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0-04-02类星珍

祖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计算能力意义

摘要:数学课程是我们完成学业和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必学学科。学习数学课程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的设立就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从而适应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计算能力   培养与提升   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数学课程的阶段,要想学生能够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而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学会了数学的基本知识,而不能进行实际的锻炼和思维计算,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容易遭到社会的淘汰。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运算运用。但目前阶段仍然有很多数学教师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上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状况

首先,就学生的自身能力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慢,反应速度慢,所以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方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为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运算,还能够为以后复杂的数学计算提供帮助。

其次,就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属于刚接受正式的教学活动,它们不同于幼儿园教学,无法做到中途停课。小学阶段的课堂一般在30分钟到45分钟左右,学生刚进入长时间的教学,很难完全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Hao时间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上课容易开小差,很难集中注意力。

再次,就小学学生的数学基础而言,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受了基本的数学计算教学,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了基本的计算能力,但计算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后,就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师都是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试合格而任教的,要是都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有一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提高教学业绩而执着于灌输给学生基本知识,忽视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的数学课程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基本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计算。这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制度的要求,也是学生以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比如超市购物、买衣服等等,都会运用到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计算。如果学生拥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在购物过程中他们就不会吃亏,他们懂得自己所付的价格是否合理正确;相反,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不仅不能够解决日常的数学问题,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也会面临着淘汰。从小学数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让学生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占据有利的地位,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三)满足新课程标准

从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来看,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占比很大,单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很高的重视。

除此之外,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会加快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三、影响小学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一)粗心大意,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小学数学的题比较简单,有些学生认为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能够很好的完成课后作业,从而导致他们在计算题的过程中只凭感觉来得出计算结果,没有通过大脑进行认真的思考。其实这是小学学生认知水平的错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认知水平上的错误,能够按部就班的认真思考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开始接触九九乘法表和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等,如果这些基本规则没有记牢固,在以后的算题过程中就会导致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计算。

(三)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爱玩的阶段,在课堂中他们往往很难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开小差、偷偷打闹等情况。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计算题时不认真读题,或者做完题目时不去认真的检查,这些情况都会阻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

小学阶段的九九乘法表和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是重要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够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让学生来进行九九乘法表的背诵,提高他們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帮助掌握基本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认真审题、认真演算和检验;遇到错误的问题要引导学生重新计算;监督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好错误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反复查看,温故而知新。

(三)帮助学生培养计算兴趣

有计算兴趣是提高计算能力的第一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上课很容易走神,比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相应的数字图片,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四)注重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多么复杂的数学题,都是通过多道口算题组合起来的,提高了口算的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步骤。口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计算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结合现实情况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运算。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最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结果,这一过程中的胜负欲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养成良好的估算能力。

(五)家校结合

学生并不是一直待在学校,教师也无法一直监督学生学习,所以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在家中,家长应监督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口算、估算等基本能力的應用,这样才会进一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学生自我的习惯养成。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课堂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必须相互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2.

[2]陈红梅.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人间,2015,(34):90-90.

[3]康乐.关于培养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49-250.

(作者简介:类星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计算能力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