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卓君 传达笔墨之气韻 传承太极之刚柔

2020-04-01卢庆霖杨舒霞

杰出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香港大学苗圃太极

卢庆霖 杨舒霞

【人物简介】

吕卓君女士,旻禧堂中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氏太极拳王志远大师传人,陈家沟太极王家拳王占海大师传人,太极禅·云手认证教练;香港大学职员协会太极导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极导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硬书协香港女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中西区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全球中国武术家联会永久会员;曾获苗圃行动助学长征筹款奖;书法作品被韩国碑林博物馆等收藏。

在笔锋的急遽与舒缓之间,一幅书法作品在吕卓君女士的笔下,飘逸地呈现出自身流畅的气韻。一转眼,一闪间,当她继续徜徉於一份同样的遊刃有餘之中时,她演绎的已不再是书法的内涵,而是上升到通过肢体,感悟太极的奥妙了。

一起势,一捲肱,她以杨氏太极为开始,並在陈氏太极中相补充,用肢体语言,诠释与笔墨共通的神韻。最後,这份神韻还将被她以细腻的情感表现於山和水,雾与松在画纸上的有序铺陈,並如此,被她视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艺术活动和文化符号之中,获得完整的表达。

学习不止:笔墨纸砚二十寒暑

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是吕卓君女士最核心的内涵之一。她於1995年移居香港,在负责自家装修材料进出口公司财务工作的同时,利用业餘时间,开始了在香港公开大学的进修之旅。在公开大学先後获得了学士学位和中国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以後,吕卓君女士並未因已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满足,她转而随着知识的积累,将兴趣逐渐投射到了更为广泛的领域,並在这番对知识的渴求中,投身到了更具挑战性的下一目标——在香港大学,获得了中国历史研究硕士学位。

进修为吕卓君女士带来的收穫是丰富多样的。她不仅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先後修读了文学和历史专业,还在同学会等组织的活动中,广泛涉猎着如古筝、围棋和水墨书画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和文化活动。而在这其中,最令她感兴趣的,便是由纸墨笔砚所代表的那一方广阔天地了。

吕卓君女士的书法修习迄今已有近二十年时间。她先後跟随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张同印先生、叶培贵先生、何幼惠先生和许雪明先生学习书法;並在位於北京的首都师范大学,进修了书法文化短期培训。书画同源,在研习书法多年以後,她在老师许雪明的推荐下,先後接触起香港著名画家成乾祥先生和郭祥声先生,如此踏上了她在水墨画领域的修行之路。

“以书法为例,字跡之间的停顿,笔画彰显的笔锋,它们透露的不仅是书写者书法功力的深厚与否,还能呈现出一个人深层次的涵养。”吕卓君女士评价。她认为这便是书法背後所代表的诸多艺术和文化活动所蕴含的最大魅力,它能助人树立一杆窥察内心的标呎,通过由内而外的沉静,使人沉浸在创作的状态之中,以此,与自己的内在直接产生链接。而在她对书画艺术的不断精进,和对不同表现手法之艺术形式的执著追求中,她还遍遍重复、次次重温着先哲们古老的阐述,並在其中,挖掘到了更为微妙的收穫。

在养性修身的价值以外,对传统文化的浓厚爱意引导着吕卓君女士做出了投身教育活动的决定。那些生动的教学案例为她带来的印象是深刻的。她说,她看到一名曾经因顽劣而被学校发出开除警告,因而在母亲的要求下接触书法的学生,在接触书法一年以後,不仅练就了一手好字,还成功将自身过於充裕的精力从“关注恶作剧”转移到“关注艺术”的主题之上,寻找到了一腔全新的热爱。於吕卓君女士而言,通过教育,在为青少年带来审美修养的同时,看到文化艺术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正是自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文化艺术之魅力。

刚柔相济:多元演绎太极价值

早在对书法的研习之前,另一项文化符号就已然在吕卓君女士的生活中,佔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便是太极拳。她说,太极拳之於人,所能产生的影响同样是由内而外的,只有以内在的自省,不断沉淀,潛心静气,才能超越对拳法表面的模仿,在肢体协调中,追求到拳法背後所蕴含的那道刚柔相济。

作为杨式太极第六代传人,吕卓君女士师从在太极拳界有“绵王”称号的王志远先生,而她的师祖,正是在太极界声名煊赫的名家傅钟文大师。二十年修习,她在杨式太极的基础之上,还拜师陈式太极第十二代传人、太极拳世界冠军王占海先生,以此展开了对陈式太极的钻研。兼学“陈杨”,吕卓君女士评价,杨式太极脱胎於陈式太极,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太极拳分支,拳架大、动作缓,以养生保健和内功修炼作为其最显著的特征;与之相反,陈式太极拳架小、重灵活,招式讲究发力,是一门更加着重实战的流派。而二者的这番明显区别,则正是吕卓君女士在追求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中,对太极动作所产生的直接需求——以老少咸宜的杨式太极为受眾带来健体养心的功效,以讲究力量、速度和反应能力的陈式太极来满足青年学员旺盛的精力,如此,通过兼顾多方,达到她最为核心的追求——为太极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工作,贡献心力。

在此基础上,吕卓君女士推广太极文化的方式是多元的。作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极导师,她亦曾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在学界参与着太极拳法的研究工作。那是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实验对象由四十名有多动倾向或自闭倾向的儿童组成;研究中,吕卓君女士所做的,就是对实验对象展开定期的太极拳教学活动,助力研究观察两类儿童在太极拳训练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一名失语多年、需要表达时只愿用手指指点点的孩子,在经过生活中长久的缄默以後,在参与实验的第三个月,向实验人员打出了一个由两音节组成的招呼。“我们当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太极的长期训练或许缓解了这名孩子长期以来的紧张情绪,为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平静。”而正是这一道道如科研工作或教学活动等内容多元的参与形式,共同形成了吕卓君女士为实践她的太极推广理想,所付诸实际的方式。

至此,以书画艺术和太极拳法为首的两类传统文化符号,就这样在二十年间,贯穿在了吕卓君女士生活的全部。另一方面,为了更系统地从事文化推广工作,她在五年前创办了旻禧堂中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发扬作为宗旨,开始了书法、国画和太极等的教学工作。她将文化传播的过程比喻为在孩子心中播种,並强调重要的並非将文化灌输给孩子,而是要拓宽孩子的眼界,使他们得以发掘一些不曾了解的动人艺术,並以此,在保留选择权的前提下,收获更多选择的空间。

苗圃行动:公益慈善步履不停

2019年,面对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美术家协会、香港硬笔书法协会等的邀请,吕卓君女士携带着她的书画作品,先後参与了举办於香港和广州的八场展览。活跃於书画展览,投身於以艺术交流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之中,她以多样的渠道,积极地丰富着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眼界。而在对艺术等文化符号的长期沉浸以外,对慈善公益领域的关注,也同样在吕卓君女士的生活中佔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远至2006年,吕卓君女士就曾在对苗圃行动助学长征筹款活动的参与中,开始了她对公益事业最初的实践。他们通过茶马古道,直入西藏,将来自社会的筹款,化作了为西藏当地建设基础教育资源的热忱和决心。与苗圃行动有关的助学活动,一经开始,就延续至今,期间,她还在个人事业的变动中,以协办“苗圃慈善歌武荟”等形式,更灵活地参与到了苗圃行动的宣传之中。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她定期参与着苗圃行动组织的物资集送活动,为云南、贵州等基础教育环境已有显著改善,但居民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的贫困山区,筹集用以改善生活水平的物资,並以这道坚持,将她对待公益的决心,一次次重复。

以紙墨笔砚的明暗对比和太极拳法的刚柔相济作为出发,吕卓君女士关心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关注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发展研究,並通过对慈善公益的长期参与,在不同领域围绕着相同主题,将她所能塑造的积极影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她的使命;是她在太极和书画的多年熏陶中,从自身首先获得的宁静里,所寻觅到的最直接、也是最自然的选择。

猜你喜欢

香港大学苗圃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状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