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推进

2020-04-05何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维度改革开放

何美

关键词:改革开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度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发展,实现了理论维度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功能维度从政治主导到多元协调的立体演进;价值取向维度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升华;世界维度从定位中国发展到寻求国际认同的质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继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促互进、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A811,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2-0033-06

Multidimensional Advancement of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Constru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E Mei(Research Center for Socialist Ide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mainstream ideology;construction;dimension

Abstract: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e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d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mainstream ideology,and realiz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 from Deng Xiao-ping Theory to Xi 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functional dimension evolves from political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ion;the value orientation dimension goes through from “focusing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and sublimation;the world dimension develops from the positioning of China to the pursuit of international identitification. Wit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achieve common progress and virtuous cycle betwe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ideology.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相辅相成,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刻审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发展,有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上一层楼”,实现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促互进、良性循环。

一、理论维度: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成果,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顺应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能够指导解决我国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现实问题,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飞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创新,从新的实践和不断变化的国情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的思想指导与方向引领,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一方面保持了意识形态的历史连续性,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新时期政治路线的保护、辩解、动员与政治凝聚功能”。[1]只有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连贯性和发展性,才能保证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新中国的灵魂,也是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2]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理论,不断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行助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对毛泽东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失误的纠偏”。[3]找到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性转折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引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39的命题,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地回击了当时企图消除、排斥、淡化、丑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统一了思想,使人民找准了方向,维护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四项基本原则以其特定的内涵、重大的历史意义而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核”。[5]邓小平理论将“中国特色”设定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理念,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提高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抢占全球意识形态阵地,提出了“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致使社会主义国家消极情绪弥漫。从当时的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的展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阶层、精神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积极抵御和批判错误思潮,破解西方国家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消除了人民的疑虑。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新兴阶层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确引导,提升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

进入新世纪,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思想活动的多元化明显增强。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增大、利益格局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凸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指出科学发展是新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能够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成果。以人为本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保证意识形态建构的群众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环境。“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把为人民谋利益的目标更加具象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凝聚、稳定等功能,实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范畴,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国际局势看,世界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国经济文化相互交锋,矛盾错综复杂,但是世界格局朝着创新驱动、互信共赢的方向演进。从国内局势看,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对外開放形势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冲刺阶段。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153世情、国情决定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整体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价值理论”是意识形态世界维度的重要彰显。一系列新论断和新概念,实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回应时代之问,坚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保持理论的敏锐度和时代感。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次,积极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意识,坚定理论自信。最后,“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7]145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经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更具时代性。

二、功能维度:从政治主导到多元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功能伴随国家的发展进程不断创新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侧重。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注重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改革开放前,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8]435,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但是他过分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犯了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脱离国情的意识形态指导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意识形态层面的重大转折,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将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意味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从此从政治功能主导,向政治、经济、社会等功能多元协调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服务。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平等、自由、竞争的意识不断增强,随之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倾向。“但是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过程中,在思想理论界又出现了把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加以批判的问题”。[9]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373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为经济建设打了一剂强心针,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调个人和集体利益,凝聚价值共识,最终明确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上,维护政治环境的稳定,倡导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的经济价值观,将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有机统一,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为真正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进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改革的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主线。在坚持发挥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的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挥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通过文化传播凝心聚力,使全社会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和谐整体。“科学发展观”强调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的外在行为有序化,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引导人民树立发展的思维,激发发展活力,实现经济的稳步提升。意识形态本体的功能化是其获得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不断拓展和协调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才能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维度改革开放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