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鼹鼠老师“故事课”素材小积累 写作大用场

2020-03-31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栀子花汪曾祺

三月故事:

汪曾祺,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0年3月5日是已故作家汪曾祺100岁诞辰纪念日。汪曾祺是一位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敢尝试的美食家,一位爱画画、爱赏花、爱拍曲的才子,一位命运坎坷却随遇而安的达人。在他笔下,万物静观皆自得,他用一支笔,让我们知道,原来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如此诗意,“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悠哉游哉少年时

苏北有片水乡,叫高邮。

这座蒲柳深处的小镇,素以秦观、咸鸭蛋、吴三桂闻名。1920年,当地颇有声望的“儒商”汪氏家族,诞下一名男婴,唤作曾祺。

虽生于动荡年代,汪曾祺的童年却惬意得很。

祖父亲自教他习字,每临寒暑,儒生为他讲解古文。他的父亲,更是个极有意思的人:善绘画、刻图章、弹琵琶、拉胡琴,做菜、打拳、单杠体操、祖传治病,亦是精通。

汪曾祺的才子氣,是随他爹的。“初中时我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父亲)拉胡琴,我唱。”

“多年父子成兄弟”是汪父的名言,平素里,俩人斗蟋蟀,养金铃子,用染了色的绢糊风筝,拿拉秧的小瓜雕花灯。仲夏夜,他和父亲一人一根筷子,戳进胭脂色的大鸭蛋,蛋黄红得流油,蛋白小口抿完,吃饱了,就捉几只流萤放在壳里……

汪曾祺上小学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作文常得满分,画的画也总被贴在墙上展览,可惜数学太差。他也有自知之明,后来写过一首诗,说明是怎样踏上文学之路的,前几句就是“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1939年秋,昆明,雨潺潺,汪曾祺背挎粗布蓝袋,踏入西南联大。

他经常晚上泡图书馆,白天躺在床上酣睡不已。战乱时,他一度失去了家里的接济。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业余生活还挺丰富,主要消遣有:泡茶馆、下饭馆、唱京剧、唱昆曲、吹笛子、写朦胧诗。

彼时师生度日清苦,但汪曾祺的吃货本色,已初露锋芒。

正义路的汽锅鸡、东月楼的乌鱼锅贴、马家牛肉店的撩青、吉庆祥的火腿月饼……

逛集市,他赖在摊边吃白斩鸡,起个名目,叫坐失良机(坐食凉鸡);下馆子,他和老板唠嗑,听各乡趣闻,偷学后厨做菜;要是没课,他就溜到某不知名的小酒馆,要上一碟猪头肉,咂一口绿釉酒,赏馆外碧叶藕花,听檐上昆明的雨。

正是那段日子,他倚着临窗小桌,对各式的人、各样的生活, 产生了兴趣,故信笔写之,捧出最初的几篇小说……

素材运用方向:对汪曾祺来说,人生的锅底,年少时就已搁好,也始终是清澈、明快、舒卷自如的。他的少年经历可用于“自由的教育氛围”“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个性的养成”等文章。

落魄人生笑里看

汪曾祺早年很落魄。

因为拒绝给美军做翻译,汪曾祺没有获得大学文凭。他离开联大后,几经周折才找了所中学教书,学校在荒郊僻野,连工资也发不出。庆幸的是在这里,汪曾祺遇到了施松卿,他一生的伴侣。

在中学教书连饭都吃不饱,他们依然“穷快活”。没有肉吃,汪曾祺就学工友用油爆豆壳虫,一尝,居然有盐爆虾的味道!施松卿不知从哪儿捡了匹战马,多年后,汪曾祺还记得她牵着马散步的那一幕:一个文文弱弱的年轻女人,在黄昏的天色中牵着一匹高高大大的马在郊外漫不经心地散步,真是漂亮!

后来汪曾祺辗转到过上海、北京,他换过很多份工作,在历史博物馆当过办事员,参加过四野南下工作团,在北京文联待过,还编过《民间文学》。

1958年,汪曾祺被划成右派,送至张家口劳改,锄地,扛麻袋,起猪圈,刨冻粪……

这个时候的汪曾祺,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浮躁了,在农场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他在农闲时演戏,帮演员用油彩化妆,早上起来就蹚着露水到马铃薯地里,掐一把花,几枝叶子,插在玻璃杯里对着画,画了一整套《中国马铃薯图谱》。画完了,就把马铃薯丢在牛粪火里烤熟吃掉。还一度自嘲:“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这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在《随遇而安》中,他写道,“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三年劳动改造回来,江青看上了汪曾祺,把他调进了北京京剧团“控制使用”。这一控制使用,就有了名闻天下的《沙家浜》。

《沙家浜》有名的唱词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人一走,茶就凉”就是汪曾祺琢磨出来的,江青听了差点“枪毙”了,理由是“江湖口太多了”。不过汪曾祺等人还是瞒天过海保留下来了。

因为《沙家浜》,汪曾祺曾登过一次天安门城楼,也因为《沙家浜》,他在“四人帮”倒台后被贴了大字报,被勒令交代和江青等人的关系,还好审查没多久就结束了。

动乱年间,他从未批斗揭发过任何人,有诗为证:“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他写过一首诗记述这一段的生活,其中有两句是“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他的眼睛确实很亮,到老了都是亮堂堂的。

素材运用方向:心地澄明眼自亮,汪曾祺一生磊落,这些经历可用于“胸怀磊落”“做人的风骨”“乐观精神”等作文。

大器晚成心自傲

汪曾祺早年写小说散文,锋芒外露,走的是意识流路线,到了晚年才算是繁华落尽见真淳,回归到中国的传统路上来。

1979年第11期的《人民文学》上,登了篇汪曾祺的《骑兵列传》,这时他已59岁。

从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异秉》《受戒》《大淖纪事》等作品。

汪曾祺也被退过稿,退稿的作品还是他引以为豪的《葡萄月令》,可见不是人人都识货。

汪曾祺的写作条件是很艰苦的,他长时间没有专门的书房,得在小女儿汪朝的屋子里写作。汪朝下了晚班在屋里睡觉,汪曾祺急着要写文章,又不敢进屋,憋得满脸通红到处乱转,就像一个要下蛋的母鸡找不到窝。

儿女们都和他开玩笑说:“老头儿,又憋什么蛋了?“开始时,汪曾祺还辩解说是写文章,不是下蛋,后来也常笑着说:”别闹,别闹,我要下蛋了。这回下个大蛋!”

下笔如有神的汪曾祺也有写不出的时候,他生平最怵写报告。汪家长期住在施松卿单位分配的房子里,房子很窄小,有外国友人来访,见“国宝”级的作家居然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差点没掉下眼泪。

家人让汪曾祺写个申请住房的报告,他半天也写不出一句话来,末了扔出一句话:“我写不出!我不嫌挤!我愿意凑合!”

汪曾祺一辈子只写短篇小说,理由是他觉得长篇小说不真实,他只写熟悉的人和事,有人劝他写点宏大的文章,他的回答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他分析过自己:“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就像画画,画一个册页、一个小条幅,我还可以对付;给我一张丈二匹,我就毫无办法。”

孙女小时候不喜欢他的文章,因为“没词儿”,他愣了愣,笑着说:“没词儿,好啊!”

不过汪曾祺是有点狂的,只不过他的狂气常常掖着。

他家一直挂着幅高尔基的木刻,到了晚年,有天他突然提出:“把这个取下,换上我的照片。”儿女们都很惊奇地发现,原来老头儿自视还挺高的。

素材运用方向:沈从文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这些小片段适用于“大器晚成”“自信与底气”“认清自己”等文章。

自在随意有兴致

“一个人的口味嘛,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老饕汪曾祺,绝不在吃喝上怠慢自己。

他什么都爱吃,到昆明要吃米线,到张家口专吃土豆,到了京城就爱上了老北京爱吃的麻豆腐,还要用羊尾巴油炒。

他不光爱吃,还爱做菜,做的都是家常美食,拿手菜是水煮干丝和罗汉斋,吃过的人都叫好,家里人却说:“老头儿写得比做得好吃。”

女儿汪明称他是“泡在酒里的老头儿”,对酒来者不拒,白酒、黄酒、啤酒、洋酒都行。施松卿这方面管他管得挺严,以至于他馋得连料酒都偷喝。

有一年,他患了急症——胆囊炎发作。确诊后,女儿汪明问大夫:“今后烟酒可有限制?”大夫摇头:“这个病与烟酒无关。”

话音刚落。老爷子就嘻嘻嘻嘻,捂嘴窃笑起来。

平日里,他酒一喝多,就吹大发:喂喂,你们对我客气点,我将来是要进文学史的。汪家人白他一眼,作不屑状:老头,你别臭美了!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离世。

作别前,他想喝口茶水,便和医生“撒娇”:皇恩浩荡,赏我一口喝吧。

医生点头应允,他便唤来小女儿,“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只可惜,龙井尚未端来,斯人已逝。

汪曾祺曾送过宗璞一幅牡丹,画上题有一首诗: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这正是他的夫子自道。他的文章就像一枝烂漫的山花,静悄悄地开在少有人烟的角落,偶有人经过,静悄悄地观赏一回,忍不住赞叹一声:真美啊!

这就足够了。

素材运用方向:尘世里寻乐子,带着超然的眼光去关照,去体验。在“热爱生活”“笑对人生”“自在随性”等作文里不妨运用先生的小故事。

【素材演练】

汪曾祺的一生可谓历尽坎坷,但无论生活给予的他是坦途还是荆棘,他始终以微笑面对。他虔诚地热爱着生活,热爱着人间的一草一木,热爱着所有的真、善、美。读完他的故事后,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想?请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示例】

人间至味是清欢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宋静怡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

流水淙淙逝去,情感不再随波逐流。自清欢中细细品味人间百态,情世冷暖,自然旖旎蕴于心底。人间轮回,世道蹉跎,这一路上鲜衣怒马,荆棘丛生,只要有那缱绻缠绵的清香在脑海中氤氲缭绕,便足矣。

东方拂晓,晨光微曦,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万物之上,摇曳的枝条抖落碎金般的明亮。碧蓝的天空之上,缕缕炊烟在云中舒展。轻风徐徐吹过,捎来了栀子花的淡淡清香,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陷入了记忆的长河中。

老家有一棵已长了几十年的栀子花树。每到夏天,花开花落只是一瞬间的回忆,转瞬即逝,如梦似幻。推开老家的大门,“咯吱”的铁栅栏的声音那般的熟悉,我已是很久没有回来了啊!

甜腻的清香在鼻尖萦绕,迎着那使人陶醉的花香,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栀子花前,它已绽放出最美的姿态,在风中颤抖。那刻,我仿佛在朦胧花香中看见那纯白如雪般的花瓣儿是怎样努力地悄悄伸展开来,将原本蜷缩着的身躯一点一点地张开,用娇嫩细腻的花瓣儿去触摸这个温暖的世界,将那迷人的芬芳化作淡淡的涟漪漾开在尘世之中,点缀一生的美好。

不经意间,走着走着,那花儿就开了,映入了眼帘,盛在了心头。好香,好静,好想就这样,走到岁月的尽头,感那人间清欢至味。

栀子花树不高,那深褐色的枝干上有时光刻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轻轻拂过,凹凸不平的粗粝质感自手心中蔓延开来。一年又一年,那树干愈发粗壮,它孜孜不倦地从土壤中汲取生存的养分,斜出的枝条上的绿叶那般的清新纯净,衬得那花儿也那般的纯粹干净。

即使已被锁在这深院里年复一年,日日只有那青砖黛瓦为伴,可那每个夏季在院中交织盘旋的花香,都是对世界的真情,醉颠颠地溢出墙外,给那路过的陌生人,一番别样的美好。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过程,因所有人最后都会化作尘埃归于尘土。世上的每个人都值得时光温柔以待,愿每个人都有那份善良将心头浸润,如那开在院落的花儿一样,虽不能永远绽放美丽,可那肆意的清香却在人们的心头落下了最美的风景。走着走着,便能闻到那芬芳馥郁。

忽然想起了最爱的作家汪曾祺。汪曾祺的自在随意,正是他的夫子自道。他的一生与文章就像一枝烂漫的山茶花,静悄悄地开在少有人烟的角落,就像天上闪在一隅的星子,偶有走过的路人,赏过一回,便惊叹不已。

那一年,花开的不是最好,可是还好,遇到这缕清欢;那一年,花开的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那缕清欢;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缕清欢。

就像,繁华的梦里酣睡,似锦的人间低吟,走着走着,终是撞进了那含着芬芳和明朗的花香。

【教师评点】

文章以“栀子花树”为素材,得出“人间至味是清欢”的感悟。人生,就像是一棵栀子花,唯有扎根生活,汲取生命的养分,才能自由演绎人生的精彩!栀子花用娇嫩细腻的花瓣,触摸着这个温暖的世界,为路过的行人带来难忘的清香和难得的好心情。人生在世,也应该像栀子花那样,自在地生活,同时也为这个世界带来点点美好。本文构思清新雅致,结构严谨,思路顺畅,文字干净,实属好文!

(指导教师/夏年凤)

猜你喜欢

栀子花汪曾祺
栀子花开时
栀子花三吃
夏天的栀子花
汪曾祺“蹭酒”
栀子花开
我想让你结果子
清热泻火的花中“禅客”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汪曾祺“蹭酒”
爱逃课的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