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鼎记》闵福德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2020-04-01刘丽玲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鹿鼎记金庸英译

摘  要:《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可谓是家喻户晓,有评论家指出其无论是在政治、社会还是语言层面,都具备隐喻的特点。本文以《鹿鼎记》闵福德译本为例,采用定性研究,通过举例分析,论述译者在隐喻翻译时的策略选择及其缘由。

关键词:鹿鼎记;隐喻;翻译

作者简介:刘丽玲(1995-),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02

引言:

武侠小说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在华人界颇为流行。有学者曾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韩云波,2017)。《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同时也是集大成之作,在文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千古奇书一鹿鼎,千古奇人一小宝(韩云波,2001)。

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国门已引起各方关注。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鹿鼎记》的英译本出自牛津大学闵福德教授之手,是截止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本英译本。而以“《鹿鼎记》英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检索结果只有25篇文献,这就说明目前译界对《鹿鼎记》这部小说仍旧缺乏一定的关注度;另外,从这仅有的25篇文献来看,人们倾向于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评判隐喻翻译的好坏,或是从语义的角度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从认知角度研究隱喻翻译的仅有一篇。笔者认为,《鹿鼎记》的英译研究能够为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指导,另外,在隐喻翻译的问题上也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其隐喻翻译的仅有一篇。笔者认为,《鹿鼎记》的英译研究能够为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指导,另外,在隐喻翻译的问题上也具有指导意义。

一.隐喻的概念

隐喻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从诸如修辞、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隐喻展开全面研究。然而以隐喻翻译为主题的研究对象却不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Lakoff & Johnson 于1980年出版一本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书中指出,人类生活与隐喻息息相关。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语言中,也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换句话说,隐喻不仅是语言的问题,也是人类思维的问题。他们还提出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在框架中,隐喻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概念领域中,包括源域、目标域、恒定性和映射等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遵循恒定性原则。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来自经验的指导。即我们可以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

二.闵福德译本的隐喻翻译策略

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方式,根植于人类思维中。不同语言的人群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决定了隐喻翻译策略的选择。从隐喻的认知性出发,翻译可以被看作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所展现的认知方式传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传递的过程。

(一)直译

有一部分隐喻由于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可以直接找到类似的表达,因此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例如:

例1:

原文:“你便是国舅老爷,那还不是大权在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吗?”(金庸,p82)

译文:If Big Beaver gets the job, then with his authority behind you, you will have the sun shining out of your arse-hole.. (Minford, p121)

这是典型的具象化隐喻,即用有形概念来理解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权力”的概念本是无形的,人们把它看作是手能够摸得着的有形实体。这一类型的表达不具文化特性,在中英文国家中都能找到类似表达,所以可以进行直接翻译。

例2:

原文:“那好极了,武当派的武功一遇上咱们少林派,那是落花流水,夹着尾巴便逃。”

译文:“Shaolin versus Wudang: its got to be a walk-over! Theyll run away from us with their tails between their legs!”

“夹着尾巴便逃”这一隐喻带有修辞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他国文化中我们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隐喻。即便如此,闵福德教授仍然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因为“夹着尾巴”一般描述的是狗遇到危险时的自然反应,这里用来形容武当派落荒而逃,英语国家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二)换喻

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往往对于一个隐喻意象,英语国家不存在与之完全匹配的说法,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该隐喻意象进行替换,使之尽可能符合目的语读者的习惯。

例1:

原文:“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几人,都是我们浙江有名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无辜珠连。”(金庸,p2)

译文:During these last two days they must have made more than thirty arrests. All our best scholars. And all of them innocents, caught up in the net.(Minford, p31)

《鹿鼎记》的历史背景正是满清大兴文字狱时期,正值清政府大力打击镇压反清复明。中文通常习惯用“株连”来形容受到牵连,这里使用到的意象是“植物的根须相连”。按照英语读者的使用习惯,他们往往用到的却是“渔网”这一意象,这关系到中英两国的地理位置,中国是陆地国家,并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英国是岛国,这也就导致了语言使用的差别。因此,闵福德教授选择替换意象以使译文更加契合英语受众者的语言使用习惯。

例2:

原文:“哼,打开天窗说亮话。”(金庸,p270)

译文:“Huh, if you want it plain, you can have it plain!” (Minford, p353)。

这句话是在描述“无论是说话做事,对人都要以诚相待”,中文习惯用“明”与“暗”来体现语言表达的清晰程度;而英语国家则习惯用“straight”或者“plain”来描述。闵福德教授在此处将隐喻意象进行替换,加深英语读者的理解。

(三)省略

省略隐喻意象,即避免把原文中的意象带到译文中而给英文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鹿鼎记》中绝大部分的隐喻都未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例1:

原文:韦小宝吓得魂不附体,险些掉下馬来,双手牢牢抓住马尾,两只脚挟住了马鞍,身子伏在马背之上,但觉耳旁生风,身子不住倒退。(金庸,p71)

译文:Off it cantered, with the terrifies Trinket clinging desperately to its tail, clamping his legs frantically on to the saddle and lying as low as possible along the horses back. (Minford, p91)

“灵魂附体”这一隐喻极具中国特色,与“灵魂出窍”有关。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相信世上有鬼魂存在,人是肉体和魂魄的组合,一旦受到惊吓,灵魂就会与肉体分离,这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袁红梅,2009)。而在英语国家,代表“恐惧”的词语常与“hell”有关。所以闵福德教授没有把这一隐喻意象直接翻译出来,而是用“terrified”这一词语直接解释其意义,这样一种翻译策略显然更加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文化。

例2:

原文:韦小宝见茅十八被擒,想起说书先生曾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须得脚底抹油,三十六着,走为上着。”(金庸,p98)

译文:Trinket, meanwhile, seeing Whiskers held first, decided to try and escape while he still could. (Minford, p147)

这句话是韦小宝见同伴茅十八被抓后产生的心理活动,描述的是韦小宝意图逃跑的事实,其功能在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闵福德教授在翻译时把信息功能放在首位,没有把原隐喻意象忠实译出。该隐喻非不同文化通用表达,极具中国特色,如果生硬地译出,反而会使读者造成困惑

三.结语

《鹿鼎记》译本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为中华武侠文化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闵福德教授主要从读者的可接受度着手,以减轻读者的阅读负荷为目的来选取翻译策略,尽量降低受众的异化感,其翻译策略值得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韩云波.金庸妙语:“鹿鼎记”卷[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

[2]韩云波.从“前金庸”看金庸小说的历史地位[J].《浙江学刊》,2017,02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刘绍铭.《鹿鼎记》英译漫谈[C].《金庸小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9

[5]Lakoff, G. and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0.

[6]Al-Hasnawi, Ali R.A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Translation[J]. Translation Watch Quarterly, 2007(9):4-7

[7]Mandelblit,N. Grammatical Blending: Creative and Schematic Aspects in Sentence Processing and Translation [M].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5:493.

猜你喜欢

鹿鼎记金庸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想不到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金庸的财富江湖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范本/论《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