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城市学习:一种日常生活建筑学

2020-04-02张斌ZHANGBin

世界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菜场调研空间

张斌/ZHANG Bin

1

1 小菜场上的家1-4封面

“小菜场上的家”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小菜场上的家”(简称“菜家”)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时代。东京工业大学的奥山信一教授在参加“菜家”评图时曾说道:“菜场正是上海魅力之所在”[1]。与其他地方一样,菜场这种从集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社区服务设施是城市活力的集合点。而将居住建筑叠压在菜场之上的高密度综合建筑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末期的大规模职工住宅的建设期,它们跨越了之后30年房地产持续高峰期的剧烈的城市发展与转型,以及城乡二元背景下的巨量的城市化进程,自身也发展出不同的类型,并且以一种不同于现行土地开发模式下的商业、居住单一模式的另类方式,混杂、矛盾、不完美地在城市中发挥着作用。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与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原来就发展不充分的、依托在地生活圈自治的传统社区很难再有机会充分发育,年轻人的公共生活与交往越来越依赖于基于站队消费和价值认同的社群网络。游戏宅男生活和互联网生鲜及送餐的兴盛让传统菜场的依赖人群趋于老龄化、弱势化与快速萎缩。一线城市腾笼换鸟式的人口高端化替换正在推动传统菜场的消失,同时也让多样的居住需求更趋扁平化。新一轮的士绅化开发的门禁化升级正在剔除街道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菜家综合体这种天然混杂的开放性正与之处于相反的两极。我们以反城市性的巨量城市化,建构了一种个体疏离的泡泡化的“全球个体化村落”[2]的城市体验,而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本的发展为这种新的城市型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回看,2012年以来的同济大学实验班“小菜场上的家”教学,很可能成为一个理解中国当代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建筑学教育的关系的一个孤例。而“菜家”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吧。

1 缘起

“小菜场上的家”作为一种结合菜场和集合住宅的社区综合体设计课题,最早由王方戟老师于2009年引入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四年级的教学中。从2012年开始,这一课题升级为15周的整学期长题,作为同济大学实验班三年级上学期的设计课题,持续至今已有八季。我参加了前六季的教学,合作的老师有王方戟、水雁飞(前三季)和庄慎(第三到第六季)。最近的两季教学由王方戟和刘可南、范蓓蕾负责。除了作为这个教学课题的主持人的王方戟老师是全职教师之外,其他参与的老师都是对这个课题感兴趣的职业建筑师(图1)。

2 认同

我参与“菜家”的教学,是出于对于建筑学与社会性内容、与城市、与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关联性认同。而这一关联性在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领域直到目前的讨论都是不充分的。那几年,由于对于实践中与社会关联性的缺位的不满,我一直对于建筑学的前景比较悲观。面对我们的绝大部分实践无法接触最终使用者、空间内容没有社会协商过程、建造完成之后迅速失效的状况,我在2013年的一次对谈中曾写道:“我认为所谓的‘好建筑’,永远不会是建筑师单向追求的结果。如果一个建筑完全是建筑师说了算,不论结果如何到位、精良、空间有感染力,它也是假的,它无法在社会层面上被人理解、让人去用。只有和人群合作才有可能出现好建筑,它与具体的场地、人群、使用方法有关,是一个长期服务和协作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的项目绝大多数不可能有这种条件,建筑师可能会……回过头来追求形式,因为形式是你面对这种不确定的现实时唯一可靠的工具……问题就是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东西再极致、再‘好’,仍旧是存疑的……一进入实际的空间运作层面,就会受到粗暴的对待。”[3]而我们专业教育上的某种惯性也成为建筑学与社会脱钩的一体两面:“我们的本科设计课程一个由来已久的主要弱点,就是对于抽象的建筑功能类型的差异性重视有余,而对建筑所处的真实具体的城市环境的针对性关注不够——特别是对于所设计的空间是如何在一个社会性的环境中进行运作的这类问题基本不会设计。这使得学生们的设计训练成为一种从概念到形式的自我指涉的空间演绎,而不去思考这些空间创造到底在中国真实的城市和社会脉络中是否真有意义。”[4]所以当王方戟老师拿出这个从城市性和社会性入手作为思考起点,要求学生具有穿透力地各要素综合同步推进,以达到概念强度和设计深度相平衡的最终呈现的“菜家”课题时,我会把它作为我建筑实践的延伸方式之一,希望教学中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能够成为反思自身实践的一面镜子,并把这一教学实践作为自己重新认识所处的城市空间运作的一个机会,去观察时刻处在正规和非正规交流和转化中的建成环境。

3 原型

“小菜场上的家”课题的特殊性在于,它把城市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最公共和最私密的两种空间类型直接幷置到了有限的特定城市场地中,并探讨它们之间不同层级的公共与私有相互叠合缠绕的复杂空间关系。而这种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又是直接来自于同学们可以亲身观察与体验到的上海当下的城市日常社区生活。前六季“菜家”的基地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空间原型:

(1)既存的正规社区菜场(市场)与集合住宅综合体。前三季的“菜家”基地即属此类,它们都位于同济大学附近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新工房”社区内,经当年的规划与设计产生。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场地是一个上海典型的小型“菜家”综合体的就近迁建设定,原先的“菜家”与它所在的小区完全黏连在一起,不便于控制课程设计的规模,于是在相邻街区找了一块住宅、底商和厂房混合的街角地块用于课题的平行设计,临近一所小学和社区活动中心。第三季的场地是一个相对独立、一侧临河一侧临路的花鸟市场和住宅的复合体,基地狭长而又不规则,还毗邻加油站。这两个场地在1950年代的沪东工人住宅区规划里最初分别设定为公共配套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但是经过近70年的遗留、填充、更替、加密、更改、插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的剧烈地产开发,这一地区经历了人口构成和生活结构的空间转型,留下了不同阶层、不同述求的城市事件的多重痕迹和片段拼叠。而这两处市场和住宅的综合体正是这一地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沧海桑田的空间和社会变迁史的某种证据(图2)。

(2)依托社区菜场便民设施形成的非正规菜场与集合住宅综合体。第四季的“菜家”基地位于19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上海重要的工人新村之一田林新村内,不临城市道路,只临社区主弄,原来是一个集合了菜场、浴室、小旅馆的社区便民服务设施。1990年代末以来,由于原住民的不断置业外迁和留守人口的老龄化,这一地区凭借便利的生活区位条件和相对低廉的物业租金,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而这个便民服务设施由于处于社区共有空间内,成为了大规模非正规加建改造的集中地,在菜场之上形成了容纳城市流动人口的厨卫合用的廉价短租公寓。这一非正规的“菜家”综合体正是中国一线城市空间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我们希望在这种居住环境稠密、社会关系特殊、公共及私有关系含混的环境中讨论城市生活的公共性应该如何体现(图3)。

(3)近年来城市更新背景下依托存量空间资源改造形成的社区菜场与集合住宅综合体。第五季的“菜家”基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处稠密住区里的复杂场地,这一带热闹繁华大型公共设施与安静的小尺度居住街区并存。基地由闲置的厂房改造而来,融合了菜场、小吃街和白领长租公寓,既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又回应了城市年轻人群的居住需要,代表了“菜家”的一种新的类型(图4)。

(4)对于特定菜场地块如何以功能复合的方式回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的讨论。第六季“菜家”选择的是位于上海西郊水乡古镇朱家角的农贸市场地块,基地紧临古镇风貌保护核心区,周边既有1980年代以来的宅基地私房,又有1990年代以来的多层“新工房”小区,它处于城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特殊位置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古镇生活方式延续与变迁的特殊关系。我们选择它作为“菜家”综合体的基地就是希望探讨对于处于人群迁移和生活方式剧烈变迁中的古镇而言,具有古镇公共生活特殊地位的农贸市场是否可以在不同社群的融合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图5)。

以上这些“菜家”课题的原型都来自于上海真实、多样、矛盾的日常生活空间类型,这也代表了“菜家”课题的价值观和综合难度。

2

3

4

5

2 小菜场上的家1-3基地(图片来源:王方戟)

3 小菜场上的家4基地

4 小菜场上的家5基地(图片来源:庄慎)

5 小菜场上的家6基地

4 城市研究

从2013年开始我带着我的研究生团队每年持续开展上海的空间调研课题,选择城市中普通的、充满矛盾的空间样本,考察此时此地的日常生活的空间现象以及背后的运作机制。之所以会去做这样的城市研究,其实也和参与“菜家”教学有一定关系,因为这样的教学和调研都是向城市学习的一种方式,让我们观察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与空间的关系,进而思考中国当代城市快速发展中产生的诸多空间矛盾如何为建筑学带来新的讨论。

我们做的第一个调研课题是关于田林新村共有空间中的溢出与共生。田林新村作为一个集体空间机制已经失效的老工人新村,在上海中心城区日益绅士化和景观化的当下,已经成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聚集地。我们在类似田林二村这样的保存至今的非成套住宅(无独用厨卫)小区里,目睹了老年和弱势群体原住民和外来的城市服务人员各占50%的社群状况,以及由于常年的历史欠账和资源短缺,充斥于楼道、楼间和小区主弄等共有空间内的空间矛盾与争夺。人们迫于无奈以对共有空间的非正规取用(appropriation)将私人空间向外“溢出”,但是大量的这种溢出的共存又让人们必然要通过合作来调节利益分配,逐渐演化为不同社群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一种脆弱而又奇特的“共生”状态。人们通过与社区共享利益来使个人的取用变得可持续,这样的空间实践方式促进了不同社群的交流与认同,从而克服原本的间隔[5](图6)。

田林新村共有空间调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于存在于新村主弄内的3个便民综合体的研究。这些叠合了稠密的非正规生活空间的小区廉价服务设施是现实中一种特殊的属于城市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小菜场上的家”,这种高效而又廉价的空间生产,注定了条件的不佳和成本的低廉。但它们为衰落的工人新村,带来了丰富的空间形式和多样的空间活力,也为非正规生活空间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密实的土壤。我们在解析其空间现象的同时,也观察了一系列工作于此、或(又)生活于此的不同个体的空间实践案例,他们或是菜场、小店的外来从业者,或为本地的无业游民和老年人,这些人各自通过以往对生活经验的认知,进一步对现有空间进行不正规的空间微改造。经济成本上的相同诉求和文化生活上的相互认同,促使丰富多元的不同社会结构附着在这些非正规生活空间中,如:共用厨房源自以邻里为单位的本地居民;同乡经营的相邻几个摊位是以宗族为单位的人口迁移;整个家庭依靠一个摊位度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寄居。以邻里关系、宗族关系、家庭关系、雇佣关系为主的多元社会结构填充了这些非正规生活空间,呈现的是一种依附在空间形态的演化上的社会成员关系的演化(图7-12)。

这样的空间观察为我们理解上海这样一个“1500万户籍人口+1000万外来常住人口”的城市的空间运作打开了一个窗口,试图发现日常生活是如何自下而上地,以一种微小、临时、往复的方式,最终重塑整个城市空间的面貌。这一调研也促成了在2015年把田林新村的宜山菜市场地块作为“菜家”第四季的基地。

6 田林新村

7 宜山便民集合体轴测分解

8 宜山菜市场营造性质

9 宜山菜市场建筑总况

10 场景:王叔叔的小吃店

11 场景:张婶婶的后院

12 场景:李伯伯的麻将屋

5 教学法

建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特征。其社会性的部分使它成为真正意义的“建筑”。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同时必须具有对建筑与社会之间关联进行辨识,并以这种意识去处理建筑问题的能力。菜场和住宅是学生有较多亲身经验的空间。其中,菜场是城市最具活力同时又是最开放的公共空间之一,但菜场里也嵌套着相对私密的空间。而住宅是最私密的空间,但集合住宅中也有半公共的区域。公共和私有空间并非可以划出一条明显界限。这个课题将这两种功能与使用状态放置在一起,放大了城市中不同人群之间公共与私有空间之间组合关系的强度,让学生可以在设计中直面这个问题。希望帮助学生不仅学习到传统建筑学的技巧,也能建立起利用建筑的手段来回应社会关联的意识。

此外,除了要求学生对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重要因素都要综合、系统地进行考虑外,还强调对使用者的空间感知的充分关注,提高空间在心理感知层面的品质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之一。由这样的教学目标出发,这个15周的长题被组织为前后强烈关联的调研与设计两部分,而前期的调研又分为课前准备的暑期调研和课题早期的城市调研两部分。这个课题的一大特征就是,无论是菜场还是住宅,都需要学生以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由此出发的亲身观察去贴近它,理解它,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资料来开始设计。

5.1 暑期调研

6

“中国居住发展进程及菜场状况调研”为正式课程前的暑期作业,要求学生做两个调研,一是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的居住空间做出历时性的或共时性(阶层差异)的类型化入户调研,二是选择一家自己喜欢的菜市场进行调研,尤需注意对菜场如何被使用以及对菜场中不同人群进行观察和呈现。这个作业希望以观察、记录的方法获得对建筑与社会间关联的认识。通过体验以及专业图纸的描绘,以非常微观的角度开始这样的理解,使个人意识中的建筑外延得到拓展(图13)。

5.2 基地与城市调研

“都市稠密地区城市微更新设计研究”(2周半~3周半)通过对课题基地所在的指定区域的空间和社会调查,从微观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更新建议,同时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城市演进、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等)对都市建造物建立理解。通过归纳学生个人的初步调研成果,我们把同学们归并组合到菜市场、住宅、街道设施与街区界面、商业业态、城市基础设施等不同的组中,对同一课题下的众多子项展开协作调研,最后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点的更新与改进提案。

从调研及提案成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地相关区域的现实问题的关注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广度与深度,比如菜市场和沿街商业的租金与业态维持的关系,菜场不同种类摊位经营者的阶层差异与工作、生活节奏差异,如何正视流动商贩的存在与必要,周边住宅区中广泛存在的破墙开店、违章搭建等非正常使用状态,街头公共空间与周边住区人群生活状态的关系,甚至包括对整个区域的垃圾清运系统这样的不可见的基础设施的还原。以上种种在短时间内拼贴出了这个地区空间生产与运作的图景,也让同学们在设计一个具体的房子之前体认到了中国当下那些普通的都市环境在可见的、贫乏的物质性文脉之下,那生猛勃发、矛盾并存的深层状态,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个课题希望同学们在具体设计中去关照的东西。面对当代中国城市、甚至亚洲城市这种基于非连续性之上的碎片化、剧异化的空间运作状态,很多现成的课程技巧并不能简单地平移植入过来,而是要从这种特殊性出发,尝试让学生尽早理解如何在这种都市性条件下开展设计工作(图14)。

7

8

9

10

11

12

5.3 建筑设计

“社区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11周半~12周半)经过前几季的教学积累,发展了一种让学生基于前期调研的认识,以“关键词”作为设计开始,而不是从具体形态开始的教学方式。关键词既是对于复杂环境的理解线索,又是建筑介入的理由,这样教学讨论可以建立在一种可以言表的共识之上,而非仅是学生自我诠释基础上的形态意识。我们强调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关联度,就是约束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去关注设计概念如何在可言说和可物化之间达成深度转化。这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结合调研成果对于相对统一抽象的任务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补充,而这些细化补充必须更多地建立在对于城市公共性需要的理解上,比如:菜场在现存的标准模式之外可否有更大的开放性,可否为流动摊贩和自发市集留出某种可能性;住宅的定位和针对人群可否细化,本地回迁人群是否多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可否更多地为城市流动服务人群和刚工作的年轻人提供租赁住宅;住宅的公共设施可否与菜场发生关联与共享,更进一步可否和更大范围的社区、和城市发生关联。这些针对任务书的思考都涉及到真实空间如何运作,对于学生的设计概念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内在推动。

整个12周左右的设计课被分成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4周重点为概念和总体策略层面的工作;第二阶段的4周是完成综合了空间、形式、结构、构造的完整中期提案;第三阶段的4周用来深化设计,完成最终成果。这样在3个月内推进的最终成果的思考深度,其实综合了方方面面的设计考量,具有很高的整合难度;同时由于需要学生对结构和构造问题做出介于定性与定量之间的独立研讨,更增加了课程的难度,需要同学们将有限的、抽象的结构、构造知识更主动地运用到这个课题设计的讨论中去,和自己相对而言更充分一些的空间、形式能力进行整合,结合前期的城市、社会研讨,去发展一种具有场地、社会、空间、形式、结构、构造之间的穿透力的设计同步推进能力。这里从“菜家”前六季我指导的学生作业中每季挑选了一份作为示例(图15-20)。

这种推进方式必须建立在对于各位同学的各自特性的充分尊重与引导上,而不是用一刀切的同一方式来限定。由此,我倾向于用密集的小组讨论来引导同学们的设计,我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改图老师,而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整个设计课程中,除了3次大组评图之外,我将6个关键的设计推进节点的小组讨论尝试升级为更正式的小组评图,频率基本为一周至一周半一次,用以启发同学们去解决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在实际执行中,同学们对于这种同步推进的掌握一定会呈现不同的境遇与修正,需要在统一的进度中兼顾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我在小组讨论和评图中恪守一个原则,从不做任何的具体改图动作,只对同学们的设计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的取舍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相对宽容的方式是希望学生在设计中始终都带着自己的判断去思考,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这样的教学设定将传统意义上职业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设计”转换为研究导向的“学习型设计”,引导学生直面当代都市里各种存在之间的潜在矛盾与和谐,敏感地吸纳这种共生关系,放弃之前习得的形式灵感与形态冲动,在概念发展与提炼中形成对课题更为深入的理解[6]。通过对于设计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问题的反复讨论和权衡,关注发生在建成环境以及设计中以具体尺度和界面丰富性为依托的精准“微调”问题,通过精确的“配列”以及价值判断,研究如何把天然存在矛盾的菜场和居住“微调”到基地上,让它们适应且浮游于下面的街道。而住宅是否能够成为“家”,还要看居民们怎样在自用自建过程中重构自己的生活世界[7]。这其实就是在城市、社会及其背后组织关系的基础上去探寻城市、建筑、人三者的辩证关系,通过设计建立对自身所处世界的理解。

13

14

第七、第八季的“菜家”选址已经走出了上海,在长三角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开展工作。随着“80后”一代实践建筑师的更多参与,“菜家”教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动向,比如在城市调研中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生活关系和生活场景的匹配问题,并将其在物品层面上类型化;在设计阶段让学生在理解城市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依靠家具、物品等与身体尺度的关系更多地从空间内部出发向外部投射。同时,可能是建筑学教育的某种共同的专业弱化、通识强化趋势,学生的物化能力总体上相对与“菜家”作为长题的深度要求有一定差距。结合之前教学中城市调研的课时本来就稍显不足,建议今后的“菜家”教学可以把城市调研的课时增加到5~6周,而把建筑设计课时缩减到9~10周。以开放的专业眼光来看,结合专题小设计提案的城市调研本来就是一种设计能力的习得的过程,这种来自于城市和生活的真实问题的设计能力可能比传统建筑学教育中强调的单纯的形式物化能力更重要,更具养成性。正如汪原教授在为“菜家4”所做的序言所言,“小菜场上的家”的教学“不仅体现的是对那些抛弃日常,寻找超凡、惊奇的空间经验的批判,也隐含着一种知识学的转向,即让关注空间营造的建筑学成为一门研究日常生活的学问……建筑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一种集体性的空间实践,而不是建筑师个体为了应对某一问题、某一需求所生产出的一种产品”[8]。□

13 学生作业一:中国居住发展进程及菜场状况调研

14 学生作业二:都市稠密地区城市微更新设计(1,3,5-14图片来源:致正建筑工作室)

15 2012菜家第一季,马赛,8×8菜场与住宅

16 2013菜家第二季,黃艺杰,飞毯院

17 2014菜家第三季,解李烜,“传统生活的都市再造”

18 2015菜家第四季,高雨辰,第三空间

19 2016菜家第五季,罗西若,坡道菜场

20 2017菜家第六季,季文馨,檐下

15

16

17

18

19

20

猜你喜欢

菜场调研空间
菜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微妙地共舞
微妙地共舞
热闹的菜场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