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畅想

2020-04-01吕志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信仰文学

摘  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者迟子建描述鄂温克族群生活的史诗。纵观全书,这既是一本历史史诗,也是一本精神文明史诗、更是一本生态文明史诗。这本书在文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对历史、生态、生命的演绎和研究。本文在阅读的基础上,将从文学叙事、精神信仰和生态文明三个层面入手,对本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信仰;生态

作者简介:吕志文(2004.1-),男,汉族,福建省南安市人,福建省泉州市聚龙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一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02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民族百年来的历史和变迁。小说由四个部分构成,光看名字只觉得清新脱俗,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夜晚)”四个部分,但深入阅读内容后,才发现四个部分的名字具有深刻的含义,其中暗含的时间线索,既对应了“我”讲述故事的时间,又暗喻了“我”从幼年到晚年的人生历程,更隐晦表达了鄂温克民族从繁荣到被现代文明冲击慢慢式微的历史变迁。

一、从文学叙述的角度看

如果说这本是中国生态文学的一个经典,当之无愧,因为它具有里程碑意义。书中给与了读者跨越种族、跨越文化的情感与体验,呈现出了生命的勇敢和激情,表现出了对鲜活原始文明的敬仰。作者使用自己一贯的故事创作手法和叙述的方式,文辞优雅,文风清新,对鄂温克人在民族生活、群居集体生活中的资源、经验、习俗、矛盾一一道来,展示了人与自然,民族与文化,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等巨幅画卷。整本书呈现出了一种宏观的大美。

最开始,我是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开篇中作者写道,“我”和雨、雪是老熟人,写道我已经90岁了,雨和雪看着我到老,我也看着他们到老。这样的开场,一下子就喜吸引了读者的内心,充满了苍凉诗意的意境,看到文字的刹那,就让人的思绪渐渐从现实中抽离,飘荡至连绵不绝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

而后,很多文字都让读者记忆犹新。像对风雪的描写:我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会吹散我心底的愁云。像对水流的描写:到河畔去听听流水的声音,它们会立刻给我带来安宁的心境。像对春天的描写: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像对驯鹿的描写: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像对人生的描写: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她的笔下,有森林、河流、白云、驯鹿,她的文字,根植于大自然,纯真、浪漫,又充满生命的力量。文风让人感到隐隐的凄凉,但有饱含着热血沸腾。

重点关注的是他的论述布局。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是组成叙事性文学创作的特点。诗情画意叙事作为诸多小说书叙事谋略的一种,且在多样化的叙事风风格里占据要紧的位置。这本书就是将叙事与诗化完善结合的一个例证。它的最根本的叙事布局是依从天然的历史观是这本书。文本根据“我”的体会、感觉和概念所展开,表现了“我”所在的部落,近百年的生计史。对于这一族之人而言,自然的规律是他们立身之本,人和自然一起,按照四节更迭的原理相互依存,繁衍生息。因此,整个故事也有一日的四时而组成,从清晨到正午,再到黄昏和后夜,主人公“我”也演绎了从呱呱坠地到为人妻子、生儿育女, 再到走向生命余晖,行将告别的一生。

作者非常喜爱民间文化,这本书在叙述中也融入了民间地域文化的意蕴,使得作品动人且充满美感。但书中并非只专注于传奇故事的讲述,传奇氛围的营造,而是要传递出一种生活理念或者世界观。书中穿插的哪些关于信仰、关于生命、关于古老深化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增强了书中记叙的可读性,也是作者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重申。比如叙事语言和故事情节上,都表现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作为一本历史叙述的书,作者没有循规蹈矩,而是运用了瑰丽奇崛的传奇笔法和汪洋恣意的诗性抒情都让这部作品与众不同,从而为当下的历史书写探索了多维展开的可能性。

二、从信仰的角度看

读者们被大山深处鄂温克人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和多舛的命运所吸引。这本书写的尽管是鄂温克一族的日常生活,但是笔墨着重触及的并非日复一日三餐一宿或者生活琐碎,而是从他们的思想认识深处入手,从充满各种神话故事、宗教仪式和神谕预兆的异文化元素入手,赋予了全书“奇”与“幻”的生命力和传奇性质。因此,这本书所谈论的生活,不仅是世俗,更多的是依托鄂温克一族世代繁衍而产生、传承的精神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读者们,看到思想认识、行为方式迥异的原始游牧民族的生活画卷,无异于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在这个略显神秘的世界中,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大自然的花鸟虫鱼,山河大川都是生命,都具有灵魂。他们相信“萨满”具有神力,通过“跳神”,可以治病救人,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消灾祈福;他们的情感表达直接、原始、热烈,爱憎分明,毫无伪饰;他们吃兽肉,穿兽皮,靠打猎和养驯鹿为生,每年随着猎物和驯鹿不断迁移……但大兴安岭深处终究不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依旧逃脱不来生老病死的轮回,社会大潮的冲击,历史齿轮的碾压。历经瘟疫、战乱、森林砍伐、下山定居,鄂温克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和文化不可避免地慢慢消逝瓦解了。

这其中,关于萨满、萨满教的各种仪式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存在。书中不惜浓墨重彩地花大量篇幅对其进行描绘,是因为萨满在鄂温克一族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以及在他们的发展历史中有不可不说的故事。萨满仪式,跳神乞灵,是鄂温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萨满教被人们视为一种原始宗教,对鄂温克人而言具有人神合一、祛邪救人的功用。这一作用的神圣是容不得半点亵渎的。书中多次写到了萨满治病救人的场景,最为震撼的就是其中妮浩萨满跳神招魂的场面,因为妮浩萨满在每一次招魂救人之后,都必须失去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她是无比凄凉的,但作为一个萨满仪式最重要的载体,她又是恪尽职守的。她表现出了对丧子或者死亡的極度豁达,这也折射出作者的观点:所有人的出生并无较大差异,但死亡却各有各的不同。人们不想死亡,却不得不迎接最后的命运,谁也逃脱不了这个宿命。但如果说作者是一个“宿命论者”那就大错特错了。作者对待宿命的态度是信命不认命、把宿命当使命。就像她笔下的妮浩萨满为挽救他人生命忍痛舍弃自己的三个孩子,还是依旧虔诚地履行萨满的使命,尊重神的旨意。她人名,但是也救命,在当时宗教的信仰下,体现出了极高的风险精神和人格魅力。书中淡定宽容面对死亡的态度.让我们对待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人们的一生从生物的角度来说时间不长,但只有精神上超越了生死界限,超越了个人情感,才会在生命上空有另一种延续。作者对萨满文化的接受更多是得益于童年故乡神话传说与自然的启示,渗透于思想意识和艺术技巧层面,使其小说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三、从生态的角度看

书中随处可见,鄂温克族人把自然万物视为生命主体的本能的生态意识。大自然中的万物,不仅是人类的食物、工具,还用自身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不断给人类以启示——生命诚可贵!要尊重生命!用鹿食草止血是向鹿学来的,看到驯鹿对于苔藓、树叶的细心呵护,那么人们搬迁时,总要填平火塘,深埋生活垃圾,不给森林留下一点疤痕。书中的鄂温克人如果呵护自然的一切。他们从来不砍伐树木做烧柴,只拣那些被雷电或者狂风剥夺了生命力的树木。即使鄂温克人对一切都绝望了,放弃了,他们也不会拉上树木来陪葬,因为如果他们在一颗活树上自尽,根据族规,这课树叶要被火葬。因此,即便是一切希望都没了,他们也只会选择一棵枯树终了自己的生命。这个例子非常极端,但是也是他们尊重大自然每个生命的最好佐证。

另一个方面,鄂温克人对自然的崇拜。自然崇拜是鄂温克族萨满教信仰世界中产生的时间最早、包括的对象最广、延续的时间最长的一个信仰领域。例如火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这个民族崇拜火,营地里的火从来不熄灭,搬迁带着火种也要走在族人之后。他们敬火如神,在自己享用美酒和美食之前,都要先扔一份到火里,然后才开始自己吃喝。这也是日常中是对火的一种祭祀和奉献。火的神圣地位他们会世代相传,主人公“我”还把火种作为嫁妆送给女儿达吉亚娜。

书中说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贵的,万物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不仅通过生育,更是通过改造大自然,建立人群社会,从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后代的生活环境。这个过程中,为了文明进程去牺牲自然可取吗?还是敬畏生命,实现天人合一?书中的态度十分明显。它对于那些所谓为文明进程而破坏生态的行为是非常反感的。当鄂温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言一行用浪漫的文学语言徐徐展开,如何缓解当代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命题就此提出。反观现在社会,人类中心主义这种错误的取向,导致了生态灾难的发生。比之以前,今天的科学已经极大地进步了。我们不仅看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导致的不利影響,而且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精准分析出如何改进,或者对之后的环境演变进行预判。但是为什么生态问题还是堪忧?因为科学无从释放的是人类的内心,一边惊恐于环境恶化速度之快,另一边却无节制地建造工厂。一边担心着子孙后代缺少生存资源,另一边却从未停止过开发不可再生能源。显然,科学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我们的道德思想出现了滑坡,只有重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道德伦理体系,找到精神生态的和谐原则,生态危机才有解决的希望。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就是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一天从清晨走向夜晚,一个人从幼年走向晚年,一个民族从繁荣走向衰落,纵观全书,百年沧桑,转瞬即逝,蓦然回首,余音袅袅。当合上这幅鄂温克族群生活画像,也让读者们对历史、对信仰、对生命、对生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感悟。

参考文献:

[1]修磊.论迟子建小说的萨满文化因素——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28-132.

[2]郭冰茹.历史叙述与传奇笔法——读《额尔古纳河右岸》[J].当代作家评论.2018,(6):42-48.

[3]郑孝萍,张明明.精神生态视域中《额尔古纳河右岸》分析[J].学术交流.2017(11):193-199.

[4]时亚楠.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悲歌——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J].审美与文学.2016,(9):81-83.

猜你喜欢

额尔古纳河右岸信仰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铁的信仰
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词语冷暖色调处理上的特点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态批评解读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