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相守

2020-03-31胡文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我们仨牛津钱钟书

胡文捷

古时人们将“先生”一词解释为“比自己先出生的人,以及比别人先接触了解新事物的人”,“先生”一词最初通常指代男性,到民国时期,随着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出现,“女先生”也越来越多,杨绛就是其中一位。她除了文学造诣高,还有博大的胸怀,在其丈夫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将八百多万的稿费和版税投入“好读书”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读书和学习。当我们阅读描写杨绛、钱钟书和其女钱瑗一生的《我们仨》时,他们的形象便从令人憧憬的“先生们”变成了可爱的他们了,在杨绛平易、亲切、风趣又深刻的语言中,我们才真正开始了解他们到底为何如此令人尊敬。

《我们仨》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万里长梦”,第二部分是描述杨绛一家从去牛津留学开始到钱瑗和钱钟书去世的63年之间的往事。

“万里长梦”是杨绛做的一个梦,将钱瑗和钱钟书的辞世以梦的形式写出来。整个故事亦真亦假,开头时杨绛写道,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钟书与她走散了,醒来后,她埋怨钟书一声不响地撇下她走了。“钟书并不为我梦中的他辩解,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分不清到底是在现实中做了梦,还是梦里套叠着梦,这个“万里长梦”就这么开始了。钟书被扣在一条船上,“我”和钱瑗一起去寻他,所见所闻都如此真实细微,好像真实发生的一样,可一切又带着一种荒诞的色彩,让人分不清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虚假的。

可是那种牵挂和惦念却是如此的真实,一家人终于在船上相见时,钱瑗抱着父亲的脚,“我们仨”团聚,这样温暖的情节让人心口一暖,可随后,船继续在水上飘着,“我”白天在船上守着钟书,晚上化作一个梦去寻找钱瑗,挂念着两位至亲,“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哪怕是不知杨绛生平和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的人,读到这里也会产生一股难以言喻的哀恸之情。

特别当在梦的尽头,“我”化作梦飞到钱瑗身边时,听到有人在议论钱瑗的病,“她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泪。”写到这里时,杨绛的描述是无比沉重的,“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后来,钱瑗的病情加重,用梦的方式飞到她身边的“我”无能为力,只能看着钱瑗的身体一天天变得虚弱,为人母亲却毫无办法时,“我”的心上不断绽放着血泡,不断增加着含泪的眼睛。

直到最后,“我”梦到钱瑗突然又一次来到船上,同“我”和钟书告别,只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钱瑗一晃眼就没有了,那一刹那,“我”才明白钱瑗已经离开了人世间,“我”的心上盖满了饱含热泪的眼睛,一起流下眼泪来。有关“血泡”和“眼睛”的描述简单却又形象,寥寥几笔,几乎让人难以自持。

钱瑗去世后,钟书所剩时日无多,“他已瘦骨如柴,我也老态龙钟。”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和灵动多才的女孩,相偕过半百岁月,如今已垂垂老矣。“我”这才醒悟过来,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万里长梦”,只不过是最初做过的那个小梦,“我”怨钟书一声不吭地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個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究竟是一下子告别艰难,还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点点地告别更让人心痛?

没有人知道答案。

只是从此之后,三里河的家对于杨绛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栖身的客栈罢了。家在何方?有人的地方就是家。是六十三年前杨绛和钱钟书在牛津居住的地方,是他们有了钱瑗之后在巴黎、在无锡、在北京一起居住的地方……在《我们仨》的第二部分,就是对往日的家的描述。

虽然都是当时社会的顶尖知识分子,在杨绛的笔下,他们的生活也不过柴米油盐那么平凡。他们喜爱散步,挑不认识的地方走,不论是多少年前的牛津,还是多少年后的北京,他们都称之为“探险”,并总是发现生活的奥妙之处。他们看着不同类型的房子,猜想着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人生,再对应到书里的人物。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因此哪怕是从最细微的日常中也能衍生出许多引经据典的乐趣来。这样的快乐只有他们能懂,若是不对等,不相投,自然会有人嫉妒,说他们刻薄,对此,他们早早便想明白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人生难得聪明,难得想得明白、看得清楚、装得糊涂,又同时可以潇潇洒洒地做人。

等到钱瑗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我们仨”的世界里多了很多奇怪又可爱的事情,钱瑗从小在巴黎长大,看着金发碧眼的人,刚回国时对于亲戚们很是戒备,发出的低吼都是法语里的小舌音,大家觉得有趣,让她再“打个花舌头”,钱瑗也懂,就再打个花舌头。可她原本是用此来示威的,不是来卖艺的,几天以后就不肯再表演了。在钱瑗的成长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小故事,给杨绛一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就像杨绛所说的,钱瑗和钱钟书是哥们儿,和她却是许多其他的关系,是女儿,有时又像姐姐,像妹妹,像妈妈,钱瑗的存在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精神上的依赖和支撑,最终竟是妈妈来送女儿离开这个世界,想来又是让人扼腕。

在《我们仨》的故事里,有杨绛、钱钟书和钱瑗的许多互动故事,也有对时事的描述和对生活的小思考。如他们饶有兴致地看动物吃东西:猴子灵活,吃花生要剥壳;大象笨重,可是却精细,吃稻草时,先从大捆稻草中拈出一小束,拍打干净,筑筑整齐,才送入口中。比起灵活的猴子,他们更喜欢笨笨的大象,由此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到他们的品行和为人。

“我们仨”的故事是杨绛先生在与钱瑗和钱钟书的死别之后写下的,钱瑗1997年辞世,钱钟书1998年紧随着离去。对于杨绛来说,也许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离开。就像2011年在钱钟书的追思会上,杨绛评价当天的活动,说钱钟书“准是又高兴、又得意、又惭愧、又感激,我是他的老伴,能体会他的心意”。他已离去多年,可当她说起他时,宛如他仍在身旁。

就像我的某位朋友所提到的,也许对于“我们仨”来说,有惺惺相惜,有互相崇拜,他们所怀的感情,是爱情,是亲情,还有文人对文人的热爱和珍视吧!

编辑/苗 与  

猜你喜欢

我们仨牛津钱钟书
我们仨
最短的情书
一次“遗忘”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宅假期
欠一杯不醉
万人如海一身藏
烧烤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