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航换道”,医疗物资的全球之旅
2020-04-02卢宝宜
南方周末记者 卢宝宜
2020年3月26日,中国援助印尼的首批抗疫物资停放在雅加达苏加诺哈达机场仓库。 新华社记者 ❘ 杜宇 ❘图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随着国内全面启动复工复产,越来越多医疗物资生产商昼夜不停地为海外订单开工。
以欧洲运至中国为例,疫情前正常的货运是每公斤1欧元;2月,海外华人忙着把海外物资运回国,价格涨至每公斤3欧元;3月,国内开始把物资出口到国外,价格飙升至每公斤5欧元。
3月25日,西班牙卫生部长证实,将花费4.32亿欧元向中国购买医疗物资。3月28日,法国卫生部确认已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但也有部分国家反映中国进口物资存在质量问题。美国对进口中国医疗物资的门槛正经历反复。
春节期间,得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在美国工作的李葵响应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的号召,将洛杉矶一带的药店几乎“扫空”,全都寄回国内。
但两个月后,情况发生逆转。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3月30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6万例,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
留在美国的李葵开始着急,“现在洛杉矶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口罩了,就盼着校友把口罩从国内寄回来。”
不仅是美国。随着疫情全球化蔓延,海外多国出现口罩和防护器材严重短缺的现象,医疗物资也随之开始“逆行”。
“我们口罩要见底了,之前给中国无锡市赠送了4500只口罩,如果还有剩的,能否还给我们?”日本丰川市市长竹本幸夫3月2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无锡市新吴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3月23日,丰川市市长已经和他们取得联系,反映了口罩不足的问题。无锡市新吴区迅速筹措了5万只口罩,第二天即完成反向捐赠,通过日本邮政快递的形式分批寄出。“接下来,无锡也会视全球疫情发展的情况,将更多物资陆续运至海外。”
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已对83个国家以及世卫、非盟等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
民间驰援的重点也开始转向海外。此前,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已向欧洲多国捐出首批抗疫物资,包括180万个口罩和10万个病毒检测试剂盒。
除了捐赠,各国政府也开始向中国大规模采购医疗物资。
3月25日,西班牙卫生部长证实,将花费4.32亿欧元向中国购买医疗物资。3月28日,法国卫生部确认已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法中两国之间将搭建起“空中桥梁”,通过56次来回完成交运工作。
但也有部分国家反映中国进口物资存在一些问题。
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防疫医疗物资和设备的企业须在海关报关时,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改航换道”
在海外“喊话”之前,在国内已有抗疫经验的温州人早已意识到,不能再开口向海外华人要物资了,方向变了。
2月25日,温州民间组织“高温青年社区”发布了《驰援意大利倡议书》,当中写道:“我们郑重倡议,(温州复工的)企业家们克服困难,加紧生产,挖掘潜能,争取挤出原本紧缺的一部分防疫物资驰援意大利。”
高温青年社区创立于2020年1月14日,由温州青年创业者和留学生等人员组成。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该组织迅速发起了“驰援温州”行动,呼吁世界温州人捐钱捐物驰援家乡,此前共协助了超过5000万元的海外物资落地国内。
就在“驰援温州”行动迎来满月之时,高温青年社区发动了名为“驰援海外”的2.0行动,旨在针对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进行反向物资援助。
高温青年社区发起人倪考梦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一开始怎么做其实也不清楚,驰援意大利,是驰援海外行动中最早启动的项目,也是一个摸索经验的过程。据了解,意大利70%的华人华侨为温州人。
2月29日,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破千。倪考梦团队联系到温州一家符合欧盟标准的台资企业,以较低的原材料价格购买了2600副护目镜,送到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区的防疫应急中心手里。
但中欧之间物流运输价格高昂,运输时间也在日益拉长,为了进一步解决意大利的燃眉之急,倪考梦认为最便捷的方式还是活用、调配欧盟地区内的货物。
一些海外华人原计划运往国内的医疗物资,本来就有不少由于多国掐断了直飞中国的航班,或全球物流系统暂时性限流或过载的原因,被卡在半路。倪考梦团队迅速对各国的温州侨团进行协调对接,让这些滞留的,尤其卡在欧洲的物资“改航换道”,先救意大利。
在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的推动下,其它温州海外商会侨团也采取了相似做法。温州永嘉县侨联联系了法国永嘉工商总会,将他们原计划捐至国内的3万双医用手套和1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转赠给意大利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温州瑞安县侨联则安排阿联酋瑞安商会,将从迪拜采购的医用口罩,由支援国内,转向支援意大利。
在此基础上,高温青年社区还创新了物物置换、双向驰援的援助模式,推动两地捐赠人之间,针对各自所需进行物资互换,更高效地推动物资在全球流动。
在陆续完成超10笔对意大利的捐赠后,高温青年社区也从中摸索出很多经验。包括利用当地志愿者的关系,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加快速度得到受捐证明、完成捐赠通关的流程,甚至建立本地仓库等。
据倪考梦提供的数据,在高温青年社区的发起和协助下,温州各界共向意大利捐赠口罩约211万只,防护服6288套,护目镜9260副等。这些物资除了部分交与当地政府以外,更多将靠着当地同乡会、商会一批批分下去,给到华人华侨手中。
大使馆交接
3月起,高温青年社区又相继启动了驰援伊朗、日本、韩国等计划,目前已驰援了23个国家。虽有了意大利的经验,物资外运却面临新的难题,如航空货运的价格持续暴涨。
在广州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陈梦平对货物运输很熟悉,此次疫情下,他被朋友拉入了各大组织的微信群,协助了很多医疗物资国际运输的活动。
他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随着全球航班不断缩减,目前航空运力减少到不足40%,运价持续攀升。以欧洲运至中国为例,疫情前正常的货运是每公斤1欧元;2月,海外华人忙着把海外物资运回国,价格涨至每公斤3欧元;3月,国内开始把物资出口到国外,价格飙升至每公斤5欧元。
3月17日,上海飞沙特阿拉伯的货物航空运价居然冲高至每公斤200元人民币。“业内人都惊呆了,报价每天在破历史纪录。”
由于航班舱位严重不足,陈梦平称,目前航空货运还新增了每单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排舱费。比起此前物资从海外运回国,当下要把物资从国内运出去已然更难。在他看来,运输费用往往比物资总价还贵,除了政府机构或大型民间组织,个人很难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
倪考梦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驰援意大利后期,在浙江省侨联的领导下,通过包机形式,从国内直飞比利时机场,再由大货车将4566箱医疗物资拉至意大利。
陈梦平表示,目前航空货运包机价格也在上涨。疫情前,往返欧洲的一架波音777型货运包机价格约为50万美元,如今这成了单程的包机价格。
花天价包机的机会自然不常有,联系大使馆交接成为了最省心的方法,把运输的问题直接交予受赠方来解决。驰援伊朗正是开创了这一模式。
3月9日,高温青年社区志愿者向伊朗驻沪领事馆移交了13000只KN95医用口罩、40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3160套医用防护服等,由伊朗驻上海领事馆代表接收并且送回伊朗。
在后续高温青年社区驰援韩国、塞尔维亚等项目中,使馆交接的模式也被沿用。
此外,“人肉带货”模式,即寻找旅客帮忙托运行李的方法,也被见缝插针地使用。3月13日,在高温青年社区的组织下,由个人捐赠的600只FFP2口罩以人肉带货的方式被送至巴黎,隔天即抵达抗疫前线的法国巴黎8区医院。
不过随着全球防控疫情压力不断加大,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约30个国家采取了关闭边境、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等“封国”举措,医疗物资通过“人肉带货”的模式被送往海外将变得难以适用。
“中国制造”忙出海
一边是国人不断将医疗物资捐赠至海外疫情重灾区,另一边是海外订单纷纷飞来。
海外物资有多缺? 据《纽约邮报》报道,美国卫生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在2月25日接受国会议员质询时称,美国当时储存有3000万个N95口罩,但事实上医护人员的口罩需求为3亿个。
欧盟委员会3月25日的一份文件也透露出海外医疗物资存在重大缺口,“整个欧洲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特别是呼吸机的供应仍令人担忧。‘传统供应只能满足需求量的大约10%。”
由于大多数欧盟国家库存有限,扩大医疗器械生产的能力又严重不足,快速进口医疗物资设备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随着国内全面启动复工复产,越来越多医疗物资生产商在捐献爱心的同时,昼夜不停地为海外订单开工,“中国制造”出口大爆发。
阿里巴巴国际站3月3日统计的数据显示,此前30天,全球买家对口罩、消毒洗手液、测温仪等疫情相关产品的购买意愿大幅提升。其中,医用口罩买家需求近一月环比增长13769%,洗手液需求环比增长7360%,测温仪市场需求环比增长4306%。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3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称:“当前,我们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在努力为各国在华商业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我们没有采取任何外贸限制措施,一直支持鼓励企业有序扩大出口。”
民航局随后也发出通知,虽然对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调减,“每家航企经营至任一国家航线只能保留1条”,但是该政策只针对航空客运,对于航空货运而言却是政策东风:“各航空公司可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
温州市银座鞋业有限公司原业务为生产销售服饰和鞋子,此次疫情下,公司被政府征用,业务改为生产民用口罩。如今,随着国内口罩供应逐渐平稳,该公司销售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公司生产的口罩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销路开始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目前已收到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企业的订单。
广州达安基因检测中心的市场部工作人员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公司日均试剂盒标准产能为30万人份,单单海外订单的需求已基本覆盖产能。
中国医疗器械B2B电商平台贝登医疗的负责人此前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所有的呼吸机厂家均已满负荷运转,被外国需求占满了,而这一现象预计将持续到5月。
多位出口物资的企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中国海关对口罩等医疗物资出口没有限制,资质齐全的企业和合规的产品可以放心大胆地正常申报,关键是出货之前确认国外的清关要求即可。
至于物流运输也不成问题。只要是走贸易途径的话,在物资严重紧缺压力下的海外买家,往往会比卖家更着急,用包机的形式尽快完成提货收货。
出口标准阴晴不定
医疗物资出口海外,订单和产能已不成问题,只要通过资质认证的门槛:出口欧盟国家要获得CE认证,出口美国要获得FDA认证。
不过,随着疫情持续“恶化”,此前欧盟的门槛被放低。
3月13日,欧盟发布了一份《COVID-19威胁范围内的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程序的(EU)2020/403建议》,被认为是对医疗物资开启了绿色通道。该建议书规定,在特定情况下,某些医疗器械和PPE可能会在CO-VID-19暴发的情况下在欧盟市场上出售,即使它们尚未贴有CE标志,表明其符合适用的法规和义务。
3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发布了《优化N95口罩供应策略:危机/替代策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N95口罩供给不足时,可接受符合标准生产的部分替代品口罩,其中包括中国标准GB 2626-2006和 GB/T18664—2002生产的口罩。
倪考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早在2月底,高温青年社区驰援意大利时,意大利已率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有欧盟CE标准认证的可立刻通关,但如果没有,只要达到中国合格标准,并附带对合格文件的英文翻译的物资也可被接受。
为了进一步输出医疗物质,国内地方政府也在加快推动企业获得出口资质。
一位要求匿名的江苏纺织企业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此前该企业主要生产毛毯,疫情中转产口罩。当地的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动找上门,帮其找到医药企业国际认证专家,让该企业在短短一个月内拿到了出口欧洲的CE认证资质。
而按照惯例,欧盟关于口罩的认证分为个人防护口罩(非医疗器械)和医用口罩,前者认证时间通常为半年;后者可继续细分为非无菌医用口罩认证、无菌医用口罩认证,也分别需要2-3个月和1-2年的时间才能走完认证流程。
倪考梦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高温青年社区的多个项目中也包括积极联系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帮助温州当地的口罩厂商尽快拿到相关资质。
据《温州都市报》报道,截至3月27日,温州市口罩生产企业133家(其中131家为新转产),全市口罩日产能2036.3万只。其中已获欧盟CE认证企业53家,已获美国FDA认证企业18家。
上述温州市银座鞋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企业从转产到获得国内、国外的资质认证,都少不了政府部门的一对一帮扶,转产后的产品也能快速获得免费检测服务。
然而美国的门槛正在经历反复。3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发布了《优化N95口罩供应策略:危机/替代策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N95口罩供给不足时,可接受符合标准生产的部分替代品口罩,其中包括中国标准GB2626-2006 和 GB/T 18664—2002生产的口罩。其批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和地区。
仅仅一周后,3月2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了口罩替换策略的“紧急使用管理”,中国标准的口罩将不再能替代N95。3月28日,FDA又声明可以满足指定性能标准的可接受的呼吸器产品只有六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前相比,名单独缺中国。
(应受访者要求,李葵、陈梦平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