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工作中的久坐:干预方法与效果研究进展

2020-04-02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坐姿文献效果

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大量前瞻性证据表明静态行为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与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因素[1]。最新的专家共识将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定义为任何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1.5 代谢当量(METs)的行为,包括坐(sitting)、斜躺(reclining)或平躺(lying)的姿势;将坐定义为个体将背部竖直,用臀部而非用脚来支撑体重的姿势,躺是在支持面上居于水平体位,斜躺介于坐和躺之间[2],可见坐姿应该是个体每日静态行为时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国外研究表明,随着技术进步和使用计算机工作的普及,工作中人群的能量消耗持续减少[3],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日65%的时间是坐着的[4]。因此,减少工作中的久坐开始被关注,如各种“站起来”(Stand Up Australia 等)的干预项目[5,22]。国内尚未见对工作中坐姿时间的研究报道,但有研究显示,1991~2011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连续大幅度下降,且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职业性活动的显著减少所导致的[6]。可见,通过干预减少工作中的久坐,对促进全民健康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1 文献搜索与综述方法

本综述以国外通过干预减少工作场所久坐的有关文献为依据,分析其所采用的干预方法及效果。于2019年1月分别在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ESBCO 三个数据库,以“workplac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sitting”为检索词,于PubMed 检出文献114篇,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检 出 文献106篇,于ESBCO检出文献77篇,通过阅读文献的题目和摘要,排除重复文献后,根据PRISMA的取向[7],以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作为纳入标准,筛选出文献30篇。通过相关数据库获得该30篇文献全文,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评估。其中有6篇文献是先将研究设计进行发表,尚未进行实施并获得结果数据,因此予以排除。对其余24篇文献使用Pedro 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估[8],所有文献可能由于行为干预的实际需要,均未符合量表中3条盲法,但均能够符合量表的其他条目,研究质量总体较高。有5篇文献均基于一个名为“Stand Up Victoria”的项目,分别从久坐行为、人体结构与代谢机能、工作能力、成本效益等方面指标对干预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由于上述指标分属不同领域,不至于对本综述的分析产生误导,因此纳入分析。提取文献中对干预措施及其实施的描述,评估干预效果的指标与数据,进行分类归纳。

2 减少工作中久坐的文献要素与原数据

见表1。

表1 通过干预减少工作中久坐的文献要素与原数据

(续表1)

(续表1)

3 分析讨论

3.1 研究一般要素总体情况

文献发表的时间跨度为2009~2018年,研究进行地主要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可见对该问题的研究近十年在发达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文献报道的受试者人数差异较大,自10人[17]到478人[29]不等,由于有意义的干预效果即坐姿时间的减少幅度范围尚不确知,事前的样本量计算并非必做,但大体上随机分组的每组人数都在10人以上,只有一项报道每组人数为5名[17](可能是由于其存在纳入标准要求BMI>25 kg/m2的限制)。纳入试验的参与者基本为使用电脑工作的文职工作人员,总体上处于工作年龄段(18~70岁)。显然,在预期效果的前提下估算必要的样本量有助于提高统计学效力。

3.2 干预的实施周期

干预实施的时间长度差别较大(5天~24个月),在数量上以3个月或1年左右为主体;有5篇报道均基于一项名为“Stand Up Victoria”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对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干预措施持续实施了3个月后结束,而对物质环境层面的干预即使用坐立两用办公桌则继续实施,保持了12个月[22,24,25,27,31]。

久坐作为一种行为,可能在干预实施后即时或短期内就出现改变,如两项研究显示干预实施1 周后受试者坐姿/久坐的时间就出现显著变化[10,17];一些较为敏感的指标,如餐后血糖反应,在干预实施5天后就出现显著降低[13]。然而,干预的长期效应尚不确定,如Healy 等报告显示,干预3个月时坐姿减少的效应显著强于12个月时[22]。贾英男等对工作场所身体活动促进干预的文献分析也发现,随着干预期限的延长,干预有效性的比例在下降[34]。而一些健康效益可能在健康行为长期坚持后才出现,例如Healy等报告受试者空腹血糖和心血管代谢风险综合评分在干预3个月时变化不显著,在干预12个月时显著降低[27]。因此应重视长周期干预的多方面效果研究,并进行随访以明确其长期效应。

3.2 干预方法

3.2.1 理论基础

行为学理论能够为健康干预的方案制订提供指导。在本文纳入的文献中,有一些研究明确说明了所依据的行为学理论,一些经典的行为理论,如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复发预防理论等得以应用[21],有4项报道采用了社会认知理论[12,20,22,24],4项采用了社会生态模型[11,18,22,29];一些新的理论或模型得到了应用,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模型[24],以COM-B模型(capacity + opportunity + motivation = behavior)为核心的“行为改变轮”理论(behavior change wheel)[30],值得国内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借鉴应用。然而从纳入文献来看,专门说明其应用了某种干预模型和理论依据与干预能否获得显著效果没有直接联系。人的行为受到环境与自身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虽然行为理论不断趋向于多层面、多因素的综合化,但仍然难以覆盖具体的情境条件。制订减少久坐的干预措施时,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还应密切结合具体实际。

3.2.2 具体干预措施

行为干预的具体措施往往复杂多样,依据贾英男等的划分[34],本文将纳入文献的具体干预措施归纳为组织管理、物质环境和个人三个层面类别。从具体内容看,多数研究在组织管理层面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取得管理层的支持、制订新的管理政策如站着开会制度、在项目参与者当中选出负责人等。物质环境层面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措施是安装使用坐-立两用办公桌,这种办公桌的结构样式不一,但其基本功能是桌面的高度可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切换以坐姿和站立姿势进行工作;另外一项值得重视的措施是在办公用的电脑上安装定时提醒中断坐姿并站起来活动的软件[10,11,15,17,19];其他环境策略包括各种旨在打断员工久坐并增加步行的措施,如在公共办公室内设置中央公共打印机、垃圾箱等。个人层面主要有面对面的久坐风险干预相关知识与技能指导,指导性和支持鼓励性的电话、电子邮件,目标设定和信息反馈等。一项研究采用了根据个人调查信息,通过专家软件定制个体化的干预建议[21]。值得注意的是,聚焦减少坐姿的主题,由参与者讨论形成具体干预措施并实施的方法普遍受到重视[18,22,25,27,30,32],这种方法显然更加适应不同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便于参与者实行,从而易于操作和显效。

3.3 评估干预效果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多数研究都将干预组每工作日的坐姿总时间和站立/行走的总时间变化作为主要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一些研究进一步考查了久坐(每次坐姿时间>30分钟)次数或总时间,以及坐/立转换的次数在干预后的变化。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应用加速度计进行客观测量的方法被普遍应用,绝大多数研究使用的加速度计都是

activPAL。activPAL (PAL Technologies Ltd.,Glasgow,UK)是基于2012年对静态行为的共识定义中能量消耗和姿势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客观即时测量的需要而开发的设备,佩戴于受试者的大腿中部,通过加速度计获取信息来测定身体姿势、步数、步速等指标数据,并通过算法算出能量消耗,该设备的测量结果与直接观察的结果非常吻合,因此在近几年对静态行为的研究中应用迅速增加[33]。只有一项研究涉及了其他一些能够客观监控坐姿和身体活动情况的设备,如Darma坐垫、LumoBack 腰带,Jawbone UP24 及Polar Loop 手环[30]。而主观测量坐姿行为的研究仅两项[10,21]。一致的客观测量方法和指标可以减少结果水平偏倚(outcome-level risk of bias)的风险,有利于对干预效果的综合判断与横向比较。

减少久坐的干预在生理、心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效应已受到研究关注,有4 项研究以心血管代谢风险相关指标如血糖、血脂及血压等作为效果指标[11,15,26,27],3 项研究测量了身体成分和体质指数(BMI)[21,30,34]。还有一些研究考查了干预对工作能力有关指标的影响,如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7,31],以及认知和情绪状态[16,24,28];2项研究评估了肌肉骨骼症状[7,25],1项研究计算了干预项目的成本效益[31]。可见,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健康效益是行为干预的基本目标,因此应增加对工作场所久坐干预的健康效应和经济学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研究。

3.4 干预效果

3.4.1 久坐指标方面

大部分文献均显示,干预后久坐相关指标出现显著改善,如工作日坐姿总时间显著减少、站立-行走时间显著增加、久坐的次数和总时间减少、坐-立转换次数增加。仅2项研究的工作中坐姿总时间在干预后没有显著变化,但均报道参与者提高了自觉健康状况[11,19]。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都没有应用组织层面的干预策略,均为在工作电脑上安装定时提醒中断坐姿的软件;而另一项采取了同样干预措施的研究虽然减少了久坐(>30分钟/次)的次数和时间,但也没有取得显著减少坐姿总时间的效果[8]。上述研究提示,要有效减少工作中的坐姿总时间,通过组织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且反映出使用坐立两用办公桌这一物质环境条件的必要性。相应地,采取了组织-环境-个体多层面综合干预的研究在该方面效果均较理想。

3.4.2 人体指标方面

坐/立时间的变化仅体现在行为上,有关研究已经显示出这种行为改变产生的健康效益。Thorp 等通过让参与者使用坐立两用办公桌进行5 天的30分钟坐/站立姿势交替工作,与5天一直坐姿工作相比,参与者餐后血糖反应的增加幅度显著减少[13]。Mainsbridge 等报道,在干预组使用的办公电脑上安装一个每45分钟就会强制运行以提醒使用者中断坐姿去起立活动的软件,结果显示,在13 周后测得的平均动脉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干预组有显著下降(100.85±11.94 / 90.55±11.46mmHg),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101.98±16.60 /102.07±10.61mmHg)[15]。Danquah 等报道3个月的综合策略干预后,干预组的体脂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61%,P=0.011)[20]。Healy 等报道在综合策略干预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0.34 mmol/L,P=0.028)、心血管代谢风险综合评分显著较低(-0.11,P=0.046)[27]。这些结果显示减少工作中久坐的干预具有改善能量代谢过程、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效益。然而,久坐减少/站立增加与各健康指标改善的剂量-效应关系目前尚不清楚,站立时间过多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例如Andersen 等发现年长的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与腰痛有关[35]。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来明确每天静态行为与站立/活动的理想量值,从而使对久坐的干预能够提出明确的效果目标。

3.4.3 工作指标方面

减少工作中久坐的干预是否影响工作效率,这显然是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Huseman等报道使用坐立两用办公桌不影响数据录入工作的效率[7]。Bantoft 等报道在坐姿、站立和使用移动的工作站等不同条件下测试的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选择性和持续性的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均无显著差异[16]。有报道显示干预后参与者工作中的互动交流[11]和情感指标[28]有所改善。这些结果意味着减少坐姿的干预应该不会对工作能力造成负面影响。Gao等的研究明确提出,减少工作中久坐的干预项目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生命年(life year,LY)和健康调整生命年(health-adjusted life year,HALY),具有成本效益和重要意义[31]。

3.5 本文的局限

在文献检索方面,由于本文检索主题限于工作场所的坐姿减少干预,且文献语言限于英文,因此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获得可能不够全面。另外,本文仅分析了原文献报道的方法及数据,没有关注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背景,而干预项目的实施和干预对象的行为改变不能脱离这些因素的影响。

4 小结与展望

通过干预措施减少工作中的久坐在近些年来受到了发达国家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一致之处:首先,在干预方案的设计方面,倾向于以健康行为的理论或模式为指导,采取干预对象参与的方式确定干预措施细节;其次,在干预策略的构成方面,干预以采取组织-环境-个体多层面综合实施者效果较为理想,其中组织层面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影响,仅在单一层面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其效果有所局限;第三,在干预措施当中,坐-立两用办公桌是广泛应用并与干预效应关联密切,因而值得重视的干预环境条件;第四,对干预影响久坐行为的效果评估方面,追求客观定量的测量指标和方法,activPAL 是普遍采用的客观测量设备。第五,工作中的久坐行为在综合策略干预后一般均能获得显著减少的理想效果,并观测到这种行为改变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效益;第六,研究没有发现工作中的坐姿减少/站立增加对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的证据,且明确此类干预具有成本效益。未来应在继续探索有效干预手段减少工作中久坐的基础上,增加对干预后久坐行为改变持续效应的观察,并对减少久坐产生的健康效益及两者的量效关系方面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坐姿文献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坐姿好习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抓住“瞬间性”效果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