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2020-03-31孙国平宁巧燕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健全人格实现路径

孙国平 宁巧燕

摘要:现阶段,核心素养培养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和学生实现全面成长的必经之路。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中,可通过探寻健全人格的多重内涵、追溯健全人格的本质特征,拓展培养健全人格的路径,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本质特征;实现路径

为了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的视野。其主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代青少年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和学生实现全面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健全人格的多重内涵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实例,探寻健全人格的多重内涵

现阶段,教育界尚未针对健全人格的具体定义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准则,也就是说,教师还尚未能够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评判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教师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健全人格这一概念的多重内涵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具体实例入手,引导学生从具体、实际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其积极行为。

在教育界,有的学者将健全人格定义为某个人实现自身个性健全、和谐发展的过程,结合具体实例,可以是某位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拥有诸多爱好,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这是一个将健全人格按照这种内涵进行理解的有效实例;而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人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这种内涵理解方式的实例表现可以是某位学生能够积极面对挫折,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与他人热情交往,勇于接纳他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种理解的表现可以是某位学生重视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能够积极帮助他人。

健全人格的多重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也能够在学生针对自己对健全人格这一概念展开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开展更高效和更专业化的德育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沿波讨源,追溯健全人格的本质特征

尽管健全人格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下会拥有多重内涵,但是从本质上探究,这些多重内涵具有普遍的本质特征,即积极性、主动性、发展性这三种特征。“万变不离其宗”,可以将其理解为尽管不同人对健全人格的理解不同,但是这些理解无一例外地都会具备这三种特征。因此,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时候,首先应当深入剖析这些本质特征,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更加高效科学的德育活动。

(一)积极性——充满美好憧憬

积极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便是要让学生形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俗地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能够在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带动下形成更加科学的人生态度,进而以积极的情绪时刻熏染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即使学生在人生道路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也能够微笑着面对并将其有效解决。积极性不仅能够使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完善。

笔者会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生愿望和远大理想,学生也非常愿意进行交流和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规划:他们中有人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有人想成为一名医生,有人想成为一名教师,还有人想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对于学生的这些梦想,笔者都给予了充分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这种积极的理想的带动下,有效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实现健康快乐成长和人格的不断健全完善。

例如,一名学生因为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一直情绪低落,笔者就以他的理想为动力,对他进行开导。“如果你连目前这点小小的困难都克服不了,那么你怎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呢?”在笔者的循循善诱下,这名学生终于从考试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笔者曾经就这一问题专门召开班会课“树立远大理想”。课堂上,学生分别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让这个国家站起来”;袁降平“禾下乘凉梦”;屠呦呦“理想治愈全世界”等励志故事。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梳理,写出这些伟人的理想,再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理想和伟人的理想的区别,让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人民的命运和利益联系起来,这样的理想是远大的理想。最后,让学生畅谈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该怎么做。

(二)主动性——引导自我完善

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实现对于自身的高效管理。

笔者曾和学生一起就“如何开展高效的自我管理”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建议。比如,学生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培养共同爱好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然后在人际沟通中不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促进自身能力的进步与升华。意外的是,在讨论会上,学生对于自身其他能力的完善,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经过分析、研究和验证,这种主动的交流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进而带动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使其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三)发展性——调整评价体系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具有发展性的特征。针对这种特征,教师应当适时地调整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使其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给出更有针对性和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低年级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好胜心的带动下学生会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在此阶段,教师的评价工作应当以激励为主,尤其侧重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其今后实现更大的成长和突破。

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以科学全面的评价为主,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给出一个综合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调整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进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更加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性特征,使其能够实现积极地自我成长。

积极性人格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未来形成美好憧憬,用进取的眼光和阳光的态度面对人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主动性人格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自我完善活动,促进其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突破,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动力;发展性人格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用发展性和战略性的眼光面对问题,实现对自身的科学评价,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升华。

三、知行合一,拓展培养健全人格的路径

在深入剖析健全人格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快速升华。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途径便是要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笔者通过开展体验学习、经典阅读、影视教育以及家校联动等多元化的德育活动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活动体验,使其在丰富的德育活动中加深对健全人格和核心素养的认识,进而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升华。

(一)体验学习,模拟真实情境

为了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模拟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体验,在活动的趣味性和发展性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积极性,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对自身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其各种情感能力和价值观水平的全面进步与升华。

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向革命英烈致敬”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萌发出积极学习、珍惜当前美好生活的愿望。笔者组织开展“革命故事我知道”活动,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刘胡兰、杨靖宇、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并向身边人讲述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组织学生参加以“长征”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忆苦思甜,感受到革命英烈英勇无畏的付出和牺牲,并深化自身为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美好愿望。在活动中,开展了“吃忆苦饭”“走长征路”和“聆听长征故事”这几个模块的德育活动,尽可能地模拟当时的情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在切身的体验中加深对于健全人格形成的感悟,实现自身能力的升华和飞跃。

此外,学校开展了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发扬英雄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品质,力求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六年三班成功创建“江苏省陈宝富英雄中队”。该班学生陈哲的爷爷陈宝富是“全国战斗英雄”“一级战斗模范”“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模范共产党员”。他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大小战役一百余次,以勇猛善战、敢打恶仗著称,负伤26次,全身多处留下弹片,四肢均残废。陈宝富爷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民族独立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党培养提拔为干部,还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经典阅读,渗透人文情怀

在开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经典的书籍来向学生渗透相关人文情怀,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具有正能量的书籍的感染和熏陶下,全面提升自身的高尚情怀和优秀人格。要让学生在向优秀先人看齐的过程中全面升华自身的认识,促进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地不断完善。

笔者就曾向学生推荐《红岩》这本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被书中人物的优秀事迹深深感染,并深刻认识到:过去,我们的前辈和共产党员能够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敌人;今天,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用钢铁般的意志去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们中国人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拥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既然有幸成为一名中国人,那么就应该珍惜今天的幸运,像前辈那样,像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那样,练就自己的意志,为祖国尽一份应有的力量。笔者认为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影视教育,融合学科教学

在开展健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便是联合各个学科教师的力量,在进行学科融合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德育效果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在高涨的热情中实现对自身人格的升华和性格品质的优化。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谁打碎了花瓶》的课文,讲述的是列宁打碎了花瓶后勇于承认错误的故事。这是开展健全人格教育非常好的素材,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了这个故事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升华自身的感悟,纷纷表示要努力做诚实守信的优秀少年和祖国的合格接班人。

(四)家校联动,拓展多元途径

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现阶段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若是能有效整合家长的力量,承担起沟通者、推行者、参与者等角色,双方一起在家校联动的大环境下,合作探寻开展健全人格教育的多元化途径,其教育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在家校协同合作下,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德育工作也能够得以高效开展。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研讨会的形式,开展多元化的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生健全人格德育活动。针对每名学生在家中和学校的表现,和家长共同商议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有效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活动增强和提升对于健全人格这项意志品质的认同感。笔者召开主题研讨会的成效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带领下实现对自身健全人格的完善和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能力。这种家校联动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可取的,能够使家长和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教育效果的同步性,进而有效提升教育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教师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时,应当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知行合一”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思想的根源上实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先进思想的带动下,开启更加高效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加强自身对于健全人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总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为青少年德育工作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德育工作者在特殊的视域和角度下开展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活动,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品格,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曾丽红.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健全人格的本质特征与实现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9(01): 100-104.

[2]李志军.核心素养视域的健全人格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0): 65-66.

[3]孙兰香.基于健全人格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89-90.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健全人格实现路径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抓住本质特征 促进深入理解
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其运用——以化学教学为例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其运用——以化学教学为例
改编题目可以这样做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