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前庭性眩晕症的临床比较研究

2020-04-05梁静波王成贤宋洁邵莹莹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梁静波 王成贤 宋洁 邵莹莹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急性前庭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研究组实施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VSI(前庭症状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34%,高于参照组的79.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VSI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少于参照组,且VS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前庭性眩晕症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异丙嗪;甲氧氯普胺;急性前庭性眩晕症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89-02

急性前庭性眩晕患者因空间定向及平衡功能失调,导致运动性错觉,数据显示该病发病率同年龄呈正相关,且该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为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急性前庭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对我院患者分别实施丹参注射液静滴、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6例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前庭性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53例,男24例,女29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9.73±4.58)岁,其中急性迷路炎17例,内耳损伤13例,美尼尔病11例,鼓膜内陷6例,前庭神经病变4例,前庭神经炎2例;研究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9.82±4.61)岁,其中急性迷路炎18例,内耳损伤12例,美尼尔病12例,鼓膜内陷5例,前庭神经病变3例,前庭神经炎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补充电解质的等基础治疗,参照组实施丹参注射液(生产厂家: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5020383)静脉滴注,2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实施异丙嗪(生产厂家: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2504)联合甲氧氯普胺(生产厂家: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539)肌肉注射治疗,异丙嗪25mg/次,1次/d,甲氧氯普胺10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d后进行疗效判定。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患者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头部自由活动能力恢复,判定显效;治疗后眩晕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头部基本活动自由,判定有效;治疗后眩晕症状无好转,判定无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VSI(前庭症状指数)评分包含眩晕、平衡、头晕、视觉、恶心、头痛等6项主观症状,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处理,()表示变量数据,t检验;(%)表示无序分类数据,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参照组53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5%(42/53),研究组53例患者,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4%(50/53),差异明显(c2=5.267,P=0.022)。

2.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VSI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眩晕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VSI量表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少于参照组,VSI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前庭性眩晕多因前庭周围病变导致,症状表现为恶心、旋转性眩晕等,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部分症状严重患者伴有耳鸣、听力减退及自主神经功能症状。临床对该病患者的治疗以心理指导辅助药物性治疗为主,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并减少声光刺激,同时给予对症药物。

对进行前庭性眩晕症患者的治疗目标应以改善患者恶心、眩晕症状为主,盐酸异丙嗪属吩噻嗪类药物,其具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且持续效果强,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好。研究表明异丙嗪同样具有抗胆碱作用,同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因栓塞引起的眩晕症状[1]。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催吐感应区,中枢性镇吐效果明显。另有研究显示甲氧氯普胺可松弛幽门窦及十二指肠冠,药物镇吐效应好[2]。故本次对研究组采用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明显减少,且VSI评分低于参照组,临床疗效明显提升。

综上,对急性前庭性眩晕症患者实施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晓琳. 针刺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 吴文斌.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联用盐酸异丙嗪和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3):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