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语、匠意:汾西县传统锢窑的兴与衰
2020-04-02薛林平石玉XUELinpingSHIYu
薛林平,石玉/XUE Linping, SHI Yu
1 引言
“给泥瓦匠砖头和灰浆,并告诉他,把一个空间覆盖起来而且让光线透进去,结果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泥瓦匠在有限的条件下,会找到无限的建筑可能性,有变化,有和谐;而现代建筑师,用他可以利用的所有建材和结构体系,却使大量产品单调乏味且不协调。”[1]
——MIT 伊朗建筑师 Jamshid Kooros
在建筑师没有正式出现之前,民间工匠是建筑真正的创造者。这种创造不依靠任何设计图纸,仅仅仰仗于工匠自身的营造技艺,便可以对所有要素与内容进行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安排,大至对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应对策略,小至对空间的建构、材料的使用、立面的美化等,都得到了合乎情理的多样阐释。
因此,从创造者及其营造技艺的角度理解建筑的本质,是非常必要的途径。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因认识流于表面而显得过于悲观或者乐观——一方面谴责地域建筑在现代化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丧失、样貌丑陋,另一方面又热衷于现代建筑在地域化中所表现出的符号拼贴、手法玩弄,使设计陷入虚无飘渺的境地。恰好相反,传统工匠的营造技艺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实践,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体现出从材料出发的结构逻辑与形式法则,而这更接近于设计的本质涵义。
汾西县1)传统锢窑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图 1)。由于地处黄土残垣沟壑区,县境内黄土资源、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木资源缺乏,砖砌锢窑成为这一地区“土生土长”的基本形式,其营造技艺由工匠代代相传,至少从清代延续至1970年代都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几乎臻完美。以下基于田野调查及工匠访谈,论述汾西县传统锢窑营造技艺的基本流程,并从结构、材料、形式3个方面分析其地域特色及背后隐含的乡土意匠(表 1)。
1 汾西县传统锢窑
2 烧砖窑
(1.2摄影:薛林平)
2 前期筹备
在正式的营造流程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确切地了解其前期筹备过程。这个过程看似与营造无关,但作为重要的背景条件,却极大地影响了主家本人,以及工匠对于营造的真实态度。
1
其实,一个普通家庭从计划建房到施工完成,远比我们想象的漫长与繁杂。如工匠口述,“这一座院要盖起来至少需要10年,甚至20年,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一次性盖起来的,有钱了就盖一点。这怎么能看出来呢?因为一座院里的窑洞大部分都不一样,起券位置低的就盖得早,起券位置高的就盖得迟。”2)
这其中,材料的准备最为艰辛与耗时。在以人工劳力为主、生产效率低下的传统社会,每一种材料的收集都煞费功夫。如青砖的制作需要砖匠将黄土和水调成稠泥,经人力反复和炼数次后,放入模具中压实、塑形、阴干后,再装窑、烧制,“连扣砖带烧砖,得几个月才能出来”3)(图 2);条石的制作需要由石匠亲自开采砂石,插入楔子、錾子等,“用大锤一下一下把它砸开……这活太苦重,现在的年轻人就没有愿意学这个的”4)(图 3);白灰的制作需要先将青石煅烧为生石灰,生石灰再经两次化灰池过滤、沉淀、提纯,即为熟石灰(图 4)。“一般大型石灰窑需要2个月才能把青石烧熟、煤炭烧尽,小型石灰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会灭火”5),且在此期间须每天有人看守,一旦火灭了将前功尽弃。木材由于相对稀缺,大多数村民在子女出生之时便种上树苗,待其谈婚论嫁之时再将成材的树木砍伐用作门窗的原木料。
材料准备完成后,主家还会多方征求意见,尤其是风水先生。为表重视,主家通常会亲自携带礼品登门,询问今年是否适宜开工。“风水先生说今年‘空’,可以盖的话,就盖;若说‘不空’,就是地方不好,今年不能修窑洞,等过了年才能盖。”6)如果适宜开工,主家便邀请风水先生现场踏勘。踏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考察地势地貌、山脉走向及水源地等进行房屋“选址”,二是通过八卦罗盘在所选基址上确定正窑及院落的坐向,即“立向”。最后,风水先生还会根据老黄历选择破土动工的吉日、嘱咐主家相关注意事项。不难看出,风水先生的这一系列操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相统一的思想。
表 1 工匠访谈信息表
2
3
4
5
6
随后,主家继续拜访方圆口碑较好的泥瓦匠(大师傅)和木匠,进行口头委托。其中泥瓦匠(大师傅)作为整个营造团队的领导者,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负责召集施工队伍;二是同主家商议建房的具体要求,如锢窑孔数及单孔窑面阔、进深、中高等尺寸。由于拱券结构的限制,这些尺寸都有大致范围,如单孔窑面阔在3~3.6m之间,进深在6~10m之间,中腿宽度平均0.8m,边腿宽度大于中腿宽度,平均1.5m,后墙宽度同中腿宽度,前墙宽度小于后墙宽度。凭借经验,大师傅可依据地基大小反推出锢窑适宜的平面尺寸,完成场地的初步设计。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到了风水先生确立的动工之日,主家会按其所提要求举行隆重的破土仪式(图 5)。破土仪式中要祭拜土地爷与自己的祖先。祭拜土地爷包含两层意思:一则由于施工打扰神仙安宁,求得谅解;二则希望神仙保佑施工期间避免出现重大事故或不吉利事件。祭拜祖先意为将重大事件禀告祖上,以寻求祖先福佑。
由此可见,从备料到破土,主家将建房营造当作一件从长计议的家庭大事,其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不容懈怠的,甚至怀揣敬畏之心。再加上前期筹备过程实属不易,受主家委托担此重任的工匠们,更是竭尽所能、责无旁贷地用好每一种材料、砌好每一块砖、处理好每一个节点,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更容易理解营造流程中,传统工匠对待结构、材料、构造、形式的审慎态度。
3 营造流程
汾西县传统锢窑的营造流程分为地基处理、平处砌筑、帮坡砌筑、拱券砌筑、边墙砌筑、屋顶夯实、后期工程等7个步骤。地基处理是对场地的营造,平处砌筑、帮坡砌筑、拱券砌筑是对承重结构的营造,边墙砌筑、屋顶夯实是对维护结构的营造,后期工程则属于室内装修层面。
3.1 地基处理
破土仪式完成后,大师傅依据估算的平面尺寸以及风水先生所立之向,按照主线(定向线)→边线→窑腿墙线→前后墙线的顺序进行放线。放好线后,所有墙线保持不动,将其向外扩放100mm左右,作为基坑线,泥瓦匠手握盛白灰的铁锹,沿着放好的线行走,不断用木料敲打铁锹,使白灰准确地撒在边界线上 (图 6)。然后,泥瓦匠中的大工带着小工,沿白灰线由虚土层挖至实土层后,再由4~5位青壮年劳力用石墩将地基夯实并对基坑进行回填,回填时逐层夯实。
3 条石
4 化灰池
5 破土仪式——主家点燃黄裱纸祭拜(3-5摄影:石玉)
6 放线过程图(绘制:顾靖琨)
7 平处砌筑、帮坡砌筑与拱券砌筑
8 模券及其砌筑过程示意图(以边窑为例)
9 边墙砌筑与屋顶夯实
10 后期工程(7-10绘制:李子民)
3.2 平处砌筑、帮坡砌筑、拱券砌筑
窑腿分为平处与帮坡两部分。平处,即窑腿底部水平砌筑3层;帮坡在平处的基础上,两侧逐渐向外扩,使窑腿正面呈倒梯形。平处与帮坡均采用“填心墙”的做法,即外立面为一皮顺砖错缝砌筑,中间用黄土、碎砖、石块等材料填充,再灌入泥糊或石灰浆。后墙与窑腿做法相同,同时砌筑(图 7)。
拱券采用双心圆券形,砌筑时,在窑孔前后中点处,各立一个固定有两根细直杆或玉米高粱秆的T字型木架作为圆规(当地俗称圆杖),分别向对侧旋转可画双心圆。然后,用砖垒成砖柱作为支撑架,其上铺设若干木板依次垫高,呈大致的圆券形状后,再用麦秸泥按照前后圆杖所画弧线,精确地将其外轮廓涂抹圆滑,成为支撑拱券的模具。待模具干透以后,用墨斗在模具表面弹线划分,从两侧拱脚向中心拱顶方向逐层、错缝摆砖,用锤子将楔子楔入砖缝固定。最后,用石灰糊糊灌浇使其结为一体(图 8)。拱券结构稳定以后,拆除磨具,继续砌筑下一孔。
7
8
9
10
3.3 边墙砌筑、屋顶夯实
所有拱券依次砌筑完成后,继续砌筑外边墙,直至檐口高度。边墙每砌筑5~6层,需对其内部进行填充与灌浆。拱顶高度之上的部分则统一用黄土填充并分层夯实(每30cm左右),称为垫顶。女儿墙的砌筑随着垫顶厚度的增加同步进行,以防人畜跌落。垫顶完成后找坡排水(图 9)。
3.4 后期工程
锢窑主体工程完成以后,通常会敞口晾晒一段时间以防潮去湿,直到主家真正入住前,才会开始砌筑窑脸与室内装修。窑脸为两皮实体墙,由于厚度变窄,故立面回退,砌筑时留出洞口,由工匠制作门窗后安装。室内装修包括地面铺设、墙体抹面、土炕砌筑等。
4 地域特色
从营造的流程上来看,汾西县传统锢窑与其他地区的锢窑大体相似。但是从营造的技艺上进行对比,往往一个很小的细节,便会带来和而不同的整体风貌。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可以捕捉到隐藏在背后的乡土意匠是如何影响建筑结构、材料与形式的,最终呈现出多样化的、经典的地域建筑。
4.1 结构
汾西县传统锢窑在结构方面,主要做了两个细微改进:一是帮坡的做法。不同于官式筒拱结构中“平水墙上系发券分位”7),汾西县传统锢窑结构为“平处+帮坡+拱券”。平处,相当于平水墙,帮坡,可以理解为“帮助起拱的坡”,它的做法非常微妙,从平处以上至起券高度,窑腿两侧砖块通过微叠涩的方式,逐层向拱券中心出挑形成斜坡,总计6~7分(约2~3cm,图11)。帮坡从形式上衔接了直线的窑腿与曲线的拱券,从结构上优化了拱脚处砖的受力,使窑腿承重更加稳固(图 12)。
不过,由于出挑幅度极小,帮坡对工匠技艺要求很高,且施工速度缓慢。如工匠们普遍反映:“像这个帮坡,全凭肉眼看,就是1m高度,一般往回倒个2~3mm,这个很难掌握。”8)“帮这个(帮坡)很难做,有时候计划往回倒2cm,因为太高了,做上去的时候倒成3cm了。有时候计划倒3cm,做上去的时候倒成2cm了,全跟着感觉做……帮坡倒完以后,再随上圆杖画弧度。下面倒的弧度和圆杖画的弧度,必须得随上,要不然一个窑洞做下来,就好几段弧度,好几个样子,我们村就有这样的烂把式盖的窑洞,没倒好,很难看。”9)(图 13)
二是拱券的弧度。天津大学的王其亨教授在 《双心圆:清代拱券券形的基本形式》一文中论证了“清代北方官式建筑的筒拱结构,普遍采用双心圆为券形曲线,成为最通用的基本形式”,并依据史料对其数理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2]。
11
12
“凡平水墙(按上下文,应是“凡平水墙上发券”),以券口面阔并中高定高。如面阔一丈五尺,中高二丈,将面阔尺寸折半,得七尺五寸;又加十分之一,得七寸五分;并之,得八尺二寸五分。将中高二丈内除八尺二寸五分,得平水墙高一丈一尺七寸五分。”10)
“设 r = 1/2 券口面阔=1/2窑洞面宽,即拱券跨度之半,则得拱券矢高F=r+1/10r=1.1r,双圆心半径R=r+a,根据勾股定理a2+F2=R2,整理可得偏心距a=0.105r,此即为双心圆的圆心偏离中心的距离。”
用同样的方法对汾西县传统锢窑的数理关系进行计算:设r = 1/2 券口面阔,根据工匠口诀“一尺倒七分五”,即券口面阔每增加一尺,圆心分别由中心向两侧偏移七分五,则偏心距a=0.075×2r=0.15r(根据口诀),双圆心半径R=r+a =1.15r。根据勾股定理a2+F2=R2,整理可得拱券矢高F≈1.14r。与官式做法相比,在券口面阔(r值)相等的情况下,汾西县当地做法的偏心距(a值)偏大,拱券矢高(F值)也随之增大,券形曲线看起来更加“尖一些、高一些”(图 14、15)。
产生这两处变化的原因不详,但从工匠的谈论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二。如关于为什么做帮坡,工匠回答:“因为下边是直的墙,上边是拱券,如果不预先在这个地方往外倒一点点,弧度就随不上了。要是预先倒一点点,弧度就随上了,既好看又结实。”11)而关于拱券弧度的确定,工匠回答:“高一点承受能力就大,弧度越往下承受能力越差,现在也有平顶窑,半圆形的,不如咱这个结实,那个就是危房”12);“这个拱弧度平的,承受能力就不如弧度大的,弧度大的,压力就匀到两边的窑腿了”13)。
13
不难看出,尽管帮坡的做法相对复杂,且拱券的弧度必须与帮坡恰当地衔接,但工匠们不厌其烦地采用这项技艺长达数百年,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对结构安全性的考量。因为“窑洞塌了,那就是大工 (泥瓦匠) 的问题”14),而这是每个注重技术口碑的大师傅最不愿意发生的情景。实际上,他们在锢窑营造的每个环节中都在强调结构安全这一原则,“塌了”一词频频出现在工匠口中,可知其重视程度。如在地基处理阶段,“地基夯实必须均匀,不然窑腿会下沉,一下沉上边就要裂缝……塌不了还能住,塌了就得把窑洞铲了,重券”15);在窑腿砌筑阶段,“两边的腿子比较宽,不宽点就要往下塌”16);在拱券砌筑阶段,“太圆了不行,太圆了不容易做,坡就弯不回来,做上几层,再往上做就要塌呢”17);在屋顶夯实阶段,“窑洞上面是垫土,垫的时候垫不好就往下塌。”18)
幸运的是,汾西县传统锢窑的拱券结构,经过帮坡的过渡与弧度的调整,其整体券形逐渐趋于抛物线型(当地俗称“鸡蛋型”),结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与保障。时至今日,工匠自豪地说道:“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这窑就是危窑,要地震就有问题,不抗震,不像现浇顶里边有钢筋,抗震。可是我们村几百年,也没有地震塌了的房子”19)。
4.2 材料
由于材料有限且来之不易,工匠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待材料的态度是非常集约与克制的。这种集约与克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材料分级分类地用于不同的部位,使其各得其所;二是破碎、不完整的材料甚至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几乎全部回收利用(图 16)。如窑腿(平处和帮坡)外立面全部为砖砌,保证横平竖直、坚固美观,中间则用“石头、烂砖(碎砖),再加上烂泥把它填满了”20),有的还将前期烧制生石灰时留下的柴火灰、炭灰,提纯熟石灰时过滤出的渣子等一并用作填充材料,保温性能好且成本低廉。为保证填充材料的受力合理,较低的位置通常采用硬度较大的石材、砖材等,较高的位置采用土坯砖,顶部只填充黄土(图 17)。
再如地基的构造,由下至上可分为3层:底层为白灰,起到防潮的作用;中层回填材料主要为石头或砖头,缝隙中填充三七灰土或黄土,经济条件稍差的甚至全部使用三七灰土或者黄土填充,撒水保持土质湿润、材料粘结;顶层虽采用砖材,但仅沿窑腿边线(两侧分别宽出5~10cm)竖砌一层作为根基,当地俗称“虎头砖”(图 18)。虎头砖的做法简单有效,既增大了窑腿底部的受力面积,能够有效防止下陷,同时也对地基进行了相应的找平,其上平面即为室内地坪。
显然,传统锢窑的材料变化丰富、构造层次多样,绝非刻意为之,恰恰是有限材料下造成的无限变化。工匠基于材料特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衡量后,进行精细化的节点设计,力求用最经济的方式达到坚固、实用、美观的基本要求,这在传统的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11 平处与帮坡构造
12 窑腿正立面(11.12绘制:顾靖琨)
13 帮坡与拱券弧度衔接不佳的反例(摄影:石玉)
14 清代官式与清代汾西双心圆券形及数理关系图(绘制:顾靖琨)
15 清代汾西双心圆券形(摄影:薛林平)
16 传统锢窑建筑材料示意(绘制:李子民)
17 传统锢窑内部填充材料(摄影:石玉)
18 传统锢窑地基构造(绘制:顾靖琨)
19 锢窑·拱券·砖(摄影:薛林平)
20 拱券立面(绘制:顾靖琨)
21 拱券与复券之间的天地爷神龛(摄影:薛林平)
22 其他地域的拱券立面(绘制:顾靖琨)
23 拖券及其砌筑过程示意图(以边窑为例)
14
15
4.3 形式
如果说锢窑的魅力在于拱券,那么拱券的魅力则来自于砖(图 19)。通过观察汾西县传统锢窑的正立面可以发现,除水平砌筑的砖以外,自拱券向外共有四道弧线砖,依次为一圈拱砖、一圈丁砖、一圈拱砖、一圈丁砖,其中外面两圈当地俗称复券。在拱券和复券结束的拱脚部位,工匠还作了特殊处理:丁砖与顺砖通过斜切45°角精确交接,使得相邻拱券合为一体,形成连续的节奏感(图 20、21)。有的则利用拱券与复券之间的空白区域设置天地爷神龛,形成焦点,点缀立面。
16
17
18
19
20
21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工匠认为“这个就和人的眉毛一样,图好看,再说这些直砖挨着这些券,不好砌也不好看。”21)分析可知:第一圈拱砖是对结构的真实反映,第二圈丁砖是对交界面的分隔与整合,避免拱券砖与水平砖的错乱相接,第三圈和第四圈则是对前两圈砖形式上的渐变与重复。这样的处理方式,既通过复券强化了拱券主题,反映了形式与结构的高度统一,又注重细部,凭借有条不紊的砌筑变换,展现出材料自身的魅力。类似的形式处理在平陆县地坑窑、平定县锢窑、平顺县锢窑立面中均有体现,但汾西县传统锢窑的手法最为纯粹与练达,是基于砌块的整体建构(图 22)。
5 传承演变
19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建筑技术材料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带来的人们居住形态和意识观念的快速变革。无论是工匠本人,还是锢窑建筑,都被迫经历了一个地域化与现代化快速磨合的过程。然而,大约至2000年左右,传统锢窑几乎退出历史舞台,如工匠口述:“这20年来就几乎不盖窑了,全是现浇的平顶和楼房。再过十年,就没有人会券窑了,老的老了,死的死了。”22)汾西县传统锢窑由兴盛走向衰败,到底经历了什么?关于营造技艺的研究并没有到此为止。藉由材料技术的发展及工匠意识的转变过程,我们得以有机会深刻反思传统锢窑的地域特色及乡土意匠是如何逐步瓦解的。
5.1 材料技术的发展
材料的获取与加工变得相对简单,材料种类及用量开始激增。如灰沙、水泥等逐渐取代熟石灰、黄土成为主要的粘接材料,手工砖逐渐为新机砖所替代。这些新兴材料推动了建造技术的快速变革。
以拱券的砌筑为例,传统的“模券法”对木料需求较大,花费时间也较多,砌筑一孔窑洞要用10~15天。1970年代末期及1980年代初期,白灰砂浆替代石灰糊糊成为主要的粘接材料,在模具上摆放拱券砖时,“一钎灰配两钎沙,砖和砖能粘住了,就不用木塞子了。”23)如工匠口述:“七几年、八几年的时候,我们在洪洞县(地名)盖了一个窑洞,好多人来看。那些人就和看戏一样,说这两个把式盖窑顶不用楔子!因为我们改进了,好多人奇怪得厉害了,怎么就不用了楔子了?实际上我们就是用灰沙往砖上一擦,把灰沙插进去了。以前要弄这一个窑顶,三天弄不出来,改进以后,不用楔子,一天两个窑顶就出来了。”24)拱券实现了分段砌筑,模具也变得可移动,每砌筑完1m后,便可继续向前拖动模具砌筑下1m,这种方式称为“拖券法”(图 23)。
1980年代末期又开始流行“板券”。拱脚附近由于圆心角较小,泥瓦匠通过灰沙缝调节每一层砖向圆心翘起来的角度直接砌筑,即靠近圆心的位置灰缝较薄,远离圆心的位置灰缝较厚。然后将板券架于两侧已经砌筑完成的拱脚部位,再在其上摆砖并用灰沙灌缝,沿窑孔的纵深方向逐圈砌筑(图 24)。
材料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营造的速度,但也客观造就了营造的模式化。如工匠口述,“现在的机砖有尺寸,大小一样,厚薄一样,按国家规定,1m高是16层,1m宽是8个砖,沙灰缝上下左右都是1cm宽”25)(图 25)。与此相比,传统的做法则相对随意,工匠们为了满足主家要求,“宁愿盖高一点也不敢盖低了,要想盖得高一点在哪里高呢?就在直墙的地方多加一层,这个高度就增加了”26)。通常锢窑施工完成以后,除面阔没有改变外,平处高度、帮坡高度、券口面阔、拱券矢高等都会与设想有所出入,最终造成了平处-帮坡-拱券整体券形高低、宽窄的各种变化。
另外,板券模具便携且可重复利用,泥瓦匠的家里通常摆放了大大小小的板券模具(图 26)。这使得新建的锢窑券形几乎雷同,工匠们普遍认为,盖窑洞“基本上都一个尺寸,差不多”。常用的窑孔面阔尺寸为一丈零五尺(约3.5m),进深为9m,净高为一丈一尺五(约3.83m),偏心距则取0.2~0.25m之间(表 2)。
5.2 工匠意识的转变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工匠意识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首先,追求更大的室内空间,不惜降低结构性能。为了改善室内竖向空间,直墙面积更大,平处高度提高至1.5m左右,“慢帮坡”变为“快帮坡”,即帮坡在0.4m高度内迅速完成出挑。拱券弧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的口诀变为“一尺倒六分”,即窑洞面阔每增加一尺,圆心由中心分别向两侧偏移六分。这样一来,在券口面阔(r值)相等的情况下,偏心距a值减小为0.12r,拱券矢高F值降低,窑顶更加圆滑,窑口整体形状变得“宽大、丰满”(图27)。还有甚者,将平处高度继续增高,拱券弧度进一步平缓,终因造成“危房”而未广泛普及(图28)。总体而言,采用新式做法的锢窑,虽然居住者认为“高大敞亮、气派”,工匠们却普遍认为“不如老窑结实”,即拱券结构受力不如从前合理。
表 2 模式化的单孔窑洞尺寸(单位:m)
其次,追求更新的建筑材料,简化节点构造。随着钢筋水泥的应用,地基构造中“虎头砖”的做法随之消失,转为钢筋水泥现浇,如工匠口述,“我跟我妹夫修平房的时候,人家就是钢筋水泥打的梁。”27)窑腿(平处与帮坡)构造中“填心墙”的做法也消失,彻底变为新机砖统一砌筑的实体墙(37墙或50墙,图 29)。当然,也有的本土材料并不能被替代,如在拱券顶部采用水泥而非灰浆灌缝,结果因透气性不好导致室内潮湿(图 30)。
再次,追求平顶房立面形式,弱化拱券主题。受现代主义建筑的冲击,传统工匠和居住者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做出主观的价值判断和偏好选择,认为时下流行的“平顶房”是“条件好”的象征。但是他们又都普遍承认:“要说住得舒服,还是咱们这老窑住得舒服。这个窑上边垫的是土,一般要垫一尺五到二尺厚的土,解放以前的老窑都要垫1m厚的土。这窑是冬暖夏凉,冬天冻不下来,下边生点火是暖的,夏天窑顶晒不热,里边是凉的,住得就舒服”28)。
23
24
25
26
在这样的情形下,工匠一方面保留锢窑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则不断向平顶房的外部形式妥协:起初,扩大窑脸的门窗面积,简化形式;接着,窑脸与窑腿平齐,反映拱券结构的拱券、复券等曲线形式在外立面彻底消失,因为“这样排场,贴瓷砖好贴”29),有的没有贴瓷砖,则模仿了平顶房常用的横向线条。当瓷砖贴面成为主要的装饰方式后,原有砌块的肌理、尺度、色彩彻底被掩盖,从外立面已经很难分辨出锢窑与平顶房的区别(图 31)。
最终,新式锢窑成为身披“平顶房”外衣的尴尬形式——拱券的可识别性几乎为零,立面与结构、材料、构造之间的内在逻辑瓦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呈现出的“表里不一”的戏剧效果。
6 结语
传统锢窑因营造技艺而兴,新式锢窑因营造技艺而衰。除去社会因素以外,从建筑实践的客观角度来讲,新式锢窑的设计与建造都显得过分仓促,有的甚至稍显盲目。当建筑的营造技艺传承逐渐背离原有的乡土意匠时,便很难被赋予空间与文化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地域特色。这就是为何营造技艺一直呈现出“进步”的表象,建造施工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锢窑的结构、材料与形式反而变得毫无存在感,彻底消失了。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营造技艺的演变还将继续进行。文物建筑的修复中可以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但在新的地域建筑设计中,基于营造技艺的乡土意匠的传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种乡土意匠体现在对于拱券结构性能的高度关注,对于本土材料使用的集约态度,对于拱券形式的忠实表达、细腻处理等等。这才是当地锢窑营造的灵魂所在。
我们理应相信,只有当传统的乡土意匠真正得到传承时,我们才有能力通过营造技艺,缔造出建筑的持久魅力。□
24 板券及其砌筑过程示意图(以边窑为例)(23.24绘制:李子民)
25 工匠王小明与他的砌筑手艺(16层/m)
26 工匠家中的板券模具(25.26绘制:石玉)
27 1970年代后期双心圆拱券基本形式及数理关系(绘制:顾靖琨)
28 锢窑室内空间演变
29 窑腿材料变化
30 拱券顶部水泥灌浆(28-30 绘制:石玉)
31 锢窑立面形式演变(绘制:顾靖琨)
注释/Notes
1)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北部。
2)汾西县团柏乡下团柏村仇云贵访谈,2017-8-16 3)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润生访谈,2015-12-11 4)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文贵访谈,2017-8-4
5)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润生访谈,2015-12-11 6)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记龙访谈,2017-8-4
7)参见《营造算例》,第五章,第十一节,发券
8)汾西县团柏乡下团柏村仇云贵访谈,2017-8-6
9)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5
10)参见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卷四十四“发券做法”,以及清代建筑工匠中广为传布的《营造算例》第五章第十一节“发券”
11)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5
12)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记龙访谈,2017-8-4
13)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玉龙访谈,2017-8-4
14)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记龙访谈,2017-8-4
15)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记龙访谈,2017-8-4
16)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文贵访谈,2017-8-4
17)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孟虎访谈,2017-8-6
18)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记龙访谈,2017-8-4
19)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5
20)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孟虎访谈,2017-8-6
21)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7
22)汾西县团柏乡下团柏村仇云贵访谈,2017-8-6
23)汾西县团柏乡下团柏村仇云贵访谈,2017-8-6
24)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7
25)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7
26)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7
27)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师玉龙访谈,2017-8-4
28)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王小明访谈,2017-8-7
29)汾西县团柏乡下团柏村仇云贵访谈,2017-8-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鲁道夫斯基 编著.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 高军 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其亨. 双心圆:清代拱券券形的基本形式[J]. 古建园林技术,2013(01):3-12.
[3] 梁思成. 清式营造则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蒋鸣龙,傅南宫修纂. 汾西县志(康熙八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