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联播:微人物?微历史?微思考
2020-03-31
微人物
1.刘悦来是一名景观设计师,曾经也追求“高级”的设计感,可慢慢发现,当喷泉枯竭美景不再,一切不过是摆设,而良好的生态应该是有生命力的。于是他从自己的小区开始做些简单的景观规划,路过的大人小孩都好奇,一来二往就加入了进来。2016年的某个傍晚,刚建好的农园有“呱呱”的叫声。小朋友听到就不走了,问爷爷这是什么,爷爷说这是青蛙,以前跟你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还记得吗?这一幕让刘悦来很受触动,“诗不一定在远方,让城市更美好的是每一个拥有勤劳双手和想象力的我们。”
2.2019年8月17日,在新西兰公开赛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女子决赛上,15岁的中国归化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2003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谷爱凌,母亲是北京人。她打小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每逢暑假还会和妈妈回中国。谷爱凌在滑雪上有极高的天赋,9岁就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11岁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13岁以下坡道障碍赛冠军以及全能亚军等。2019年6月,谷爱凌转为中国国籍,她希望自己能代表中国队征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说:“滑雪就像一座‘桥,希望借此连接起中美两国文化、世界文化。”
3.2019年的上海马拉松,“最后一个拿到奖牌”的选手名叫汤宁。他原本是能够跑进3小时06分的精英跑者,却在比赛里故意卡在“关门时间”冲过终点——当其他人都选择在赛道中竭力追求最短时间、最快配速时,他选择拿起相机,成为赛道风景和人物的记录者。他的相机里,有形形色色的跑者,各种各样的奇装异服,还有酸甜苦辣的表情。“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挖掘馬拉松背后的城市底蕴,因为马拉松本身就是一项人与文化、人与自然交融的运动”。
微历史
1.阿朱:梁漱溟乐于助人,每月工资发下来,大部分用于资助困难亲友,每家五元到三十元不等,坚持多年。某次资助袁鸿寿28元,后来袁鸿寿平反了,补发了很多工资,梁漱溟立刻上门找他要回28元,因为要用于资助仍旧困难的朋友。有温度又有原则,其实很难做到。很多好人,只做到了前半部分。
2.且庵:东坡有一篇小品文字《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不足百字,却是千古佳作。竹柏与月,要闲人方可赏得;如此妙文,要闲人方能写得。如今的作家们不知写不写得出这样的文字了,若写不出,不会是少才,怕只是“但少闲人”。
微思考
1.王鼎钧:明代一位史学家自述读书之乐——怒而读之,悦然;忧而读之,欣然;躁而读之,悠然。南宋一位藏书家说,饿了,读书等于吃肉;冷了,读书等于披裘;寂寞了,书就是朋友;忧郁了,书就是音乐。现代人能证明阅读有更多的好处——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培养幽默感……别人不读书,所以我们不必读书?否,如果别人不读书,那正是我们要读书的理由。
2.黄小平:对于竹子来说,竹节的部分是它生长最缓慢的地方。每当我看到竹节,我总觉得,那是竹子成长遭遇的挫折期,在这期间,它成长得是那么吃力、那么艰涩、那么缓慢,但每一圈竹节都好似在作一次沉思、作一次总结。你没有看到吗?在每一圈竹节上,它又迅速地长出一截。一根竹子,有多少竹节,就遭遇了多少挫折。可以说,竹子的一生,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是挫折让竹子成长得更坚韧、更挺拔。挫折的人生,也能让人成长得更高、更坚韧、更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