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

2020-04-02顾仲阳常钦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怒江州怒江易地

顾仲阳  常钦 郑智维

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 右二)在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了解扶贫车间建设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只要天气允许,福贡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和利生一家人每天都戴着口罩,到半山茶园给茶叶地除草垒土。各族群众戴着口罩忙春耕,是怒江大峡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致力于做好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春耕备耕,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解难,确保农产品不滞销,备好春耕物资,确保不误节令、不误农时。

通过不懈努力,怒江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据介绍,该州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31.2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4.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1.10%下降到10.09%,独龙族、普米族实现整族脱贫。剩余的贫困人口,2019年也已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

通过抓住上半年仅有的100多天时间,怒江州正聚焦查缺、补漏、补短板,努力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

“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重任务,怒江州将拿出超常规举措,啃硬骨头,聚焦剩余脱贫任务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对剩余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57个贫困村进行挂牌督战,确保如期脱贫。”接受记者专访时,云南省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说。

10.2万群众迁入新居

今年春节,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在怒江州最热闹的莫过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了。

4年来,怒江州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头号战役,帮助10.2万群众(占怒江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搬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今年春节前后陆续搬迁入住新居。

根据怒江山高坡陡谷深的地形地貌特征,怒江州提出靠近县城、靠近中心集镇、靠近边境乡镇等“三靠近”的安置思路,探索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怒江模式”。

红彤彤的独龙江草果成了独龙族群众致富“黄金果”。

如今,怒江州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后续保障工作上。

“通过从州县乡选派优秀干部到各安置点驻点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由‘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谈及当下工作重心,纳云德说。

过去的几年间,怒江州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也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接受记者采访时,纳云德说:“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其中,最大的底气是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

据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怒江州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亲自接见怒江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和“两次回信”,嘱托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如果近几年到过怒江州的城镇和乡村农家则会发现,在乡村农户家看到的党员干部比城镇的还多。”纳云德说。

为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怒江州出台了许多措施。其中一项是尽锐出战,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性下沉一线,在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

“在火热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形成了‘苦干实干亲自干的怒江脱贫攻坚作风和‘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怒江脱贫攻坚精神。”纳云德说。

为激励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怒江州出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注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从一线提拔重用有能力干部。

除了踏实苦干的作风外,怒江州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

通过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怒江州逐步建立了具有怒江特色的8个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指挥、责任、政策、工作、投入、动员、监督和考核。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怒江州建立了“州有领导小組,县(市)有指挥部,乡(镇)有驻村大队,村有工作队,户有帮扶人”的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

除了组织指挥体系,怒江州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制度机制。

即,建立脱贫攻坚每月驻村调研一次、每月督战一次、每月调度一次、每月通报一次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开展联系一个党支部、上好一堂党课、走访一批群众、抓实一个产业项目、助推一批劳务输出等领导干部下沉驻村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五个一”工作机制。

此外,该州还建立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开展按月调度机制,检验事项推动落实情况。

虽无确诊但影响不小

在怒江州兰坪县啦井镇,九龙村羊肚菌基地的所需菌种订购于丽江,长涧村山胡椒籽种订购于大理州。因为前段时间的疫情防控,种子难以按期运达,影响了种植产业的发展。

这仅仅是疫情造成影响的一个缩影。

前段时间,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不畅、交易困难,造成怒江州部分农产品滞销和农业生产资料购置渠道不够畅通。

此外,该州引进的一些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无法按时从省外返回,加之原材料和生产设施难以运输,造成部分蔬菜、中药材、水果等无法按节令及时种植。

谈及疫情带来的影响,纳云德坦言:“虽然怒江州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全国疫情对该州脱贫攻坚的困扰和影响不小。”

除了影響产业发展外,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的管控措施还对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人口就业、干部下沉帮扶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疫情管控,怒江州近2万名返乡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回就业。此前,州内旅游、餐饮、住宿等多数行业暂时停业,无法吸纳人员就业,对贫困群众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有返贫风险。

因受疫情影响,该州农村危房改造、一水两污、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等144个在建扶贫项目曾被迫停工。

“主要原因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项目建设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都来自州外、省外,因疫情管控等措施难以返回怒江。施工单位防护用品用具采购困难,工程车辆、材料运输车辆通行困难,造成项目建设停滞。”纳云德说。

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账销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怒江州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月26日以来,怒江州就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先后10余次专题研究、现场推动落实。

2月4日,该州作出了“在怒江脱贫攻坚主战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的通知》。

在疫情防控基层一线,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各族群众24小时坚守岗位,严防死守各个监测点,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据疫情防控情况通报显示,截至目前,怒江州确诊病例为0。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怒江州同步抓好脱贫攻坚,把防疫宣传和扶贫政策宣传同时开展,疫情阻击和深贫堡垒歼灭同时发力,从而实现防控疫情和防止返贫。“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双落实,奋力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纳云德说。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推进有序。结合本地实际,怒江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协调,区分轻重缓急,不等待不观望,正确处理阶段性工作与整体性工作、局部工作与全面工作关系。

经严格排查后,对不具有疫情接触条件、传播途径的非重点防控区域,在继续严防死守的前提下,对工作难度大、剩余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57个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挂牌作战,实现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账销号,从而确保全州贫困人口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

为降低疫情对农民工群体影响,怒江州发布《使用网络平台获取公共就业服务的公告》《致返岗劳动者的一封信》等材料。通过开展返岗就业专项行动,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岗前服务等。

据了解,2019年,在珠海务工的怒江州籍农民工有6522人,春节后无法按时返回复工。为帮助群众就业,怒江州通过“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为71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7000多个,同时组织劳动力在本地复工建设的项目点务工就业等。

此外,结合脱贫攻坚,怒江州还开展了“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用3年时间种植30万亩特色经济林果,从而推动各地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该项目,怒江州开发出一批生态修复岗位,可带动2万群众就业。

打赢深度贫困百日歼灭战

从2月7日起,怒江州委派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调研指导组。“从调研组反馈的信息看,脱贫攻坚的成效鼓舞人心。”纳云德说。

如兰坪调研组反映,截至2月12日,兰坪县贫困发生率由春节前的4.80%下降到2.34%。除易地扶贫搬迁还未实现100%入住影响住房安全有保障外,其余考核指标均达到标准。

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当地组成“背包工作队”到村、小组持续性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发动工作。工作队与群众同吃同住,把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宣讲到群众家中。值得关注的是,易地扶贫搬迁难度最大的兔峨乡大华村建档立卡户已实现100%抽签分房。

为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怒江州决定用100天时间(2月20日至5月30日—记者注),在全州范围内打响怒江深度贫困“百日歼灭战”,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通过发动全州各级干部,怒江州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到村到户歼灭剩余脱贫任务和存在问题,坚决打赢百日歼灭战。”纳云德说。

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百日歼灭战,怒江州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挂牌督战、下沉作战、背包上山、暖心入户”等10条措施。

通过组建了若干支“背包工作队”,分头到各村各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对搬迁群众再动员,对集中搬迁再组织,对搬迁工作再推进,对后续发展再落实,对安全管理再使力,点对点、人对人疏通搬迁入住的最后“堵点”,提高搬迁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全州虽然已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但巩固成果、提高成色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通过党员干部自愿报名、主动请愿,怒江州从州县乡村各级选派优秀干部,组建扶贫“暖心团”,深入到工作任务重的村、组,开展“暖心入户,巩固成果”行动。

“工作一项一项推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精准、做精细、做精进,把扶贫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党旗在怒江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纳云德说。

猜你喜欢

怒江州怒江易地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怒江求学记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怒江州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