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0-03-31都戎

群文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牧区内蒙古红色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牧区与城市相比,文化消费缺失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成为城乡之间文化发展失衡的实际表现。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应有之意,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和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保障。

加强政策保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

強化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全区拥有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897个,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881个。全区实现旗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覆盖,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广播村村通、草原书屋嘎查村全覆盖,嘎查村综合文化室覆盖率95.6%,行政村全民健身活动点覆盖率达到93.5%。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提升服务能力。2017年,全区各级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等单位选送了10495场歌舞戏曲、18万册图书、14.2万场电影、13822万元文体设备到农村牧区。自治区75支乌兰牧骑,全年开展下基层惠民演出达到7000多场。

虽然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各级政府力量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仍然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

1.发展理念偏差,主要表现为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产业扶贫轻文化扶贫。部分地方干部重视追求短期经济目标的实现,对精神文化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足,停留在以会议落实讲话落实文件落实层面。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公共财政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不足,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建设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文化服务经费来源不足,存在分配失衡、配套资金难到位、后续资金难跟上等问题。忽视文化扶贫在推进“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系统性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重设施建设轻服务内容、重设备投入轻制度人才建设、重一次性项目投入轻长期管理维护。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合理规划,软硬件建设不配套,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不仅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而且使各项公共文化工程建设有可能演化为“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农村牧区大多数文化机构专业人才不足、年龄结构偏大,专业队伍青黄不接。农牧民区文化服务缺乏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力度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有限;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机制保障和支撑;相关部门之间的组织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缺位,投入、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合理。

3.供需错位,主要表现为重“格式化”管理轻多样化需求满足、重普惠性建设轻精准化服务、重政府指令性任务轻农牧民主体性参与。基层公共文化需求自发性、多样化与国家公共文化“格式化”管理方式之间的协同程度低。国家文化主管部门通过设计普适性均等化系统性文化工程项目对全国实行自上而下的“格式化”管理方式,与公共文化自下而上的自主性、自发性、多样性需求形态之间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文化下乡的主要活动方式、题材和内容不符合老百姓口味。针对留守村民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的文化偏好和接受能力的供给不足。政府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基层政府仅仅是响应号召,农民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文化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一)提升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

1.构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提升的可持续保障机制。扶正地方领导干部的发展理念,把构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应有之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增强做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本领。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参与、协调运行、管理服务、组织保障、资金使用和利益分配、监督考核和跟踪反馈等长效机制。在坚持政府权威、政府引导下,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牧区文化市场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微观主体。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增加编制配额、优化工作环境等提升对返乡优秀人才和高素质毕业生的影响力,不断充实基层文化机构人才配置。

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度。更加关注具有收入低、学历低、年龄大等特征的农村牧区留守人员的文化需求特点和接受程度,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孝道文化、家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地方戏、民间节庆活动、文化体育器材、健身辅导等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高农牧民文化自主组织程度,把民间团体、乡村艺人等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积极培育本土化的文化团体。加大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有效激发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自觉性。重视回乡农民工带回的新思维、新观念的正向引导作用和影响,发挥回乡农民工相较于留守村民具有的较为灵活的思维、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知识面较高、甄别能力较强等特点,培养新一代的“意见领袖”。

(二)打造内蒙古农村牧区“三色”文化产业体系

内蒙古作为革命老区、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它拥有震撼人心的革命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多样性丰富性优势突出。要积极发掘内蒙古绿色、红色、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农村牧区文化资源定位的精准性,立足农村牧区特有的文化资源环境与形式,深入挖掘传统民族饮食、传统民族手艺、传统民族茶艺、传统民族医药、传统民族演艺等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推动与当代社会文化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牧业、绿色农牧业,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艺节目、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建设一批具有富民效应的文化集聚区和绿色、红色、特色文化亮点项目,打造一批地方文化品牌,探索“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发展路径,发展内蒙古农村牧区绿色、红色、区域民族特色“三色”文化产业体系。

1.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内蒙古绿色、红色、特色文化资源

绿色文化。内蒙古自治区地跨“三北”,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横亘在祖国北疆的重要生态屏障。数千年的草原畜牧业、农牧林渔结合型经济的发展,孕育了绿色发展的文化基因,培育了大量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和绿色农牧业形态。在新时代推动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时,传统的绿色文化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蕴含着理想信念导向价值、思想道德教化价值、健康情感养成价值、榜样力量激励价值,同时具有内容丰富、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受众面广的特点,既是当代德育的需要和丰富,也是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内蒙古红色文化是内蒙古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内蒙古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创造和形成的,通过遗址纪念地、标志物、革命文献等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人物、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主要包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武川县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展馆、五一会址等革命遗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乌兰夫纪念馆、王若飞纪念馆、百灵庙抗日纪念碑等纪念场所以及大量的革命文物。

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主要包括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等一系列相关宗旨、纲领和方针政策、乌兰夫“三不两利”民族经济思想等为代表的红色制度文化;以红色故事、红色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以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红色艺术。最为丰富的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以革命先烈为代表的内蒙古地区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精神。如以乌兰夫、奎璧等为代表的大革命早期蒙古族青年共产党人体现的追求信仰、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开创精神;以吉雅泰等为代表的大革命低潮时革命者的始终忠诚、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以贾力更、高凤英为代表的大青山抗日斗争时期的艰苦卓绝、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民族气节;以乌兰夫、哈丰阿等为代表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创建内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时期体现的独立自主、不等不靠、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等。

区域特色文化。内蒙古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明历史悠久,历史上是北方少数民族发展的摇篮和多民族融合的舞台,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文化。从时间跨度看,从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红山文化、哈民文化开始到明清文化;从民族发展看,几乎所有的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创造的匈奴文化、北魏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北方文明;从地域文化看,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河套文化、蒙晋文化等等,各个历史时期在内蒙古地区形成灿烂的文化不仅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更为今天发展区域特色文化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遗迹、文物、文献、人物、风俗、传说故事等文化资源。

2.推动农村牧区“三色”文化资源产业化

推动绿色农牧业、生态农牧业发展与绿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挖掘品牌绿色文化,带动农牧民走绿色增收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树经济林和生态经济林产业,举办各具特色的杏花节、桃花节、海棠节、沙棘节、葡萄节等,与传统风俗和民族节日结合起来,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民间文艺团体、农牧民群众、乌兰牧骑唱主角,实现春赏花、夏观果、秋采摘,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餐饮住宿发展,走土地增绿、文化增彩、农牧民增收多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3.推动红色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通过“红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 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小商品制造业”“+餐饮业”“+演艺娱乐产业”的开发,将红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网络媒体等行业当中,利用多元技术手段和媒介渠道包装、宣传,提升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旅游体验,增强吸引力和观赏性;通过相关项目、产品、产业的开发,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增加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志智”双扶,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參考文献:

[1]韩福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补齐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短板[J].北方经济,2019:38-40.

[2]内蒙古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下转第68页)(上接第64页)呼和浩特日报,2018-01-30.

[3]李国新.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建设的思考[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04/06/content_198653

2.htm,2016-4-6.

[4]晋楠.内蒙古红色文化及其德育价值探析[J].学理论,2015(36):189-191.

[5]吕君,刘丽梅.内蒙古红色旅游发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6):11-13.

[6]江宗超,陈锋.精准扶贫下文化扶贫研究现状与展望[J].广西社会科学,2018(12):186-189.

[7]程凤菊.精准扶贫视阈下乡村文化扶贫体系构建与路径优化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10):19-20.

[8]申坤.以文化扶贫为依托激发脱贫内生动力[J].福州党校学报,2019(3).39-42.

[9]饶蕊,耿达.文化扶贫的内涵、困境与进路[J].图书馆,2017 (10):13-17.

(作者简介:都戎,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猜你喜欢

牧区内蒙古红色
红色在哪里?
新巴尔虎左旗
如何培养甘南牧区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追忆红色浪漫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
书画