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之常用颜色词对比
2020-04-01夏羚
摘 要:颜色词是用来描述客观颜色的词语各个国家各个群体的人的日常生活都与颜色息息相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生活都在色彩之中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颜色词
作者简介:夏羚(1996-),女,汉族,四川人,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2
本文先论述了中外对颜色词的认知以及发展状况,然后在第二章对一些常见的颜色词如“黄”“绿”等进行了大体比较,区别了中外间的差异。第三章主要针对“红”“白”“黑”这几种基本颜色的意义及用法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最后一章,针对这几种常见的颜色词,分析其意义和功能的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一章 国内外颜色词的发展状况
首先颜色这个概念是一个重要的人类认知范畴,对颜色词的认知,国内外都经历了“辩色”“指色”“描色”这三个阶段,而对颜色的感觉,影响因素有色调的冷暖,色彩的区别,以及一个地区或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影响。
这里我们将基本的颜色词分为红、黄、白、绿、黑、青、蓝、紫这几个颜色。在意义的发展上,中国比较突出的颜色就是“红”“白”“黄”“黑”这几个。
国外有语言学家认为基本的颜色词有蓝、绿、黑、白以及红棕黄。并通过调查,认为颜色认知与颜色特性有关,颜色词的往往反映出一定的文化认知、认知过程以及社会背景中的权力关系等。所以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尤其是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应当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以及颜色文化有所了解,谨记以及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免闹出不必要的笑话或是麻烦。
第二章 中外常见颜色词意义差异
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英语中,颜色词都不仅仅是表现一种颜色的词,在表现颜色时同样会表现出一种附加的感情色彩,这些附加的意义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对这个颜色的情感和理解。中西由于文化差异较大,所以在颜色词的理解上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對待这些词也表现出不同的感情。
生活中常见的颜色除红、黑、白外还有黄、绿等等,我们先对这几个颜色进行分析。
黄色在中国的地位非同一般。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在古代“黄”是权力的象征,而且是最高等级“皇权”的象征。我们的国旗中,除了有红,还有黄。所以汉语中“黄”往往都给人一种尊贵、权力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的一定的时代也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使用“黄”这个颜色。但是在西方,“黄”却有截然相反的意义,西方“黄”一般带有懦弱、病态的意思,“黄”的出现往往代表着一些不好的词眼,比如“yellow dog”“yellow streak”等。所以“黄”这个颜色词,中西差异也挺大的。有趣的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汉语也逐渐对“黄”的喻意有了新的发展,比如“黄片”“黄书”等,这里的黄具有性暗示,有一种低级趣味的意义。
汉语中的“绿”是一种生命的象征,中国人很喜欢春天,因为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季节绿色开始铺满大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绿”代表新生、朝气与祥和。除此之外,在现代汉语中“绿”还有一种衍生意义,比如我们常说的“绿帽子”“他脸都绿了”等,绿色被衍生出反感、厌恶的抽象意义。而在英语中,“绿”可以表示“幼稚、没经验”的意义,所以在英语中看到“绿色的员工”其实是指“新来的,没经验的员工”如果我们不知道“绿”在英语中的这层意思,就会造成理解错误。
由此可见,英汉之间的颜色词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人类所拥有的相同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使他们对颜色有着共同的感知,所以在对一些颜色的态度上,他们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章 “红”“白”“黑”中英隐喻对比
在对“黑”这个颜色的体会上中外大致上都是一致的,说到黑我们都会联想到“夜幕降临”或者“阴暗的角落”,所以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英文中,黑这个词都带有一种“阴暗、邪恶”的倾向。在很多国家,我们会在葬礼上看到黑色,参加葬礼的人也是身着黑装。而汉语中还有“黑社会”“黑中介”“黑幕”“黑心”等词,都是一些比较消极的事物。而在英语中,我们可以接触到“black sheep”“black market”等词,由于感情上的相似,我们能够很容易由字联想到大概意义。所以,就“黑”这个颜色词来说,中西方在情感态度上是较一致的。
而与黑色相对应的“白”在理解上中外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国内,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白色,也就是“红白事”中的“白”,所以对于我们民族来说它是一个丧葬色,意味着死亡。后来白色又衍生了“欺诈阴险”等意义在提到“白”字时常有一种刻薄、讽刺的意味,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吃白饭”“小白脸”“白痴”等。而在英语里,白这个颜色却是有“纯洁、善良、美好”的意味,我们可以看到西式婚礼白色是主色,新娘的婚纱就是白色。话外,虽然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流行穿白婚纱,办西式婚礼,但是传统中国的婚礼是以大红色为主的,当中国慢慢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白色婚纱开始流行,人们对白色的抵触情绪也不再那么高。好在当下,对传统文化的追随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办传统婚礼,再次穿上了红色喜袍,这也是文化魅力的无声较量。
我们说在办丧事时,中国的丧服一般是白色,而外国的丧服是黑色。其中还有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比较有趣,而且违背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概念,那就是西方的宗教认为,人在去世之后还是有灵魂的,灵魂会飘浮在空中观察来悼念他的人,如果有人穿得太鲜艳或者颜色太浅就可能会被死者得灵魂跟随甚至害死,但是如果穿上黑色的衣服,就不容易被死者的灵魂发现。而中国的丧服是白色的,穿丧服的一般是为死者“披麻戴孝”的死者子孙,他们要体现孝这个理念,中国服饰最早是采用麻,当一道道制麻工序结束之后,布料呈现出米白色。所以,我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或者共事时需要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且尊重对方的文化,对于婚丧嫁娶等大事不可开玩笑。
然后是“红白事”中的红,刚刚已经说了,中国的传统婚礼都是以大红色为主打色,新娘的喜袍是红色,结婚时的被褥、床帐等统统都是红色。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非常明显,“红”这个颜色在中国就是一种吉祥如意、喜庆热闹的象征,所以每逢喜事往往会使用红色。而相反的是,在英语中西方国家却并不青睐红这个颜色,那是因为在西方人们认为“红色”是暴利、血腥的象征,这可能与红色与血色相近有关。所以西方文化中红色给人一种危险、紧张的情绪。因此“红”在颜色的寓意在中外间差别也很大。
第四章 中外颜色词差异原因
汉英之间无论是颜色词还是其他名词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地理位置同,历史背,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造成的。
首先西方从很早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是非常理性的,所以在西方颜色的象征意义一般都与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相关联的事物来象征某些抽象含义。比如说“红”,看到红色第一反应是常见的血,而能看到血一般都是一些伤害造成的,打斗的时候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会见到血,所以见到血似乎是一种残忍的象征,因此一说到“红”就想到“暴力、流血”。而中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并科技不发达情况下,对颜色的理解不是那么理性,中国人喜欢红色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祖先对太阳、火以及血脉的崇拜,太阳带来光明、火能烤制食物、血脉代表传承,它们都是让生命得以延续的事物,所以中国祖先对它们感到敬畏,而这些事物都为红色,所以对这些事物的崇拜轉移到对“红”的崇拜。
再比如白,西方文化中“白”是“纯洁、美好”的象征,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白来形容,比如“白雪公主”“白马王子”,这是因为西方人在美好的事物上常常看到白色,比如西方人喜欢喝牛奶,牛奶是白色的,百合花也是白色的。而中国,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首先白色在色调上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冷清、凄婉的感觉。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在看待这些事物时更感性,冷色调让人觉得冷清,还有就是冬天的时候厚厚的积雪盖住大地,世界是一片白茫茫的,而这个时候也是生命最难存活的时候,天气寒冷,粮食短缺。最后,中国人讲究气色,若果一个人脸色煞白,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身患重疾或者面临死亡。所以,以上种种原因,中国人不喜欢白,甚至害怕或讨厌白色。
从以上两个列子,“红”文化差异大致时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同。而“白”文化的差异大致是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所以造成汉英中颜色词的不同的原因,而具体造成某个颜色词的巨大差异是各有不同的。
我们要了解中西之间对待一个事物的不同态度,就必须从他们的文化、风俗以及历史背景出发。中西方之间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历史时间以及世界观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对不同颜色词有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解。一个国家的颜色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文化的缩影,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莫言小说基本颜色词研究》,王冬梅,渤海大学研究生院.
[2]《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王思颖,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8.25.
[3]《认知领域下的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白”的语义扩展探究》,汪威,科学经济社会,2019.06.15.
[4]《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显义--兼谈“五色”》,潘晨婧,江西社会科学,2016.06.15.
[5]《汉英颜色词“黄”与“yellow”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黄妍妍,昆明冶金学报,2015.04.15.
[6]《分析汉语颜色词“蓝”和英语颜色词“blue”》,丁玲,智库时代,2019.03.18.
[7]《浅谈中西文化颜色词的独特象征意义》,张晓勤,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10.
[8]《“绿色”的语义类型及演变》,刘艳,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