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教授抄袭败诉”是生动一课
2020-04-03
江淮法治 2020年1期
历时2年,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等人主编的《礼射初阶》被指抄袭日本《弓道》一书事件终于有了结论。2019年12月30日,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经一审和二审,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叶某在没有证据认定涉案作品抄袭的情况下即发表针对涉案作品及彭林等5人的评论性文章,且文章中含有攻击性、侮辱性语言,其行为侵犯了所有原告的名誉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审二审判决,都认定叶某侵犯名誉权无疑,叶某在败诉后,称已经向彭林等5人道歉,同时也履行了删除侵权文章、支付赔偿费用等判决义务。这对叶某及全社会,都应是一个教训。
举报学术圈抄袭、剽窃等行为,有利于学术圈风清气正,是一种正义之举,但举报抄袭,要建立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之上,不能信口雌黄。像叶某不仅无凭无据指责彭林等人抄袭,还用含有侮辱性语言的文章攻击彭林等人,这种不法行为显然不能纵容,而应予以依法惩治。
正如法院指出的,“我国自周朝起就有‘六艺’一说,‘射’文化在我国已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无论是射箭研究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应该加强文化自信。”这也让人看到,叶某的问题,可能也是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认识,以至于把日本的“射”文化研究当成“原创”,把国内学者的原创却当成剽窃。
所以,叶某举报教授抄袭败诉,也是原创与知识产权的胜利。这也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要保护知识产权,对抄袭说“不”,需要有正确的方式,如果没有根据胡乱怀疑与指责,只会让自己走向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原创的反面,成了“破坏者”而不是“捍卫者”,还将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