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生猪生产政策及产生影响

2020-04-06胡智胜盛英霞山东省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猪价种猪母猪

文│胡智胜 盛英霞(山东省畜牧总站)

2019年9月,为了保障后续生猪的有效供给,山东省出台政策刺激加快生猪养殖。9月2日,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召开生猪养殖企业座谈会,邀请新希望六和、温氏集团和牧原集团等10家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征求生猪养殖企业对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研究探讨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对策。9月4日上午,召开全省防控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会前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分别提出要求,副省长于国安出席会议并讲话,鼓励加大补栏力度,从土地、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生猪生产优惠政策。

一、政策制定与完善

1.前期政策。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

一是提高生猪养殖保险标准。对山东省生猪养殖主体育肥猪和能繁母猪保险保费给予补贴,并将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额由500元/头、1000元/头分别提高到800元/头、1200元/头。

二是开展种猪直接补贴。对全省(不含青岛)45家一级种猪场的种猪,按照每头种猪年饲养费的一半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和方案正在落实。

三是对生猪养殖屠宰贷款贴息。省级对全省种猪场、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规模以上屠宰加工厂流动资金新增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年出栏5000头以内规模养猪场由市级制定贴息政策。

四是加大贷款担保力度。省农担公司为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单户养殖场担保额最高1000万元,财政贴费50%。

2.新设政策。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部署要求,山东省又制定了新的政策措施。

一是简化保险理赔程序。简化生猪保险理赔手续,不再强制要求提供诊断证明、死亡原因、防疫记录证明材料,加快理赔速度。

二是加快扑杀补助发放。及时足额发放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资金,每半年结算一次。

三是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取消对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的面积限制,简化备案流程,由县级根据实际自主确定。生猪生产涉及的屠宰加工、粪污处理、检验防疫等设施,在确保用地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快审批供应。将生猪调出大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在用地指标上优先支持。

四是敞开补贴设施设备。将规模养殖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

五是调整优化布局环评。严格依法依规科学划定禁养区,督促各市深入自查,立即调整优化。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和屠宰场项目,加快环评审批。

二、产业形势与走势

1.价格走势:小幅调整。政策密集出台,造成短期内猪价小幅调整。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供稳价,包括限价补贴、放松土地限制、提高生猪保险保额、实施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调控短期影响市场供应、减缓猪价上涨压力,造成猪价小幅调整。政策调控主要影响的是中下游企业的库存释放节奏,一部分企业提前释放库存会增加短期供给,从而使得猪价涨速趋缓,如对山东省44家生猪企业监测,截止到2019年9月9日,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3.78元/千克,环比减少0.42%,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32.13元/千克,环比回落0.82%。其中对诸城得利斯了解,活猪价格9月3~4日保持在26.8元/千克,5日、6日出现回落,最低为26.4元/千克。

后市来看,政策利好行业产能恢复,但难以跨越供给断档期。政策调控对中期供给的影响比较有限,短缺局面难以缓和,猪价将继续上涨,主要理由包括:一是包括国储、地方临储和中间商在内的库存总量小,库存占需求总量的比重有限;二是各类主体复产情况有差异,规模养殖场产能拐点临近,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复产信心仍有不足,行业整体产能拐点尚未到来。

据行业监测,自2019年8月下旬,山东省生猪平均价格突破20元大关,持续升高,屡次突破价格高位,创近五年历史新高(参见图1)。截至9月9日,据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山东省生猪平均价格为26.05元/千克,同比回升88.63%,环比回升0.77%。猪肉价格升高,为42.96元/千克,同比升高84.14%,环比升高5.97%。仔猪价格继续向上,当前仔猪价格为59.70元/千克,同比上涨153.07%,环比升高10.70%。由于母猪短缺以及后市涨价预期,仔猪价格涨幅明显大于猪价涨幅,仔猪成本已经超过生猪育肥成本的一半以上,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育肥利润将显著拉开。

◎图1 2019年山东省生猪价格走势示意图

因此,在消费旺季来临下供需缺口拉大,依旧难改猪价上涨趋势,在经过短期调整之后,猪价可能会再次向上突破至30元上方。

2.供求态势:持续紧张。从产能角度来看,呈现下滑趋势。据行业对1100余个规模猪场监测,截至2019年8月底,山东省生猪存栏同比减少33.51%,环比增加3.21%;能繁母猪同比减少37.41%,环比增加6.68%,种猪留存明显增加,主要是三元商品代育肥猪留作母猪所致(养殖企业将二元或三元母猪留存,通过“回交”补充上代次猪缺口)。这样存栏增加,必然导致出栏进一步减少。截至8月底山东省监测部分规模猪场生猪出栏下降39.67%,环比减少10.33%。

从消费角度来看,呈现略减态势。根据对26个农贸市场采集点数据监测,猪肉交易量下降了13%;对山东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超市调查,居民猪肉消费下降30%。去除消费者理性回归和产品替代影响因素,因供应不能满足正常需求的数量约为40万吨,折合生猪400万头,再加上外调减少约500万头,总计还需增加生猪供应约900万头。

3.所处位势:进退攸关。生猪产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利弊交杂,如果能够抓好政策密集支撑下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单纯数量扩张阶段向整体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力阶段转化,可望实现再一次振兴;如应对不好,则有可能出现“低潮之后的新低”,丧失产业的竞争力和主动性,这应引起业内人士的充分重视。

目前生猪发展利好因素:市场拉动强,生猪每千克突破27元,自繁自育每头利润1200多元;各级各方面高度重视,积累了相对成熟的非洲猪瘟防控经验,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和意识明显提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作用效果逐步显现。不利因素:疫情威胁依然很大,“不敢养”心理普遍存在;土地与资金约束十分突出,“无力养”破解困难;种猪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种猪数量相对较少,产能扩大需要过程。生猪产业正处在进退角力的关键点。

4.发展趋势:涨势依然。政策调控或影响猪价短期走势,但中期向上趋势未改。

一是政府出台促进生产措施表明生猪供需缺口确实较大,后续猪肉价格压力较大,而且国储、地方临储和中间商库存在内的冻肉储备总量比较有限,短期释放节奏的变化难以撼动中期供给不足格局。

二是疫情加重养殖风险,散养户补栏谨慎,完全依靠规模企业短期弥补产需缺口又不现实,未来2年内供需缺口可能难以弥补,高猪价很可能成为市场常态。地区性的政府短期购肉补贴难以从根本上抚慰产区缺口,反而可能将实际生猪成交价继续向上抬升。

综上,在本轮因为疫情带来的超级猪周期中,生猪在价格上的表现受政策影响不大。预计猪价在经过短期调整之后,2020年上半年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猜你喜欢

猪价种猪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猪价进入下行周期 养殖不宜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