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宗教信仰对心身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2020-04-01覃雅丽秦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彝族

覃雅丽 秦竹

【摘 要】 目的:彝族宗教文化绚烂多彩,从心身健康角度分析宗教在彝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通过研读专著和期刊杂志,从宗教信仰中的崇拜观念和行为活动中论述彝族宗教信仰的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结果:彝族宗教中的毕摩仪式对心身健康有作用,生死观、自我保护意识和节日宣泄对心身健康有积极影响。结论:彝族宗教信仰以及毕摩仪式,在彝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心理调适作用,对于彝族人民的心身健康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可以为以后研究中国本土心理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彝族;宗教信仰;心身健康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1-001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religion in Yi peoples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somatic health. Methods Through reading monographs and periodicals, the influence of Yi religious belief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wa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ship and behavior. Results Bimo ritual in Yi relig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Conclusion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bimo ceremony of Yi nationality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the Yi nationalitys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have a grea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Yi nationality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Chinese native psychology.

Keywords:Yi Nationality; Religious Belie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fluence

彝族有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彝族宗教文化研究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彝族宗教是一种以毕摩仪式为核心的广泛存在于彝族民间的文化现象,从各种信仰和崇拜中发展而来[2]。彝族宗教信仰使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心理上得以慰藉,罗艳[3]在对凉山彝族宗教经验中论述彝族相信宗教仪式对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和慢性病有特殊效果。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创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纪元,新的医学模式中,健康的概念被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4]。社会因素对躯体生理的影响,常常并非直接的作用,需要通过心理间接“中介”,而后才能作用于躯体生理[5]。社会、心理、躯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研究彝族宗教信仰,剖析彝族特有的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彝民心理和躯体健康,顺应心身健康研究的大趋势。

1 彝族宗教信仰的内涵

彝族先民的宗教观念是从神灵观念开始的,并长期处于“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原始信仰时期,其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中祖先崇拜居于中心地位[6]。

自然崇拜是人们对与自己相关却难以理解和驾驭的自然事物和力量产生依赖和恐惧,并将其视为具有生命、意志以及伟大能力的对象,给自然物神灵化而加以崇拜的一种行为[7]。彝族对神灵的崇拜主要为宇宙间的天、地、日、月等,对植物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树木、竹子、花卉、药材等方面,对动物崇拜主要崇拜家中圈养牲畜、野生的飞禽走兽、龙、凤、麟、龟等“四灵”[8]。图腾崇拜是彝族认为自己的先祖源于或得救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故对于本族的图腾物种加以信奉崇拜并给予特殊爱护[9]。图腾崇拜种类繁多,主要有龙、虎、鹰、葫芦、竹子、马缨花等。祖先崇拜是对亡灵的崇拜,源于彝族对自己的始祖、先辈、对本民族有功勋的英雄的崇拜。彝族祖先崇拜的超自然存在类别是“祖灵” [10],彝族的祖灵信仰就是对祖先灵魂抱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的意识倾向 [11]。

2 彝族宗教信仰的行为活动

彝族的信仰和崇拜皆由他们的共同巫师毕摩来维持和指导 [12]。毕摩仪式是在彝族宗教信仰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彝族宗教活动的核心。毕摩仪式中包含丰富多彩的行为活动,如献祭、祈祷、巫术、禁忌、作帛、占ト等。

献祭包括了牲祭、药祭、纸祭等形式,是以其各自的祭品作为媒介与祖灵交往构成联系[11]。祈祷指用语言的形式直接向祖灵述说献祭的目的、愿望、要求,一般由毕摩念诵对应彝族经书完成。彝族一些地区残存的巫婆,常被邀请专门为主人实施“捉鬼”“追鬼”“送鬼”等巫术活动。彝人的禁忌是指为了避免出现恶果而在各种仪式中出现的预防行为,根据内容可分为时日禁忌、行为禁忌、语言禁忌、饮食禁忌等。作帛是超度祖先的送灵仪式,也是最隆重和复杂的仪式[13]。占ト主要有羊骨ト、鸡舌ト、鸡嘴ト、鸡头ト、木刻ト等,根据这些ト物所呈现的色泽和对称等形状的不同,来定吉凶的。

3 彝族宗教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彝族宗教信仰及其以它为中心的宗教活动,对于彝族人民的心身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3.1 毕摩仪式对心身健康的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彝族对病症了解甚少,不清楚疾病的病因,将病痛归为神灵、鬼怪作祟。一旦发病,便求助于毕摩举行仪式治病,如“精神病”“癫痫病”分别选用勒可么仪式和斯尔基仪式;斯色毕仪式可广泛用于痹证类疾病“面瘫”“偏瘫”“中风”“四肢麻木”;尼次日仪式被用来治疗“肝病”“肺病” [14]。将宗教仪式与服药相结合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脚扭伤被认为是“伯呻阿麻尼切”神所害,腰痛被认为是“伯莫楚尼莫”神所害等,因此在服药治疗的同时还要为病人举行驱邪和叫魂仪式[15]。彝族宗教信仰可以帮助彝民维护自身的心身健康,毕摩作为宗教的神职人员,依靠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所带来的权威。毕摩可以与彝民建立良好的信任依赖关系,通过信任机制对彝民进行身心调节。毕摩努力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帮助他们调节心理状态,把压抑、不安、不满、哀伤、痛苦等,转化为满足、无忧无虑、和谐与欢乐[16]。

3.2 生死观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彝族具有浓厚的“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生时灵魂附于肉体,死后就浪荡在人间,恶死者其灵魂就变为鬼,常常要降灾于人[17]。并把生产贫困,疾病缠身,凶杀自杀,冤家械斗等都看作是恶鬼祟人所致[17]。远古时期的彝族先民,对一些能直觉或直观得到的病因认识是唯物的。但对一些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病症,就必然地附上唯心观点,主要认为鬼神可以致病。这些致病的鬼,一般以患某疾死去的灵魂命名,如吊死鬼、蛊鬼、出血鬼、生疮鬼、麻风鬼等[18]。毕摩常借助神扇、法帽、法铃、签筒等为法器,进行安灵、送灵、驱鬼等仪式。彝族对生死有着豁达的态度,对亡灵有着神圣的崇敬思想,并幻想死后灵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归宿,对于鬼神致病逝去的亡灵举行相应的仪式既达到宽慰亡灵的目的,同时对参与仪式的生者也有促使其积极面对死亡的作用。彝族认为“灵魂不死”进而对生死产生豁达的态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并消除生者内心对鬼神的恐惧害怕心理,进而自我产生消灾祛病的积极心理暗示。

3.3 自我保护意识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在彝族的毕摩仪式中禁忌异常繁多,禁忌不仅对于仪式的执行者有约束力,对于彝民的日常生活也起到了一定行为规范作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性行为。语言禁忌一般出于礼教、吉凶、功利、荣辱或保密考虑,谨言慎行对自身修养、心理素质有积极的影响。行为禁忌源于自然崇拜,不正常的自然现象如乌鸦叫和狗无故狂吠常被视为晦气和灾难的显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防患于未然,提早做出应对灾难的措施。彝族先民凡遇疑难问题不能做出决断之事,便采取占卜方式来解决。彝族人认为鸡是最灵验的神禽,是一种吉祥物,能帮助人们趋利辟邪和预示未来[19]。占卜呈现凶兆一般会请毕摩举行仪式趋利避害、消灾祛病,同时可以加强对危险的警惕,从而采取一些必要手段降低危险和及时止损。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让彝民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使内心处于平静安宁状态。

3.4 节日宣泄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每年的彝族祭祖节热闹非凡,彝族祭祖仪式是所有仪式中最隆重的,通过祭祖大典上的献祭祈祷不仅满足祖灵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祭祀者心理上、精神上的需要,使献祭者确信祖先会福泽后人,从而自我感觉幸福。牲祭完的祭品一般由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共同食用,既团结了彝族内部人民,同时促进了交流增加了亲密度,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仪式最后在打歌场烧起篝火,所有参与祭祀者围着篝火共同进行彝族打歌活动。良好的节日氛围配上彝民的载歌载舞宣发了日常生活的压抑、郁闷情绪,左脚舞随着音乐节拍使身体运动舒展、舒筋活络,达到心与身的完美契合。

4 小 结

笔者从心身健康研究的视角出发,透过宗教活动的表层现象和行为模式,挖掘出其对彝族人民的身心调节作用。宗教信仰是彝族人民的人生体验和过往积累,在生存环境恶劣、文明落后时期是彝族人民保障生命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宗教活动作为彝族宗教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彝族崇尚多神崇拜,每种崇拜的背后都有象征隐喻意义,是心理和精神的承载者。彝族毕摩仪式种类繁多,在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对生死观的认知、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节日宣泄方面对心身健康产生影响。任何宗教信仰对人的心理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彝族宗教信仰也不例外。探讨彝族宗教信仰对于彝族心身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彝族的心理特征,更好的发挥彝族特有的心理调适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玲.中国彝族宗教文化研究综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1):19-23.

[2]毛呷呷.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宗教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4):206-208.

[3]罗艳.试论凉山彝族宗教经验[J].青海民族研究,2012,23(3):106-110.

[4]何裕民.论心身医学的“本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37-39.

[5]姚志洪.医学模式和健康服务[J].自然杂志,2015,37(5):362-368.

[6]张仲仁.彝族宗教与信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2.

[7]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巍山彝族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299.

[8]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巍山彝族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299-301.

[9]张仲仁.彝族宗教与信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4.

[10]安荣祥.贵州省黔西县彝族毕摩文化现状及对策——兼谈彝族毕摩教及毕摩传承变迁问题[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33(1):57-66.

[11]盧佳.试析彝族祖灵信仰对彝族心理发展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3):47-50.

[12]牛军.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审美意识[J].民族艺术研究,2005(6):28-35.

[13]张仲仁.彝族宗教与信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51.

[14]沙学忠.彝族毕摩仪式治病的医学理论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10):8-9.

[15]李永祥.彝族的疾病观念与传统疗法——对云南赫查莫村及其周边的个案研究[J].民族研究,2009(4):45-54,109.

[16]孟惠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05.

[17]吴建萍.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1):62-65.

[18]阿子阿越.彝族彝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2.

[19]张仲仁翻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六十卷罗婺彝族鸡卦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1.

(收稿日期:2020-06-03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彝族
彝族海菜腔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彝族器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