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让智慧便民服务走近千家万户

2020-04-01

计算机与网络 2020年21期
关键词:武汉市政务武汉

近日,记者跟随“2020·指尖城市网络主题活动”走访湖北省武汉市多个地点。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崛起和应用,让便民服务走近千家万户,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这背后得益于武汉市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示范。

构建智慧政务系统助力“一张身份证办成事”

近年来,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着力深化政务服务“四办”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其中,武汉市民之家展示了武汉市在构建数字化智慧政务系统方面的实力。市民之家深化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让办事群众“一张身份证办成事”,目前已实现人社、民政、公安、税务、房管和公积金等部门的77项政务服务事项一证可办。

据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市民之家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启用,集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文化建设、市民观光游览和对外形象展示五大城市服务功能于一体,36个市级行政审批部门、14个公共服务单位和6家公共资源交易机构进驻,集中办理1 173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以2020年10月12日启用的出入境中国公民智慧服务大厅为例,该大厅内具有人工受理区、绿色通道服务区、智慧受理区、综合业务区和等候区5个功能分区。武汉出入境智慧服务大厅的启用,解决了服务资源整合度不高、服务流程精细化不够和服务渠道多样性不足等问题,是武汉公安出入境更好服务群众、深化出入境放管服改革再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目前,武汉市民之家已在企业开办、缴纳税费、户籍户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民政、不动产登记和住房公积金等民生重点领域,实现16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未来,武汉市民之家将加快推进“一张身份证办成事”,着力打破企业群众办事注册经营地、户籍所在地限制,大力推进全市通办、跨区可办。

赋能智慧交通建设

武汉,桥隧众多,人口千万。据相关数据显示,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70万,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3 %。车多路少导致拥堵现象在时间、空间和程度3个维度进一步加剧,破解行车难、停车难等城市病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需攻克的难题。

武汉市公安交管局负责人表示,武汉市将力争创造一流交通环境助力城市发展,为千万武汉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美好的交通环境。

精准化成为武汉交警破题的主导思想、精细化成为武汉交警的核心手段。通过大数据选取50个市民关注度较高的路口开展精致交通建设,潮汐车道、可变车辆、拉链式通行以及借道左转等科学管理方式,通过一路口一方案的“绣花式”优化调整,对500个路段及路口交通组织进行精细化改造。数据显示,通过匝道控制、远端分流等多项措施,不少常堵路段拥堵程度下降5 %以上,交通违法现象减少20 %。

目前,武汉交管指挥调度中心平均每天接警5 600起,逐渐构建的系统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的现代交通管理模式让城市交通治理变得更聪明。通过数据融合、渠道联动,武汉与华为、阿里和高德等科技企業深度合作,与交通、水务和气象等部门通力配合,立体绘就武汉市人、车、路全域网,构建“感知、调度、快反、分析、优化”全闭环。

据悉,该系统实时预警异常交通警情,精准监测拥堵点位、里程和时长,推进交警勤务快速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全市2 600名交警、600名汉警快骑、300名警保联动和200台应急救援车辆实现一键调度。

以大数据战略为主线,武汉市全面打造“精致交通”,全量、全域接入各类重点要素和数据资源。同时结合武汉本地特色,对交管痛点难点精雕细琢,用“智能+人工”的方式,积极探索利用新科技、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布局智慧社区生态“智治”创新基层管理思路

随着“智慧武汉”的建设,互联网创新智慧应用百花齐放,“智治”打开基层之治工作新局面。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逐步贴近百姓生活,化繁为简让居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是硬道理,精简办事流程、强化大数据共享,尽可能方便机关、企业和个人办事。

据悉,武汉市武昌区依托“智治”支撑区域治理现代化,确定网络覆盖一网通、应用支撑一平台、运行管理一中心,政务、民生、产业“三应用”和信息安全“一体系”的智慧武昌11131总体架构,构建起智慧武昌建设的四梁八柱。

2018年以来,武昌区遴选60个不同类型小区,聘请专业公司设计、施工引入车辆卡口、智能门禁等智能设施、搭建智慧平台,不断夯实治安防控基础,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在“智能感知、融合共享、智慧应用和精准服务”的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标准下,全面采集基础信息,保证实现“信息准、底数清、除隐患、保安全、净环境、促满意”的工作目标。

2017年11月建立的百瑞景社区警务室,设置了警务自助区、视频巡控区等区域,助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其中,警务自助区安放治安户政办理一体机、一站通便民服务机和港澳台自助签注机等自助设备,居民可以享受家门口的服务,群众服务体验感不断提升。视频巡控区,将辖区内所有数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全部接入其中,整合视频监控、车辆卡口、智能门禁、无线烟感和水压监测等智慧系统实现了小区智慧化管理。

开展“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以来,百瑞景社区“4类”刑事警情连续2年实现大幅下降,未发生重大火警火情,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武汉市依托精准而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提供了智慧大脑,对复工复产、经济复苏和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工作进行全面赋能,引导政府、企业和居民用“互联网+”脉络实现了点、线、面全方位智能联结。未来,依托智慧化思路支撑区域治理现代化,武汉市将聚焦更高效率的便民体验,继续推进数据资源实现联网共享,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高标准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推动武汉数字经济朝着更高质量发展。(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武汉市政务武汉
穿盔甲,慢慢爬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细雨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