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思考
2020-04-02张琦周云波
张琦 周云波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全国陆续启动了少有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从1月20日开始的全国性联防联控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除去正常年份的春节假期,可以说,本次疫情已经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转40多天了,疫情对不同地区、行业、群体都产生了相当大影响,尤其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构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分析和把握疫情对扶贫影响程度,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至关重要。
疫情对扶贫脱贫带来的影响分析
农民工返岗就业受阻,带来全年收入普遍下降。疫情期间不同地区实行的交通管制、排查隔离和社区管理措施都存在差异。也有不少村镇采取封村、封路的硬核抗疫措施。整个春节期间全国都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当中,各地的复工时间亦是不断延后。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极大,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和隔离防控措施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染速度快,疫情影响范围广。企业延长复工有效地降低了疫情蔓延,但却给农民工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没有固定的工资保障,很多是以日结或阶段性完工结算,如果等到疫情消散才能外出,农民工的收入会受到冲击。《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就业行业中第二产业占主要部分,而这都是人员聚集企业,受疫情影响这些企业无法正常开工,农民工无法上班则没有任何收入。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复工时间严重推迟,这对于主要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而言,面临的经济压力剧增。还有一些因疫情无法返乡的农民工,长时间无法开工,日常衣食住行费用不断上升,势必会造成巨大生活压力。
农产品销售受滞引致农民经营性收入下降。各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了不同的产业扶贫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安排了一系列种养业项目。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出现了产品滞销现象。部分地区采取封闭社区、封村、封路等措施,致使部分扶贫产业原料运不进、产品卖不出。“运不出、卖不掉、价不高”极大地影响了贫困居民的收入预期。尤其是瓜菜类农产品存放时间有限,如若不能及时销售,农民将面临极大的损失。美团研究院2020年2月初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9.3%的餐饮商户因此次疫情损失较大。为防止疫情扩散,多个城市、地区餐饮服务业单位暂停营业,而这些餐饮行业是瓜菜的重要销售渠道,有效需求不足致使农产品销售受到冲击。贫困地区的养殖业也同样受交通管制的影响,部分养殖户出现养殖原料匮乏和外销运输问题。
脱贫攻坚项目复工受阻导致脱贫效果受到影响。脱贫攻坚项目是一个地区改善基础设施的关键工程,对地区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项目的完成直接关系地区的脱贫成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国范围内一度出现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业受困、扶贫项目延迟问题。项目难以按时复工一方面是人员难以如期到岗,导致项目进度迟滞;另一方面是物资和资金短缺会影响脱贫攻坚项目如期完成。
防疫人员对运送务工人员的大巴车司机进行体温检测。图/李湛淇
贫困地区中小企业资金链脆弱化,持续经营面临挑战。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保障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受疫情影响,各中小企业面临恢复生产、融资困难的压力,尤其是贫困地区。此外,疫情短期内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已被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HO虽然不赞成甚至反对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但我国的出口依然可能面临严格管制。作为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更是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涉及出口的供应链、订单、物流运输、人口流动、能源价格上涨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经济压力。贫困地区中小企业为贫困户的增收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还是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旦中小企业受到重大冲击,贫困户的收入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疫情对原有扶贫计划产生了极大干扰。由于上述一系列的问题,人口流动受限,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受到影响,持续增收不能得到保障,生活成本增加。全国范围内的延迟复工,交通、物资供应受限,扶贫攻坚项目延迟开工,不同行业受到冲击,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原有的扶贫计划不得不结合疫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产业扶贫项目的各个环节受疫情影响,不仅需要帮助贫困户恢复生产,还要考虑资金流动问题。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依靠当地优势产业和地区特色的脱贫项目在抗疫期间由于人流量不足而经营受阻。相应的扶贫政策不仅要保证如期脱贫,还要保证脱贫的质量,减少疫情期间的因疫致贫和因疫返贫现象,保证脱贫带头企业不因疫破产倒闭。这都是极大的挑战。
行业发展短期受到冲击造成对农民工需求规模的减少。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第三产业如客运、餐饮、社会服务旅游业,由于长时间关闭歇业,导致收入下降,也必将带来很多在这类行业就业的贫困户面临暂时性失业,假如疫情仍然无法短时间内得到遏制,将会演变成中期性失业。
几点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影响,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如下措施缓解疫情对扶贫脱贫影响。
第一, 加强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和宣传力度。各地区农业发展部分应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资源。在政策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时了解基层工作推进情况,多途径解决农产品产销面临的问题,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贫困地区农产品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大型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对接,推动医院等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也可以与通讯和电视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短信等方式宣传。
不仅要对正式纳入保障体系的低保户、特困户予以收入补助,还应关注处于保障范围的边缘群体。
第二,为贫困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金融支持。多地因受疫情影响迟迟不能开工,一些订单不能按期交货,企业不能正常营业,员工的工资要加倍发放。对于本身资金雄厚的企业而言,能够承受住长时段的亏损,但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重大打击,中小微企业面临风险的能力不足,员工和工资支出、房租等成本支出再加上现金流被切断,处于破产的边缘。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中小企业应建立“一业一策”的精准扶贫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出台各类财税金融政策,缓解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保住就业岗位。
第三,针对贫困群体,加大医疗、物资和现金救助,保证生活正常运转。不仅要对正式纳入保障体系的低保户、特困户予以收入补助,还应关注处于保障范围的边缘群体。对于患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贫困群体要加大医疗救助,避免在疫情期间因医疗资源的紧张而扩大因病致贫、返贫的范围。尤其是感染新冠肺炎的特殊群体,更应予以救助和补贴。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群体和刚刚脱贫的贫困群体,其收入和就业状况的稳定性都不足,需要给予一定的生活救助。
第四,各地方政府要及时制定企业复工标准,制定严格错峰复工、返工标准,有序有效复工。对于不同行业性质和地区的复工人员,企业应根据当地要求制定多种举措,在时间上采取单位错峰上班,能居家办公的采取居家办公,远程会议交流。需要外出上班的人群地方政府和企业协作为上班人员提供防护物资,保障出行安全。提倡居家办公、在线办公、错岗上班、分时到岗、轮流到岗。各场所避免人流的大量聚集,做好清洁和消毒,建立紧急事件防控预案。
怒江邊上建新城。
第五,积极开展线上技能培训。贫困群体在疫情期间如不能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除了做好兜底保障外,还应对具有返贫风险的贫困群体随时落实低保政策。实行线上培训补贴和生活费用补贴政策,鼓励失业或待业不能复工的群体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各类群体参加线上技能培训。
虽然疫情暴发会对扶贫工作产生影响,但这也都是暂时性的,并不能改变脱贫攻坚大局。国家层面也并未放松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尽全力摸清情况,分类施策,转变工作方式,调整资金使用,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齐心协力,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努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