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九届广州国际海事展:疫情挡不住船舶业的前进步伐

2020-03-31吕龙德

广东造船 2020年6期
关键词:造船海事船舶

吕龙德

2020年12月9日~1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等多家机构协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会长殷学明、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向辉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广州航海学院校长、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邹采荣主持。吴强常务副会长致辞说,第九届广州国际海事展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坚定了海事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李国安副理事长指出: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热点、科技创新的难点、转型升级的痛点、成果推广的堵点,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人才成长平台和成果推广通道,为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幕式结束后,郭大成会长等领导巡看了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广船院等单位展位。

盛会全面展示国内船舶业最新成果

这届海事展是船舶、港口、航运、海洋工程及海洋渔业等海事行业交流、展示、合作、服务的平台,也是2020年国际疫情仍未结束情况下的线下海事大聚会。300余家国内企业参加展会,全面展示了航运、修造船、海洋工程、港口、海洋渔业、邮轮、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及相关服务,吸引了国内外航运、海洋石油、海洋工程、造船、修船、港口、海洋渔业、深海开发、豪华邮轮、客船等领域及海军、海警、海事、打捞、救助、海洋科考等政府部门的8000多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采购。

本届广州国际海事展由船企展区、船用设备展区、海洋工程装备展区、航运服务展区、智能制造展区、广州船舶展区、南通展区等展区组成,涵盖海事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为国内外海事技术、豪华邮轮设计与修造、经贸洽谈、绿色船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的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广船院、广柴股份、中船广西、中船华机、英辉南方、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广新海事重工、江龙船艇、广州海工、玉柴、泛智、新諾北斗、神铁、广州航海学院、遨海航保、驰洋、江苏海工集群、普友、中运等企业盛装参展,展现了从船舶设计、修造到国产化配套产品的创新成果和实力。

精彩论坛带来理念激烈碰撞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2020第三届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论坛”,包括“主旨论坛”和“第五届中国绿色舶技术高峰论坛”等四个分论坛,为行业分享了最新研发成果和理念,听众近2000人。其中,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参与承办了“主旨论坛”和“2020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中国舶技术高峰论坛”和“第四届海洋工程技术(广州)论坛”。“2020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聚焦于绿色船舶创新技术和海上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分别由黄埔文冲科技委主任、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学术科普委主任王毅和广船院副院长、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姜华主持。在此,本刊特辑录部分精彩观点。

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创新中心副总监李鑫:船舶行业面临着国际排放要求的新挑战,船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低碳和数字化,其设计理念应该是涵盖良好的船舶性能、良好的排放能力和智能营运,必须以采取以减重、智能、排放控制和节能装置为主体的绿色智能措施。

英国劳氏船级社大中华区副总裁田斌:航海技术的智能化将极大缓解目前船员人力资源的紧缺状况。数字化技术已经催生了海事界新的商业模式,船东降本增效及满足环保要求的需要将倒逼船企、海事部门尽快实施数字化改革,开展智能化创新。

黄埔文冲主任设计师张雷:目前条件下,各种新能源的获取和利用还具有各自的硬伤,在打造电池动力船技术产业链时,应在实现全新船舶智能技术、全新行业配套、全新运营配套和全新船舶管理上下功夫。

遨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祥武:航天科技的火箭技术从设计开始就是基于无人技术,希望将航天科技的科技理念带到航运界,从体系及技术要素上开展研究,寻求突破。未来的趋势是通过VDES等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航运要素高度整合与标准化,建立航海保障、智能船保、智能监管、智能港口,实现智能航运服务,形成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能航运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樊天慧: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是从固定式向浮式转变,并向近海规模化和深海试点化发展。我国南海漂浮式风机建设面临波浪环境恶劣的高难度技术挑战,开展海上漂浮式风机科研攻关任重道远。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袁洪涛:FPSO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定位与系泊技术创新发展。二是新增加天然气处理和转换成压缩天然气外输能力。三是FPSO新概念船加速研发。四是原油生产能力增强。五是建造技术向模块化发展。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室主任崔琳:我国海洋能从“十二五”起步研发阶段到“十三五”示范推广,国家通过产业政策、科技专项基金、国际合作等渠道,投入在快速增加,海洋能技术发展快速推进,目前部分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营,预计2030年将实现商业化,装机规模国际领先,我国海洋能装备制造将步入世界强国之列。

中国船级社科技委副主任杨清峡:海上旅游综合体必须建立综合保障体系,拥有应急救援能力。我国将成为全球海上风电业务、技术和制造的中心,海上风电设施规范要加快完善。在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上,CCS不久将颁布《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指南》,以规范标准创新引领海洋新经济发展。

《广东造船》互动展商共谋发展

本刊编辑深入展商中间,向他们了解参展情况、行业判断和期望,共同探讨发展之路。虽然行业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双重打击,低迷行情仍在持续,但他们话中透露着信心和热情,展现了推动船舶业向前的执着和韧劲。

广柴股份总经理李伟彪:我国实施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对船舶市场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广柴股份坚持自主创新,开发适应市场、客户喜欢的船用主机,取得了不俗效果,尤其是今年疫情影响下公司逆势发展,经营业绩同比增长20%。这次,我们带来了公司最新开发的国内自主品牌最大马力中速柴油机16VG32。参展效果不错,不但很多客户过来走访交流,还在展会第一天就签订了一个订单。

广船国际副总经理谢俊鹏:船舶行业是受经济制约的,如果全球经济环境不好,船舶市场是很难复苏的,但我们应在微观上去助力发展,那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和提升技术。广船国际的产品覆盖很广,主要有豪华客滚船、油船、化学品船、半潜船、极地运输船等。广州国际海事展不断在进步,与上海国际海事展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黄埔文冲经营部副总经理李睿科、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吴绍芝:去年造船市场有所回暖,很多人都以为今年挺有希望的,但不料疫情突袭,导致行业遭受很大冲击。现在看来,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说明消费力还是存在的,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此次参展除了展示产品外,我们还希望借此机会和船东、供应商和设计院进行技术、经验等方面交流,为以后经营、销售、开发创造条件。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船事业部经理王旭东:目前,造船业整体行情不太好,供大于需求,造价也比较低,未来一至两年估计这种形势还会持续。很多客户都来跟我们见了面,也有不少观众到展位咨询,有的还表达了合作意向,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广州国良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方琦: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焊接类胶管、空气耐磨管、喷砂管、功能管等,终端客户是造修船厂和海工企业。今年疫情对各行各业打击很大,但公司经营效益不降反增,船用产品销售量增长了50%。这是因为我们做到了产品优质、服务一流、价格适宜,产品得到了广大客户接受。另外,和公司在《广东造船》做广告也有一定关系。我希望朋友们在采购船用产品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实力和合理价格等,不要只盯着低价格,购买我们的产品时一定要认准“澳熊”商标。

广州海工董事长邱湘瑶:今年的广州国际海事展能有这样规模和人气挺不容易的。这几年,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无人驾驶船和无轴推进器的研发上,后者已形成了不同型号和功率的系列产品,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受到了业界关注和专家好评。

广新海事重工营销部副部长吴开丰:今年疫情影响,油价大跌,使海工市场雪上加霜。面对艰难处境,公司加大力度处理库存产品,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已交付2艘海工船。我们此次参展主要是想跟业界朋友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希望为后续处理库存船舶开创新渠道。

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经营一部部长黄岑:公司成立于2013年,下属单位有中船桂江、中船西江和南宁北部湾设计公司。这次带来的产品有公司本部的首制船5000立方米LPG运输船和环保型电推船。

中山市创远动力设备有限公司销售部项目经理刘小科:公司作为潍柴、上柴、济柴等品牌代理商,今年经营效益还是比较平稳的,尤其是公司的集成销售模式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参展达到了预期效果,很多客户和观众都过来互动咨询,索取资料和联系方式。

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冯飞:公司参展的重点产品是为招商局建造的世界第一例R6系泊锚链。这是海工锚链等级最高级的锚链,目前已完工正待交付。广东造船业发达,公司在这里有很多客户,这次参展主要是想跟本地客户见见面,增进合作情谊。

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部主任王卫章:近年来,公司自主开发了船舶(海工)通信导航系列产品、海洋无人平台系列产品、智能船舶核心技术及海洋信息化建设系统解决方案等。这届展会由于疫情影响,国外的客户没有来,国内的展商和观展朋友也少了很多,所以效果要比往届差些。

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姚关保:公司产品主要是船舶发动机控制箱,应用于游艇、海监船等中小型船舶发动机上。这个行业目前竞争很激烈。这次展会组织、布置都不错,总体效果还是可以的,广东的许多老客户都过来和我们互动交流。

安徽天康特种钢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纪慧:公司主要生产不锈钢管,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本届广州海事展在人气上要比今年大连海事展好很多。我们参展目的是以宣传产品,提高公司知名度为主。

航发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培均:公司带来了船用齿轮箱、甲板配件、水温冷却器等产品。虽然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也比较低迷,但公司的经营还是比较平稳的。来我们展位的客户和观众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老客户体现了很高兴致。

两年一度的广州国际海事展已降下帷幕,但展现的亮点和留下的印象給人以振奋乃至殷殷希望。2022年,我们再次相约广州,共同见证中国船舶迈向新高度!

猜你喜欢

造船海事船舶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新船订单骤降 价格低位震荡
不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