲突与中国西南边境安全[J].亚非纵横,2013(1).
[23]宫玉涛.近年来缅甸国内的民族冲突对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16(2) .
[24]钟贵峰.缅北民族冲突及其难民问题——从中国边疆治理的视角考察[J].和平与发展,2016(5).
[25]周俊华,李曼玉.缅北民族地方武装冲突负向效应外溢下我国边疆治理的对策[J].大理大学学报,2017(3).
[26]梅英,彭海林.缅北动荡局势下我国边境安全应对刍议[J].民族学刊,2018(4).
[27]熊理然,骆华松,付磊,胡志丁,李灿松.缅北果敢冲突的时空演进及其对中国边境安全的直接影响——基于事件数据及实地调查的解读[J].热带地理,2015(4).
[28][缅]连·H. 沙空.缅甸民族武装冲突的动力根源[J].国际资料信息,2012(4).
[29]Martin Smith,State of Strife: 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nflict in Burma,Washington: East-West Center,2007.
[30]Martin Smith: Ethnic Participation and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in Myanmar:Challenges in a Transitional Landscape, T.Wilson ed.Myanmars Long Road to National Reconciliation,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6.
[31]David I.Steinberg: Civil Society and Legitimacy: The Basis for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in Burma/Myanmar, T. Wilson ed.,Myanmars Long Road to National Reconciliation,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6.
[32]The Transnational Institute: Ending Burmas Conflict Cycle? Prospects for Ethnic Peace, Burma PolicyBriefing,2012.
[33]The Transnational Institute: Political Reform and Ethnic Peace in Burma/Myanmar:The Need for Clarity and Achievement, Myanmar Policy Briefing, 2015.
[34]Kristian Stokke, Roman Vakulchuk, Indra verland: Myanmar: 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Report commissioned by the Norweg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2016.
[35]Kusuma Snitwongse, Willard Scott Thompson : Ethnic Conflicts in Southeast Asia, Published in Singapore by ISEAS publications ,2005.
[36]李燦松,胡平平,杨旺舟.缅北局势及其对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9(6).
[37]19天时间,缅北战事已致20人死亡,49人受伤[EB /OL].缅甸中文网,http://www.mdzwwww.com/news/show-20.html.
[38]停火期限到期后,缅甸军方在掸邦与多支民武交战[EB /OL].缅甸中文网,http://www.mdzwwww.com/news/show-91.html.
[39]SWE LEI MON: Myanmar govt seeks resumption of ceasefire meeting in March[EB /OL].https://www.mmtimes.com/news/myanmar-govt-seeks-resumption-ceasefire-meeting-march.html.
[40]US urges govt, armed groups to sit down, talk peace[EB /OL]. https://www.mmtimes.com/news/us-urges-govt-armed-groups-sit-down-talk-peace.html?__cf_chl_jschl_tk_.
[41]Govt, military have “weaponised aid”, says rights group[EB /OL]. http://english.dvb.no/news/govt-military-have-weaponised-aid-says-rights-group/81357.
[42]缅甸4万难民涌向中缅边境,2.5万人已入境[EB /OL].凤凰网.http: / /news.ifeng .com/world /detail_2012 _02 /09 /12395309 _0.shtml.
[43]骞.果敢冲突累计 6 万缅边民进出中缅边境[EB/OL].http: / /news.china.com.cn /2015lianghui /2015 -03 /07 /content_34985236.htm.
[44]梁晋云.缅甸局势及其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影响[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5).
[45][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
[46]于景浩.缅北战事威胁中缅边境安宁[N].人民日报,2013-01-05.
[47]朱金春.邊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48]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49]Raimo Vayrynen: Stable Peace ThroughSecurity Communities[EB/OL]. http://www.nd.edu/ekrocinst/ocpapers/op_18_3.pdf.
[50]夏菡,海丽曼.“一带一路”建设需加大社会组织参与力度[J].中国社会组织,2016(6).
[5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untry Cooperation Strategy Myanmar2014- 2018[EB/OL]. http://www.searowho.int/Myanmar/CCS_Myanmar.pdf?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