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推进大学生“回归常识”的对策探讨
2020-04-01王谦汪梦情管河山
王谦 汪梦情 管河山
摘要:常识教育作为提高本科人才质量的重要性易被忽视。文章以高校学生回归常识为基本切入点,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分析范例,探讨了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探索构建了适合独立学院实情、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论符合“四个回归”精神,对解决独立学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独立学院改革转型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常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84-02
一、引言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着重阐述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两个基本点[1],为我国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指明了方向。促进学生回归常识,进一步明确学生读书学习的第一任务,教育和引领学生刻苦读书、夯实知识基础[2],成为影响独立学院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
要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面临的发展困境,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两个基本点,合理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本文以“四个回归”中的回归常识为主要抓手,在结合独立学院现有发展实情的基础上,从师资、办学特色、社会认可度和教学异质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视角分别探讨了如何尽快实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回归常识的路径选择。文章结论为丰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
二、独立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办学同质化严重。目前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多为热门、短线以及低成本专业[3],缺乏自身办学特色,同质化办学现象十分严重。例如,船山学院借助母体南华大学的优势开设工学类、医科类、管理类等专业。虽然节约了办学成本,保证了自身的办学质量,但是与母体的专业设置雷同[3]。近年来受招生就业和其他因素影响,部分专业被取消,限制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另作为三本院校,独立学院还面临学费较高、专业选择狭窄等问题。尽管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质量上存在较大区别,但由于培养经费和教学支出上两者并无明显差异,部分任课教师也并未正视两者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材和教学模式上“整齐划一”,异质性教学仍停留在培养方案上,再加上传统的以应付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等,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欠缺。
2.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不突出。如今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船山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办学特色不明晰,培养方案的修订未能充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本来就较为薄弱,也缺乏严谨优良的治学风气,这从根本上阻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师资人才力量不足。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借助母体高校的优质师资力量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自身师资力量薄弱如师资投入过少、缺乏自身专业教师队伍、科研力量薄弱、服务社会能力有限[2]等。以南华大学为例,本部部分专业常年扩招致使师生比更不合理,船山学院学生需要共享本部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资源进一步稀缺。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与本部学生存在显著差距,这也使得教师在同等课时薪酬下,不希望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兼顾独立学院学生;专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异常繁重,教师的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教材与教学内容不配套、教学难度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等,这些都是现阶段独立学院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社会认可度较低。当前社会对学历学位越来越重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时难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社会偏见的存在使学生在择校时对独立学院多有顾虑。学费较高、招生渠道不足等原因都导致了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关注和认知度不高[3]。此外,许多企业招聘时对学历学校有硬性规定,独立学院学生学历的短板一时难用自身能力来弥补,如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和家长对三本学校未来就业持担忧态度。
三、大学生回归常识的对策研究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促进教师回归教学本分。优质师资力量和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回归常识的重要基础。独立学院要注重建设自有师资队伍,增强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合理化师生比,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另外,独立学院也应协调好师生关系,注重倾听学生群体的建议和诉求,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需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制定应根据实际需求,不能一刀切;制订符合实情的教学方案,不能盲目照搬已有模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少教学资源的冗余和浪费,才能有效唤醒学生“回归常识”的意识。
2.唤醒学生回归常识的意识。独立学院学生书本知识较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应试教育使学生更具功利性,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和探究。独立学院可以考虑从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引导学生转变意识;通过举行本专业技能大赛、增加日常知识趣味测试、普及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和平台、利用新媒体参与课程教学等具体措施,引导学生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通过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和“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加强学风建设,积极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质证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另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与学生家长的及时沟通联系,反馈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重视家长和亲情对学生的影响力,唤醒学生回归常识的学习意识。
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要制订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母体高校协同互补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回归常识是高等教育的根基,独立学院需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回归常识”。另外,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回归常识”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纵深度、完善知识结构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优化现有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适当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实习的时间;规范课程考查制度,采用综合性的考查方式。此外,也要严格规范教师考核制度,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四、结论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极大挑战。“回归常识”无疑是解决高校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文章立足于推进“四个回归”的时代背景,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回归常识”开展探讨,是在独立学院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改革的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2]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3):24-27.
[3]袁占亭.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