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2020-03-31唐晓安李墨
唐晓安 李墨
1月26日,大年初二。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了接近一个月。
这里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转诊确诊的患者。
晚上9点,57岁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带着疲惫,一瘸一拐地走向记者。突然,手机铃声响起。
“不要急,在医院门口?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
“快点,这件事情马上就做!”
“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提起那个埋在心里的秘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这些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1月24日,除夕夜。
晚8时许,张定宇接到武汉市卫健委的电话,解放军海陆空三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军机星夜驰援武汉医疗一线,于当天23时44分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奔赴金银潭医院。
张定宇和团队受到极大鼓舞。“近一个月,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日常状态下,护士2小时交接班一次,现在则需拉长至4至5小时;医生就更辛苦,严重的体力透支也会增大感染风险。”他说,解放军来了,压力将减轻不少。
晚10时许,张定宇再次接到电话,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凌晨2点抵达武汉,并进驻金银潭医院。
安顿完上海医疗队住下,已是凌晨3点。
1月25日,大年初一。
“腾空病区的两层楼面,搞好消毒与清洁!”一大早,张定宇就开始为进驻的上海医疗队调整空间排布。
1月26日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成建制接管该院两个病区,经过3个多小时准备,第一批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20名患者转入。下午2点,上海医疗队正式接手武汉金银潭医院老病房,共两个病区约80张床位。
截至1月26日晚11时,金银潭医院当天接收53名转诊患者,累计收治患者657人。
2019年12月,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起张定宇的高度警惕。在那之前,他刚刚应对完12月初暴发的冬季甲流。
当月29日,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4天后,该院正式开辟专门的病区。
凭着多年在传染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张定宇感到这个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大防护,一边带领大家率先采集了这7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进行检测。
科学家团队从分离样本中,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新的病毒,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在夜以继日的诊治中,该院医护人员发现,他们以往用于抗艾滋病的药物克力芝,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疗效。很快,这种药便在金银潭医院率先用于治疗。
王立伟(化名)是华南海鲜市场的经营户,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这次疫情中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月5日,王立伟的妻子来到金银潭医院,坚持要住院。张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后发现,虽有阴影,但症状较轻,建议配合药物,居家隔离疗养。
在家坚持每人戴口罩,实行分餐制。两周后,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药物帮助下,恢复了正常,肺炎自愈了。
“这是我接诊的轻症病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例。眼下,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重要。传染病不是绝症,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惧。”
张定宇的双腿,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了。
每每有人问他:“腿怎么了?”他都大手一挥搪塞说:“我膝关节不好。”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无药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渐渐地,就会发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产生呼吸衰竭。
“这个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楼梯的时候,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说,他从来不说,是因为不想影响同事,他生来乐观,不喜欢叫苦。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提起与病毒争分夺秒的29天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眼前这位硬汉,忽然湿了眼眶。
“1月13日那天,我回去得很晚,跟爱人谈起院里病人的情况,说发病的时候会很喘。她说,我也觉得有些喘。”张定宇的爱人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第二天,她悄悄去医院检查,确诊已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随后入院。
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医院看一眼。
从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到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再到6年前来到金银潭医院出任院长,张定宇的白大褂,一穿就是几十年。
“这样的疫情和灾难,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可想象。我很感恩,当我们为了搶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疫情还没发生前,有空的时候,张定宇会去徒步。他说,我很珍惜还能走路的时间。
而眼下,他要与命运叫板,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