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DL模型的中学生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2020-04-01陈思静樊洪华
陈思静 樊洪华
摘要:基于SSDL模型的中学生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旨在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SSDL模型为基础,通过调查分析学生不同阶段的自学能力差异,设计“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本研究通过课堂实践检验了初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SDL模型的中学生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自主学习;SSDL模型;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76-02
一、研究缘起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这些研究主要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等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和策略。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问题有:未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论述,忽略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对于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的关联性、整体性研究不足。基于此,研究小组构建了基于SSDL模型的中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以初三年级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试点研究,通过该模式的建构使自主性学习形成一種习惯,内化为自身潜能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二、基于SSDL模型的中学生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概述
1.SSDL与中学化学自主学习的契合点。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这些理念都体现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要任务之一。SSDL模式(Staged Self-Diereted Learning Model)认为教师通过采用与学生的自我指导水平相契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教育目标,所谓“教育上的问题”的产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自我指导水平阶段不相契合造成的[3]。SSDL强调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具有自我指导能力的、终身的学习者。由此可见新课程理念与SSDL在观念上是契合的。
2.基于SSDL模型的“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是结合SSDL模型,考虑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自主学习分为4个阶段,分别用S1、S2、S3、S4表示。S1学生属于依赖型。学生自学能力较低,需要教师在学习内容、方法、时间上明确指导;S2学生属于兴趣型,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习惯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感兴趣;S3学生属于参与型,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容易接受学生为主、教师辅助的教学形式;S4学生属于自主型,学生自主学习程度最高,能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习的授权者和顾问。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要先评估学生处于哪一个自学阶段,进而采取对应的指导措施。
三、基于SSDL模型的“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模式的构架
课题组以广西南宁市某初中初三(化学)4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展开为期一年的研究,分为2个实验班和2个控制班。实验前,课题组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了解、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后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及效率、对自主学习的满意度及情境测试题提取信息的能力6个方面调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实验班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自学能力偏弱,普遍处于S1和S2之间,课前、课后自主学习随意性大,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课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主动探究的动力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组设计了项目实施的主要模式和方案。
1.设计自主学习操作模式。设计合理的基于SSDL模型的三位一体自主学习操作模式是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的保证,也为项目的实施明确了方向。具体操作如下:(1)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式,将探究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角色扮演等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2)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复习成果要形成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定期分享的模式,并将自学成果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而保持积极主动的自学习惯;(3)实验教师要定期评估学生处于哪一个级别的自学阶段并及时修正指导方式,安排合理的自学任务。
2.设计自主学习指导途径。SSDL模式认为教师通过采用与学生的自我指导水平相契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指导水平[4]。因此,实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自学水平设计相关的指导途径,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过程,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承担起学习责任。因此,实验组设计了初三学年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性目标与指导途径。第一阶段为自学能力养成阶段,通过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课堂展示活动、开展局部实验探究、课堂研讨等活动达到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敢于表达自学成果的目标;第二阶段为自学能力提高阶段,通过设计有梯度的课外预习活动、开展局部实验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活动、课堂展示、单元复习课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学目标,有信心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主动表达自学成果;第三阶段为自学能力深化和巩固阶段,通过设计有梯度的课外预习活动,开展局部实验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活动、课堂展示活动、单元复习课(设计思维导图等)展示活动,使学生保持自学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学习成果,查漏补缺,形成良好的自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3.把握学习内容的特性,设计课堂自学内容。SSDL模式提出个体的自我指导水平也是情境性的,某人在某内容学习中可能是自我指导的,而在另一内容学习中则可能依赖型的。也就是说虽然实验班的学生自学能力处于S1和S2之间,但如果知识点是他们感兴趣、有较好的认识基础的内容,进行开放度较高的课堂自主学习也是可行的。
4.活动展示自学成果,形成课前、课后自学的监督机制。课堂上开展自学成果展示活动能促进学生课前、课后主动自主学习并及时了解自学效果。展示自学成果的活动分两种形式:一是每节新课用5分钟时间,展示学生课外预习的成果,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预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惑等;二是复习课上,小组通过罗列本章知识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习方法分享、代表性习题讲解等形式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评价和建议,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与反思。设计展示活动原因如下:(1)通过展示自学成果,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效果及改进的方向,激励他们进行课外自主学习;(2)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和调整教学方式;(3)通过聆听他人自学成果,相互学习,不断优化和反思学习方法,通过聆听教师评价及与他人对比,了解自学效果。
四、实验效果
相对于常规课堂,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活跃,学生更敢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收获、积极参与课堂探究、进行总结与反思。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还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在学生逐渐适应自己归纳学习方法和适应自学模式后,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随着实验时间的增长,实验班的成绩优势更明显。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学生在学习中将孤立的知识点联系成整体,提高了学习信心和效率,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Grow,G.O.Teaching Learners to Be Self-directed[J].AdultEducation Quarterly,1991,41(3):125-149.
[4]胡平洲.格罗SSDL模式述略[J].比较教育研究,199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