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企业的冰火两重天
2020-04-02张程
张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2020年的春天蒙上了厚厚的阴霾,也打乱了人们平静有序的生活。从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为法定传染病,到1月23日上午武汉封城,疫情从引发关注,到采取前所未有的控制措施,仅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过突然,以致于很难安排好工作和生活。
在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之后,全国各省市也陆续宣布采取紧急措施,纷纷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由于病毒人传人的特性,以及长达14天的潜伏期,全国各地的人员聚集性活动被取消,机场、车站、码头、高速路口等交通枢纽临时增加了卫生检查措施。政府延長了春节假期,学校延迟了开学日期,不少地方政府明确要求企业推迟复工时间。一时间全中国好像都进入了一种“静默期”,人们纷纷闭门谢客,“宅”在家中。
这种突如其来的特殊状况,让不少企业手足无措,一些缺乏准备的企业在这场灾难面前倒下了。而另一方面,这场危机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概略来看,依赖线下业务的产业普遍遭受了冲击,相反,线上经济却得到了发展的契机。
线下经济“春劫”难挨
疫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对许多实体经济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影视娱乐行业了。由于病毒的人传人特性,大家对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感到害怕。这使得影院、影视公司一年中最重要的创收节点——春节档直接化为泡影。
从武汉宣布封城开始,原本计划在春节档上映的《囧妈》《唐探3》《夺冠》《姜子牙》等热门电影纷纷撤档。随后,由于许多省市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使得许多影院不得不关门停业。根据过去两年的数据,春节档票房占电影行业全年票房收入的比重在9%以上,而一季度的票房收入占全年票房收入的约三分之一。如此重要的票房收入完全失去,对于所有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个春节着实难熬。
紧跟着影视行业遭受冲击的是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春节一向是国内餐饮、酒店、旅游业的旺季。国人习惯于在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庆典、宴会活动,也习惯于利用春节的契机聚会、交游。然而疫情的骤然出现,使得这些原本要进行的活动纷纷被迫取消。而且由于是突发事件,不少地方政府发文要求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尽量满足用户的退订需求,且不得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对于这些行业而言,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由于事发突然,不少承接了大型宴会的饭店原本准备的食材只能免费送给员工、客户和周边居民。酒店不得不承受低入住率带来的损失,旅行社和景区则被迫停业。疫情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从部分个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2月1日,国内最大的西北菜连锁餐饮企业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公开表示,受到疫情影响,西贝春节前后营收损失在7—8亿元之间,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西贝的账上资金“撑不过三个月”。 贾国龙称,西贝每月仅给员工发工资就要1.56亿元,三个月就需要四五个亿,公司的现金流根本无法支撑。年收入50多亿元的大型餐饮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微企业的境况可想而知。
此外,线下培训行业、娱乐行业也成为重灾区。2月6日晚间,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创始人李超,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兄弟连教育是国内较知名的IT技术培训机构,成立于2006年,2015年曾获得华图1.25亿元战略投资,2016年11月挂牌新三板,2018年4月25日终止挂牌。
2月7日,北京知名KTV“K歌之王”发布了《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称:“正当我们充满信心地准备在2020年重新展翅之际,威胁中国大江南北的疫情却突然出现。”受疫情影响,“K歌之王”宣布于2月9日,也就是北京市复工的前一天,与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30%的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
由于受到延迟复工的影响,不少制造业也遭受重创。一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采取了限制交通、限制外出的措施,使得许多地方的务工人员无法外出,企业无法复工。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为了防范人员聚集所带来的感染风险,要求辖区内企业延迟复工。这对于企业的冲击可想而知,一方面要支付员工工资、固定生产费用,一方面还要承受订单违约、订单流失的损失。一些准备不足的企业可能因此被压垮。
从部分地区出台的一些破产处理办法可以窥见此次疫情对于企业的影响之大。2月5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期间破产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2月9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出台《疫情防控期间破产审判工作若干办法》;2月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妥开展企业破产审判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通知》。这些都是指导该如何处理疫情导致企业破产的文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次疫情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有多残酷。
线上经济“疫”外之喜
在实体经济艰苦难熬之际,线上的虚拟经济却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异常火爆起来。首先是线上的游戏娱乐产业。假期延长,复工延期,外出不便,使得国人有了一个异常漫长的“寒假”。宅在家中无事,自然就会找一些休闲娱乐项目以打发时间。
见此情势,一些公司顺势而为,纷纷推出各种休闲游戏,例如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2020年农历新年,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游戏类排行榜中,前十款游戏中有八款是由字节跳动发行或者推广的,作为一家以资讯内容整合起家的公司,字节跳动借助疫情所带来的契机顺势在游戏领域崭露头角。
苹果商店的畅销游戏榜,依旧被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几大游戏厂商的几款产品霸占着前十的位置。相比于往年,用户的火爆程度有了明显提升,甚至不少游戏的服务器在春节期间出现拥挤、瘫痪的现象。
除了休闲游戏之外,社交类游戏也异常火爆。例如玩吧(你画我猜)这类能在线上组建房间玩各种社交小游戏的软件,其百度指数在春节期间不断走高。
疫情之下,电视节目、网端长视频同样迎来了一个小阳春。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各大电视台的收视率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且在除夕过后并未像往年那样出现明显的下滑。网端长视频的用户数据也同样靓丽。春节期间,各大长视频平台的下载量显著增加,活跃用户数也显著多于往年同期。
由于受到延迟复工和开学的影响,2020年春节过后,“云办公”“云学习”异常火爆。疫情肆虐下,在线办公成为许多公司普遍的工作状态,这刺激了“云办公”
应用的需求。春节后开工第一天,超过 10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在线办公,钉钉视频会议成为开工会议的首选。由于瞬时流量过大,一度导致钉钉崩溃。
在疫情期间,钉钉、企业微信、金山在线文档、华为WeLink等在线办公软件的用户需求均有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过后,钉钉的流量暴涨十几倍,企业微信用户量增长3倍,金山在线文档的协作用户增长4倍。对于众多“云办公”厂商来说,日常产品的推广较慢,但是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用户数出现了爆发式的激增,对于“云办公”的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如果大批公司通过这个事件推动了员工学习使用“云办公”软件,那么将来“云办公”或许将会像电商之于零售业一样,成为公司办公的一种重要方式。
“云学习”也迎来了一轮爆发式增长。由于开学推后,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纷纷推出线上课程,以弥补延迟开学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云计算”行业而言,“云办公”“云教育”等市场需求的扩大,无疑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新兴的线上模式遇到一个发展的契机,传统的线下行业在危机面前也被迫进行了一场新的革命,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