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020-04-01蒋金镯
蒋金镯
忠言在耳,初心弥坚
□浙江一考生
“一个好作家在写作时,就已为自己预设了理想的读者。”诗人布罗茨基如是说。作家与读者,正如人生中的自我和他人,不可分割。
生活中的“读者”,是“作家”作品的反馈者,不断续写的人生之书的关注者。我们有两种方式来认知自我:从自我和从他人。作为“读者”的他人,是一面自省之镜,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少了读者,作家极易陷入自我的怪圈而不自知。
然而,与真实的书籍不同的是,人生之书的呈现是动态的、片段的,至生命的终结才有可能在内容上盖棺定论。但任何一个读者都可能在忽略作者隐去的前言序章的情况下,轻率地断章取义。读者的呼声,受其世界观与人生经历的影响,比起中肯地评价人生之书的内容,往往是借此抒发自我的感情、欲望。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对此深感痛苦:“寻求他人理解无异于出卖自我。
在纷乱的书卷与对他人之书的匆匆浏览中,初心如星光,在北极天顶闪现。
人生之书的作家时常忽略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最终的读者,那就是自己。当我们完成了作家、读者身份的转换,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是个具有资质的读者。
自我认知往往是最为深入的。正如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在对往事的回溯中,自我之书的章节无不呈现,助我们把握全局,梳理成败得失,甚至在提笔的下一章节,完成情节的逆转。奥古斯丁年轻时的生活放纵,但在自传《忏悔录》中,他真实地记叙了自我认知过程中心灵的悔过。我们的自我改变比其他人更能成为舵和转向的桨。
阅读自我之书,便能觉察,自我追求无可取代。作家对自我的作品寄寓的热望,甚至能使他忘却一切读者。乔伊斯写出奇书《尤利西斯》,震撼文坛,但作品一直被视为天书;海明威在《过河入林》里抒发战争创伤情感,小说成书后却饱受诟病。人生三书求不得理解,但知其不可而为之,在真实而坦诚的心灵面前,意义自然萌生:那是初心之光。
当然,守初心的作家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在“作家”“读者”的身份转换中,人永远在追寻理想的读者、明智的谏言者、共鸣的知音者。在与读者共度的岁月里,作者为其奉上一本独特的人生之书,深谙忠言在耳,初心弥坚的寫作要义,并在无人领受之时,将人生之书奉给自己。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