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观山湖:云平台里“观天下”
2020-03-31陈尧尧刘爽李新新仇学平
陈尧尧 刘爽 李新新 仇学平
2019年12月17日,贵阳市天气骤冷,气温降到1℃,当地居民说,这是贵阳罕见的冷天气。
上午9时,记者应邀来到了贵阳市观山湖区地质科技园4号楼一层大厅,现场感受设在这里的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只见穿着防寒服的人们在这里进进出出,足有1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热气腾腾,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占据整整一面墙的LED大屏幕,大屏幕顶端标示的是“观山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云平台”,屏上滚动播送的是“爱心活动、爱心超市、观天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活动、科技科普、健身体育”等图像数据。
“你们来得真巧,今天正好是我们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日子!”热情迎接记者一行的该区文明办负责人说,“2018年12月17日成立的这个中心,投资200余万元,占地100余平方米,硬件上配备中国电信100M光纤专线,全区实时调度大屏,平台展示查询一体机等。软件涵盖文明实践涉及的全部子项,是采取大数据管理模式建立的云平台。”
在记者看来,该区文明实践中心展示的组织架构、平台设置、管理机制、运行模式,与在全国其他地区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看到的情况差不多,但该中心的最大特色恰恰就是这个云平台。事实上它是把中央倡导的“两中心一平台”(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建设中心、“学习强国”平台)融为一体来运作,尤其是“观天下”科目放在云平台上,让人耳目一新。
针对记者特别关注的“云平台”和“观天下”,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观山湖区这一平台以观山湖区“爱心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以“数据蓝海”为依托,以微信APP为应用载体,实现“1+5+N”管理体系(“1”,即观山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云平台;“5”,即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和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N”,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特色服务平台)。平台之间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通过系统整合实现无缝链接。社区所有居民通过手机、电脑、平板设备等数据传输工具,可以即时分享上述信息和服务。至于“观天下”,当然不是一般地“看世界”,而是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涉及的所有国际国内信息和知识搭建的全方位的学习平台,让社区和乡村的民众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利用平台展开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行合一,达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
那么,“观天下”究竟怎么“观”呢?
通过感受和观察,并整合该区文明办提供的一些材料,记者发现了他们的基本做法:
一是“汇观”。就是汇集天下相关信息和服务资源,尤其是围绕文明实践的核心课题“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汇观”,让基层民众在志愿服务方面“知天下”,使广大居(村)民成为志愿服务方面的“知识通”。
为此,区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区各镇、社区的各类资源进行数据采集,为区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提供数据资源库,实现全区文明资源共享、数据快查。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完成采集、录入文明实践资源站点1000余个,其余新增资源数据录入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管理员,通过网页后台实时更新。同时,云平台充分运用区级融媒体中心、区政府网站、“两微一端”等新技术,依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互辉映。
碧海社区通过引导居民“汇观”天下,开阔了眼界,学用外地有效做法,建立情暖万家“三个一”(即搭建一个平台、弘扬一种精神、每月一场活动)志愿服务机制。社区将辖区中心区域的商业广场打造成为雷锋志愿服务广场,弘扬“雷锋精神在碧海”的志愿服務精神,引导和感召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已集中开展了“满天星 志愿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邻里守望1+N”志愿家庭互助活动、“相伴月月行”残疾人康复志愿服务活动、“青青伴夕阳”空巢老人志愿结对帮扶、“绿丝带”便民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70余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
二是“引观”。就是引导群众“观”天下,学知识,增技能,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
金岭社区通过引导居民观天下,让居民掌握了行业化志愿服务运作模式,在志愿者分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成立了金岭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金岭社区生态文明志愿者团队、金岭社区禁毒志愿服务队、金岭社区法制宣传志愿服务队、金岭社区团员志愿服务队、金岭社区“绿丝带”志愿服务队6支志愿队伍;石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成立以来,积极引导村民“观”天下,聘请5名老党员作为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员,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云上讲堂、道德讲堂等,进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宣讲;打造教育阵地,组织学生假期到农家书屋进行课外书籍阅读,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进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打造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是“互观”。就是发动群众互助交流“观”天下的收获,拓宽志愿服务的渠道。
世纪城社区的明珠歌舞团之所以发展成有5000多个老人参与的志愿助老社,就是通过“互观”交流形成“互助”自救的联盟。起初,他们只是为解除孤独寂寞而走到一起唱歌跳舞。后来,社区领导组织他们“互观”交流,使他们了解到世界上的养老方式,除了唱歌跳舞,还有多种自助互助有效方式,如半托式养老的“美国模式”、社区照顾的“英国模式”、举办“老年之家”的“德国模式”、举办个性化商业养老院的“日本模式”。更有国内和省内的多种非常可行的养老模式,于是他们积极创造了“集资抱团养老”“行善养生助老”“病友互助养老”等多种志愿服务形式,成立了“老年抗癌俱乐部”,救治了不少癌症病人。此外,世纪城社区通过常态化的“互观”交流,不断提升居民志愿服务水平,他们以“爱心志愿服务管理分中心”为基础,搭建了“1+N”平台,主要包括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社会组织、智慧社区、智慧门禁8项内容,发动辖区居民、商户、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同时运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互帮互助平台,开辟居民乐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他们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四是“用观”。就是组织群众把“观”天下的成果,积极用于发展生产、科普、参政、行善、益智、安居、娱乐等方面,最终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场”,吸引众多自媒体爱好者不约而随、不令而从地跟党走,实现线上线下志愿服务一体化。大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引用线上发送的外地经验,成功注册了特色团队志愿队伍两支:一支是大关村退役军人志愿队伍,这支志愿队伍又分别组建了“生态巡逻队”“老兵宣讲队”“治安巡逻队”“村民矛盾调解队”;另一支是大关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这支服务队有11人,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护林防火、治安维稳等活动,服务对象以留守儿童、老党员、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为主,辐射全村需要帮助的群众,取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