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翩翩风骨耀千秋

2020-04-02姚龙瀚

祖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人民国

姚龙瀚

摘要:民国时期一大批知识分子,既以中华悠远绵长的士人传统为根基,又兼收近代西方思想之精华,形成了以‘家国情怀、学术担当、个性自由为核心内涵的‘士人精神。本文阐述了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   学人   士人精神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八十多年前,在那个纷扰离乱的年代,有这么一群学人,用单薄之躯挽救民族危亡,为后人铸起一座难以超越的精神丰碑。杜泳涛评说: “这些人,底子上都有一个 ‘士字守着”。 虽先人已作古,可他们身上的“士人精神”仍熠熠发光。今以此文试论民国学人身上的“士人精神”,愿与吾辈同道,继往圣之风骨,耀中华之精神。

何谓“士人”?士人即对知识分子的称呼。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士人”自然要有与众不同的风范,而“士人精神”是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中所在意且恪守的风度。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只有民国学人的“士人精神”尤值得品味。

民国学人的“士人精神”,既以中华悠远绵长的士人传统为根基,又兼取近代西方思想之精华,可谓集中西文化之大成。欲品味民国时期的士人精神,则需对构成其本身的这两种思想体系有所了解。

一、民国学人“士人精神”的中华传统

关于“士”的起源,顾颉刚先生有说:“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而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士”由“一”和“十”会意而成,“一”为万物之始,“十”为万物之终,“士”演变为指那些贯通古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

中华民族的士人传统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士”“执干戈、卫社稷”,这时的士主要是武士,负有保家卫国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保留下来,成为后世士人传统的始祖。及至春秋战国,“士”兴办私学开始了向文士的转变。“士”也由注重外在荣誉,转而更注重内心修养,提出了“仁”、“义”、“道”等塑造自身的理念,中华士人传统的雏形基本具备。汉代,士人不畏强权,在针砭时弊中将“自尊”、“刚直”、“勇毅”的优良品质注入中华士人传统中。魏晋时期为士人传统发展的高峰,士人在“放浪形骸”之时得以“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在寄情山水间使自己被世俗所压抑的个性得到释放。隋唐以后,士人传统虽进一步发展,却大致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中华士人传统包含了中国士人的优良品质,构成民国学人“士人精神”的中学基础。

二、民国学人“士人精神”的西学补充

近代西方思想在塑造民国士人精神时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潮随列强的入侵而大规模传入。“自由”、“民主”、“科学”等概念为当时的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所知。一方面,西方思想促成了对中华士人传统中封建性较强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内容的改造,以适应向现代化转型的需要;另一方面,进步的知识分子则将西方思想进行中国化的阐述,使之更符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到民国时期,中西交流已十分深入,西方思想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为民国时期士人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外来养分。

民国学人的“士人精神”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生根发芽,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与其中西并包的特点有很大联系。

三、民国学人“士人精神”的核心内涵

民国学人的“士人精神”,其思想贯通中西,其内容更是精彩纷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可以归纳为家国情怀,学术担当和个性自由。

(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古已有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心系家国之情溢于言表。但囿于时代限制,古代士人的爱国,始终没能脱离忠君的范畴。民国学人历经辛亥革命和数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家国情怀中的“国”已完全由皇帝变成了民族和国家。“士人”不再是封建制度的附庸,而转身成为民族国家的重要一员,这在民国士人精神中表现为强烈的公民责任感:

在军阀混战时期,学人抨击黑暗时局,呼吁和平。例如以著名的座右铭“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闻名于世的民国名记邵飘萍,不惧死亡威胁,拒收张作霖三十万元“封口费”。

在民主宪政时期,学人积极揭露官员贪污黑幕,对当局的决策提出批评建议。例如恃才傲物的怪杰刘文典教授,蒋介石掌权后,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均拒绝,说“大学不是衙门!”。后来安徽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威胁他惩治学生,刘文典指着蒋介石骂:“你就是军阀!”,被当场羁押,关了一个月才获释。也是这位刘文典教授,1949年末昆明解放前夕,胡适动员他去美国,已替他一家办好了入境签证。关键时刻,刘文典谢绝了,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毅然留下来,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而当日寇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之时,民国学人则充分发挥知识分子所长,进行“学术抗日”。曾任北师大校长的史学大师陈垣老先生慷慨道:“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在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在此之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如朱光潜、陈寅恪、闻一多等等毅然南下,创立了西南联大,“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立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例如两弹元勋邓稼先等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民国学人还将这份热爱传到“士”的预备军——学生上来,从冯友兰组织起草的西南联大校歌中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中便可窥知一二。家国情怀,应是民国“士人精神”的中枢。

(二)学术担当

民国时期的学人学术成就之高,思力之深,在今天看来尚有难望其项背的慨叹,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士人精神”里有学术担当的内容。

古时中华士人亦有这一精神,但因文化稳定性较强,历千年绵延不息,学术的承担感也就不那么迫切。到了民国时期,内忧外患接踵而至,这种学术担当感就显得尤为紧迫。学人进行学术研究,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学术知识,更是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感,因此学人无论从事中国传统学术如词赋训诂研究也好,追求西方前沿科技也好,本质上都是传承中华文化,使五千年文明不至于湮没。

例如,流亡途中的陈寅恪,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中古史名著,被《剑桥中国史》评为:“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这一时期的学人,在考古学、天文学、化学等现代学科,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另外,这一时期,学术担当思想的纯洁性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学人对学术的研究朴实而真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纯粹是因为兴趣爱好使然。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研究语言是“觉得它很好玩。”。没有太多的思想羁绊,学人自然能心无旁骛。民国时期学人名家辈出,与这学术担当思想密不可分。

(三)个性自由

魏晋年间,士人的落拓不羁,为中华士人传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国时期的“士人精神”,在继承了这一份洒脱的同时,吸收了西方“自由”之思想。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学人得以获得了更大的思想和人身自主权,使其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对自身性格也不加掩饰,个性自由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峰。在旁人看来,这些学人“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个性极为怪异,但这恰恰是最接近人本来面目的情感表达。以西南联大为例,这所抗日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大学,既有刘文典的“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庄周和刘某人”,又有曾昭抡的不修边幅,心无旁骛,用毕生精力治学。在宽容的环境下,学人的性情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民国时期学人自由的个性,洒脱的气度,正是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真实写照。

四、民国学人“士人精神”的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的学人,在埋头钻研学术的同时,不忘爱国爱家,坚守民族大义;既个性飞扬、放飞自我,又不放弃治学育人的严谨。这正是对中华传统的“士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广受尊敬与爱戴的原因,是“士”所秉持的人格精神与社会担当。《论语》中提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里要求“士”应该内修良好的道德品格,外树崇高的理想志向,致力于“真理”的探求和实践,一言一行都要成为“正道”的担当者。

当代知识分子,掌握着先进技术与知识,理应继承传统的“士人精神”,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荣辱、国家兴衰相关联,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动者。

如此,方能使“士人精神”发扬光大,使中华知识分子的风骨光耀千秋!

参考文献:

[1]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J].史学月刊,1984,(06).

[2]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J].原道,2015,(01).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张昌华.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徐百柯.民国风度[M].九州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姚龍瀚,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大三在读,个人兴趣:中国史、中国文化研究、社会调查、公共管理等。)

猜你喜欢

学人民国
曲园学人
从《谭正璧日记》看一位近代学人的养成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民国老广告让你脑洞大开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学人当追求不朽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