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利店中的社会与人性缩影

2020-04-01李明月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便利店

摘  要:2016年村田沙耶香凭借作品《人间便利店》荣获第155回芥川奖。作品围绕主人公谷仓惠子作为“便利店人”的经历和感受展开介绍,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各界的热议。惠子这一人物兼具大龄、未婚、无业等特点,是当今社会下一部分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而便利店这一空间也可以看作是日本社会的缩影。可以说“便利店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日本职场当中社会人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村田沙耶香;便利店人;便利店;社会人

作者简介:李明月(1996-),女,汉族,辽宁营口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2

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村田沙耶香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人间便利店》,并一举斩获第155回芥川龙之介奖。作者通过对连续在便利店打工19年的主人公惠子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社会“边缘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人间便利店》是一部自省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讲三十六岁的单身女性古仓惠子,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就职,在一家便利店打工,一做就是十八年。期间来来去去很多店员都走了,店长也换到了第八任,只有惠子一直在。她每天吃便利店卖的便当,每天听着收银机发出的咔咔声,每天看着干净的店面,每天说着欢迎光临迎接顾客,努力扮演着一个合格的便利店店员,并以此为自己的终身目标。

一、便利店视角下的日本社会

小说的背景舞台是日本无处不在的便利店。日本全国有近六万家便利店,每个月有多达14亿的客流量。便利店正是日本社会的浓缩,没有个性就是便利店的个性,它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突出,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呆板、按部就班的存在方式,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又是息息相关的。日本社会也就像这便利店一样,分工精细、按照一定章法运转,亦像便利店一样,在悄悄地进化。

1.秩序井然

便利店的“业务手册”将日本社会的精益求精、日本企业的严格严谨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业务手册,惠子可以了解便利店的工作流程:进货、商品的陈列、折扣规定、雨天或者晴天商品销售形势的不同……在便利店中,惠子可以凭借“业务手册”很好地扮演一个“店员”的角色,从而变成大家眼中的“正常人”。“擦得不留一点指印的玻璃窗外,已经可以看到忙碌的行人。一天开始了。这是世界方才苏醒、所有齿轮都开始旋转的时间。而我就是不断旋转的齿轮之一。我成为世界的一个零件,在‘早晨这段时间里旋转个不停。”在便利店中,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且人人遵守秩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像齿轮一样被推动着不断向前。

2.兼容并包

便利商店被各种声音所充斥。有顾客进门的铃声,也有店内有线广播中宣传新商品的偶像说话声;有店员的招呼声,也有扫描条形码的声音;还有东西装进购物篮的声音、抓着面包口袋发出的声音、在店内来回走动的高跟鞋的声音……所有声音混杂在一起,成为“便利店的声音”。在这里,大学生、玩乐队的男孩、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夜校的高中生,形形色色的人穿着相同的制服,被重新打造成统一规格,成为名叫“店员”的生物。

最初的便利店只提供一些日用百货,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便利店有了显著的进化。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精致的蛋糕、预约图书,甚至可以取买音乐会票,交水电费等等,为了方便,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日本社会就像便利店一样,按照一定的章法在运作,静静地进化着。

3.排外主义

“我明明没有给任何人添麻烦,只不过因为我是少数派,所有人就能轻易地强奸我的人生。”正常的世界是非常强硬的,它会静静地排除掉异类。不够正经的人都会被处理掉,就像小说中一个情节中出现的“奇怪的顾客”,在便利店里对“只看不买”的顾客们指手画脚,不一会儿就被店长赶出了便利店。以小说的主人公古仓惠子为代表的与普通人迥异的非寻常的人们则被称作是“便利店人”。他们的人生举步维艰。他们因笨手笨脚而度日艰苦,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与就职、结婚等普通的价值观苦苦抗争。由于日本人自古以来的集团主义认识,在日本同化异己、排除异己的行为可以说已经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事情了。

以日本随处可见的小小便利店为着眼点,不难窥见日本社会的职场守则,在这里,不论国籍、身份、性别,只要你遵守秩序便可以得到接纳,然后渐渐地被“同化”,被打造成统一规格的“社会人”,但一旦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秩序,就会被视为异类,静静地被排除掉。

二、便利店中的社会人

便利店是人间的缩影,一旦开业便不论白天黑夜永不停歇,便利店存在的目的便是在认同感的前提下为顾客提供让他们愉悦的服务,几十年不曾改变,像极了我们被调教出的人生。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说道:“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1]在《人间便利店》里,分明看到了很多设置自己,也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正式工作,到三十岁一定要建立家庭,这不都是大家设置出来的人生吗?古仓惠子每天认真地工作着,为了融入“人间”而不断模仿身边人的言行、穿着,可就因为她36岁还未结婚,工作上也只是收入微薄的超市兼职,就成为了社会准则下的“异类”。这样设定下的“正常人”是否只是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为了能够更好的运作,把自己打磨的贴合这个机器齿轮,被裹挟着不断前进呢。

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行为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惠子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她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小的时候她想不明白大人们的言行不一,明明特别喜欢吃鸡肉,却对死去的小鸟痛哭流涕;明明肆意摧毁鲜花的生命,却对一只死去的鸟儿充满怜悯;长大以后,她更加不明白世界运转的规则,她不明白为什么在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兼职工作,会被他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她也不明白为何大部分人都要在合适的年龄和人同居,结婚,抚养孩子等。惠子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是被特人误以为有某种疾病的人。惠子从小到大的成长与改变中,无不表明了她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小时候,在家里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学校里,需要老师,同学的认同;长大后,便利店里需要同事,顾客的认同;與朋友相处时又千方百计地想得到朋友的认同,可惠子不知道,获得别人认同的前提是“如何做自己”,但惠子恰恰忘了做回自己。

所以,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总结出一条生存法则:沉默和模仿。放弃一切主动权,一切遵从他人的指示。这确实帮助了她不少忙,然而这条法则真的是万物灵药吗?因为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由无数个别人构建而成。

就像书中的惠子一样,为了能够生存,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概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個阶段:逼迫自己合群,放弃自己的主动权,一切听从别人安排。不得不承认,想要融入一个集体,就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自我,放弃的越多,就融入的越彻底。就像书中的惠子,只要别人觉得正确的,给她发指令,她就会去做,甚至为了迎合亲朋好友的人生观,去和一样无法融入社会的白羽同居。

惠子想要合群是不想家人朋友担心,和不想对面他人的质疑。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合群是为了交朋友,获得人脉。进入社会后,许多人把自己打磨得光滑圆润,似乎可以融入任何一个圈子,以为认识的人越多,自己就越成功。

其实,成功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与其耗尽心思合群,还不如多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毕竟本事是自己的,有了好本事,自然就有好人脉,好圈子。

第二个阶段:逆反期,想要表达自我,想要不被他人操控,想要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你放弃自己的人生主动权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对的人想要做你人生的掌舵人。在第一个阶段没有完全迷失自我的人,都会对被他人操控的人生提出质疑,甚至是反抗。哪怕是权威的人士,自己曾经仰仗的,崇拜的人的一些言行提出抗议,作出违背的行为。这个时期,是孤独的。

就像书中的惠子,她曾经最钦佩的店长和她极力模仿的同事,在知道她和白羽同居后便开始对她的私生活评头论足,甚至比关心店内的事情还关心她的私生活,这促使她做出里辞职的决定。

当打破了内心的保护罩之后,空虚和孤独感会慢慢吞噬心灵。这个时候要给自己打气,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持续的修炼自己的独特个性,人生原本就是孤独的旅行,学会独处,学会思考,终有一天,积蓄的能量能够让你闪闪发光。

书中的惠子,在另外一个便利店里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整理货架的能力让店员称赞。

不要害怕,微光会吸引微光,坚持做自己的人,不会被孤立。

第三个阶段:求同存异。当经历过顺从,否定之后,慢慢地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即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即不可以全盘肯定,也不可以全盘否定,否则就容易心生魔障,成为偏执狂,要么成为天才被歌颂,要么成为庸才被毁灭。在否定的基础上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否定,对于人群的想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自己人生观的保留,有损自己三观的舍弃。

生活原本就是矛盾的,别为难他人,也别为难自己。

三、结论

书名叫《人间便利店》,其实便利店和人间颇有类似之处。店员在便利店里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表演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还是显得像个正常人呢?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一个社会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无论是在便利店当中,还是在社会中的其他场合,似乎都存在一种名为“正常”的信条,遵守这个信条,维持这种良好的秩序,就可以成为大众眼中的“正常人”——不给周围人徒增烦恼和麻烦的人、符合教科书式想法和行动的人、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人。

这本书中不断暗示的问题就是,即便内心世界符合个人的逻辑思维,但是只要越过了大众的认知范围那么看起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惠子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她似乎有一套自己的心理和逻辑,但因为脱离了一般人的生活美学和信条而难以被大众所接受。如同便利店里你买不到新颖东西一样,全部商品基本中规中矩也保质才行,否则会被踢出去。

虽然很难融入社会,但惠子积极地听取他人的建议,尝试做出改变,并且最终发现自己的价值,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成为了世界这个大机器中不断旋转的齿轮。

尽管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它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也不能给所有人绝对的公平。可是这个世界恰恰又是最包容的,每个人都可以任性的按照自己的轨迹活着,构建自己独特的人生。如果你也曾迷茫,不妨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够一够自己想要的人生,像惠子一样。

参考文献:

[1]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

[2]村田沙耶香.『コンビニ人間』[M].『文芸春秋』,2016.

[3]吕卫清,郑格.基于存在主义解读《便利店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8).

猜你喜欢

便利店
便利店
一克拉便利店
季付荣:肩上扛着便利店
连锁便利店盘点关窍
戴节约开了个“线上石化便利店
玩具品牌商瞄准了便利店
独一无二的日本便利店文化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无人便利店PK传统便利店:现在的问题在哪里
换汤不换药的樽享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