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泰嵩口古镇各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遗迹VR虚拟现场还原

2020-03-31黄翔

艺海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验

黄翔

〔摘 要〕通过将福州市的永泰历史文化遗迹通过VR视频的推广,同时将乡村振新的精神贯彻并推广,使得乡村的人文精神变成的文化符号,又反过来提升乡村建设内涵,丰富美麗乡村人文情怀,两者相辅相成。推广福州永泰嵩口的美丽乡村形象以沉浸式的VR虚拟视觉文化符号,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最终达到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魅力嵩口。

〔关键词〕VR;虚拟还原;体验;人文艺术

随着我国新设计业态的变化和消费群体的体验升级,沉浸式的体验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手绘、沙盘。智能手机的普及、头戴式VR眼镜、身临其境的虚拟游戏场景、虚拟仿真操作训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近些年VR虚拟现实技术在还原古建筑群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VR虚拟现实技术

1.VR虚拟现实的概念 VR虚拟现实集合了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传感器、电脑图形等技术领域,该技术先用电脑做成720度环形视觉效果图像,佩戴设备搭配相应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刺激。再运用特殊的数字编辑技术平台合成逼真的3D虚拟画面,输入佩戴式的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上安装相应的空间感应传感器,当使用者佩戴上穿戴设备并移动时,佩戴的移动设备便进行实时空间运算,将对应的虚拟图像传送到设备中并产生变化的虚拟空间图像,使得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VR虚拟现实的定义 VR虚拟现实技术包含了大量的感知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整合与处理就成为实现虚拟视觉成像的关键点,其中就包括:空间移动侦测、数据转换技术、信息对应匹配、信息甄别与筛选技术等。只有将这些技术有效恰当地整合,及时处理并反馈正确的感官刺激才能让使用者在使用VR虚拟现实设备时得到较好的体验。

二、 VR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

1.直观性 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图纸在表现透视空间、视角、视平线、视域范围等方面的缺陷,能够将需要表现的空间直观地呈现在使用者的眼前,通过使用者的平面位移、角度的变化,将物体不同的结构、距离、材质的画面实时地直观地展现。

2.沉浸式 VR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无与伦比的带入感,让使用者体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之感。VR虚拟现实技术充分还原了人类的生理感官,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将虚拟与现实恰当融合,给使用者产生一种现场性的感觉还原真实场景。使用者只需佩戴VR眼镜或头盔、手持手柄或穿戴数字感应手套,就可以感知接近真实体验的虚拟的场景,仿佛置身真实环境之中。

3.交互性 VR虚拟现实技术有着较强的交互功能,程序的设定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部分或整体虚拟结构空间进行多层次的程序代码编写。使用者通过手柄点击或数字感应手套抓取,实现现实场景中的使用习惯,通过交互体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4.多感知 人类的外部感知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运动等组成,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基本实现视觉、听觉的功能,触觉功能正处于研究和突破阶段,其他感官信号根据用户场景需要已部分实现,整体上来说,VR虚拟现实技术致力于多种感知的研究和完备,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全方位实现人类各种感官信号的传达。

三、 永泰嵩口古镇各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遗迹

1.永泰嵩口古镇的行政地位 嵩口镇隶属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地处永泰县的西南部,东接闽清,北靠尤溪,西临德化,南面仙游,管辖着20个行政村与1个社区,面积达到257600000㎡,人口2.9万人(2013年统计数据),是永泰文化、旅游中心与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永泰重要的林业、农业、李果生产大镇。

2.永泰嵩口古镇的历史地位 嵩口镇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宋时期的爱国词人张元干、闾山派的道教宗师张圣君都初至其中,保存较完好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有一百多座。嵩口镇于2008年10月14日被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建省第三、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10月14日嵩口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65座,建筑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其中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主要有:垅口厝,修建于宋代,一级保护建筑,建筑面积7.18千平方米;下坂厝、下车碓、端公坂厝、五显宫、庵前宫等明清建筑群。其中的下坂厝最为典型,是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92年)陈用坦所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五千平方米,二百余间房间,大八扇厝,每扇夹墙有防火墙相隔,有大厅、下落厅、横厅、内外埕、书斋、后花园、雨水井等。大厅的面积有56平方米,内有木雕人物4幅,一色镏金,人物形态各异,雕工精湛。正堂大厅悬挂有咸丰二年(1852年)礼部题请奉旨,旌奖太岁贡生钦加八品衔陈上珍(即陈用坦)的"孝友"匾;还有石雕、彩画、砖雕、泥塑等,刻有书、画、花、草,做工精细,保存尚好。

四、 促使VR虚拟现实技术与嵩口古镇对接的必然性

1.嵩口古镇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部分年代更早或者因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庄寨建筑毁坏严重,来不及修缮造成游客观光者不能观其宏伟建筑。或因为暴雨、台风、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天气原因造成访问学者不能到达现场。或因游客时间、身体状况有限不能全部观光所有的永泰庄寨。永泰嵩口在推广庄寨文化时目前只能依靠图文表达,缺少让观者体验VR身临其境的置入感。永泰嵩口镇府在积极致力于修缮庄寨建筑时,面临在施工之前只能看单一角度的效果图、施工图。

2.VR虚拟现实技术在永泰嵩口镇庄寨修复中的优势

(1)提高修复效率 在永泰嵩口庄寨修复中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后,将可以大大提升整个庄寨修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可以大量简化设计人员的工作繁杂内容,也可以使客户非常直观明了地了解到设计完成后的整体情况,在VR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能有效地避免因为多次重复改稿设计造成的严重资源浪费,修缮设计需求的变更,计算机可以及时地更改与输出,可以及时地体现总体效果,具有非常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地促进了设计工作的圆满完成。

(2)增加游客体验附加值 以往碰上突发极端天气游客只能待在旅馆里,无聊地翻阅雜志、手机,打发时间,这势必大大降低旅游的体验感。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让观光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和有限的空间内,只要带上VR眼镜,就能看到庄寨不同时期的建筑的各种角度的效果,并能用一个活动人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结构空间,能感受到接近真实逼真空间感。

(3)零距离研究 访学研究者可以通过VR眼镜研究庄寨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尤其是屋顶、走兽、雀替、龙舌燕尾翘、四梁抬井、地基等不方便挪动、攀爬、拆解的建筑构造,VR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加优于早些年的三维动画,早期的三维动画只能较为死板定点单向地呈现结构,却不能让研究者体验自身融入建筑中的实地研究状态。VR虚拟现实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痛点,能双向互动,及时反馈,让使用者身临其境置身于建筑逼真的模型中,零距离研究人文艺术建筑结构。

(4)还原历史建筑的变迁演化 随着历史的推进,一座村镇从开始的部落,慢慢繁衍壮大,经过几次的兴衰起伏,逐渐形成现如今的规模。村落地址的变更、范围的扩大、建筑样式的演化等,这些都是一个村镇的人文艺术历史的一张张缩影。有些缩影和历史遗迹只剩下古籍的文字或图片记载,旧址上早已建起新的屋宇,这些人文艺术的历史,只能通过VR虚拟现实来帮助呈现出来,相关的技术人员只需用电脑还原不同历史时期的永泰嵩口的人文艺术的环境景观,尤其是重点还原建筑、室内陈设、家具样式、设计材料、服装设计、百姓的生活场景、习俗、风俗等的演变过程,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只需要搭载小小的一个VR眼镜甚至手机即可传达整个永泰嵩口人文艺术历史的变迁和演化。

结 语

在 VR 虚拟与现实交互方面,增强了艺术虚拟情境的逼真感受和互动体验;在强化VR 艺术的审美主体与客体交互方面,突出审美交互主体性,创建审美客体的对象和创建审美心理虚拟体验等。通过沉浸式展现不同时期乡村古镇的历史文化遗迹的VR虚拟现场还原来达到宣传当地人文景观,深度挖掘福州永泰嵩口不同时期传统文化、人文风俗、名胜古迹、室内陈设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魅力嵩口,共建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陈顺和.聚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关于嵩口古镇复兴的台湾实践思维.装饰.2016.9

[2]万雪芹 杨 赖.基于 IMC 的品牌形象推广模式分析———以会展品牌形象推广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

[3]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李宗妮.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10

[5]王瑶.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古镇维新”的规划设计.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23(6):3-5.

项目来源:“2018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 JT180859

猜你喜欢

体验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